| |||||
※※重 申※※ 投稿本會技師報或電子報,刊登之文字、圖片務必為本人創作, 若須引用他人之字或圖片,請務必經原作者同意,若經發現有違法行為, 投稿者需自負法律及賠償責任。
#廣告刊登辦法及收費標準# (已修訂)
| |||||
回想起大學聯考放榜,解除了考試的壓力,接連著志願選填才是一項大挑戰。在難以抉擇科系、考慮著各機會成本之時,建築師父親對我建言:「就讀土木系吧!土木系沒有日新月異的科技,沒有瞬息萬變的資訊,只要認真讀,學到的都是自己的,別人偷不走也沒有人能取代」。因父親的這一番話,我就此開啟了土木人之路。 在這個數位、雲端、觸碰技術沸沸揚揚的年代,彷彿每個人都能變身電影「鋼鐵人」中的東尼史塔克,只要手指頭輕輕一揮一抹,不但眼前畫面能夠憑空出現或消移,更能即刻上達天聽,資料和訊息的存取分享再即時不過,令人目眩神迷的情節,如今業已成真。 編者在建築土木的家庭背景成長,其中手繪製圖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時代的快速進步與轉變是當時普羅大眾無法預料的,而對一般人印象中不那麼「高科技」的建築土木產業來說,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可說是在虛擬空間進行擬真營建模擬的科技實現,透過數位化的模型建構、管理與應用,整合建築資訊,並超越時空的限制,以虛擬空間在工程生命週期中的各階段作業進行擬真的模擬,不但能更積極地整合工程生命週期中的各項作業,降低工程的成本與錯誤,提升工程的品質、效率與安全,也能有效地回應現今工程在永續發展與節能減碳上之需求。 編者省思,繪圖工作如今轉變為要求模擬、建構、管理應用及整合,來勢洶洶的土木新科技,土木人是否已準備迎戰?而面對未來的新思維,又是否能放下過往刻板印象,接受、學習進而整合呢? | |||||
BIM技術與公共工程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指的是在營建設施(包括如建築物、橋梁、道路、隧道等)的生命週期中,創建與維護營建設施產品數位資訊及其工程應用的技術。換一個較容易想像與理解的方式來說,BIM技術就是一個在電腦虛擬空間中模擬真實工程作為,以協助營建生命週期規劃、設計、施工、營運、維護工作中之各項管理與工程作業之新技術、新方法與新概念(而不是常被誤解的新工具)。BIM強調工程(包括建築、土木、水利、河海等各類工程)的生命週期資訊集結與永續性運用、3D視覺化的呈現與跨專業跨階段的協同作業、幾何與非幾何資訊的繫結、靜態與動態過程資訊的即時掌握、微觀與巨觀空間資訊的整合等。以上之BIM技術特質對公共工程的品質提昇、減少錯誤變更的成本浪費、有效縮短工期、跨專業整合與溝通界面管理等成效,國內外都已經有許多成功案例與輝煌成果。而整個BIM技術運用仍在持續而快速發展與進步中。 BIM相關技術的發展 自從物件導向理論與技術在資訊科技領域中的逐漸萌芽與發展,歐美開始用此技術來描述產品生命週期的資訊,建構產品資料模型,含創建、組構、使用、維護等的資訊掌握與傳輸、交換等應用。此技術首先在航空、機械、與製造業開花結果,逐漸擴展到營建業。長期研究建築物資訊模型技術的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查爾斯伊士曼(Charles Eastman)教授,在"Building Product Models"書中,即詳細介紹建築物的元件資訊模型組構原理,揭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簡稱BIM)術語概念啟用的先河。2002年,Autodesk公司開始使用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來闡述該公司AEC(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相關產品的功能設計理念,加上營建產業分析師 – 傑里萊瑟靈(Jerry Laiserin)積極撰文推薦,促成許多3D工具軟體大廠,如Tekla、Bentley Systems和Graphisoft等的跟進,紛紛進入追求理想BIM技術工具的競逐中。 有了日益成熟好用的工具,加上發展多年的產品生命週期資訊管理與應用的理論基礎,再經過許多營建案例的成功應用,近年來的BIM技術發展與應用可說是蓬勃發展且突飛猛進。目前BIM相關技術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分為資訊交換標準、建模技術、與模型運作技術三個方面: (一)、資訊交換標準: BIM工具軟體間有時需進行模型檔案的轉換與整合,其資訊交換的標準較常見的有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標準,專供建築規劃、設計、施工以及管理的資訊交換。另一個則是CIS/2標準 (CIMsteel—整合性標準-版本2),用於結構鋼設計和製造。這兩個標準都有描述產品幾何、元件相關性、整合施作流程和材料、性能、元件製造和其他屬性。 (二)、建模技術: 最為著名的有Autodesk的Revit系列及Bentley的Microstation與Projectwise、Graphisoft的ArchiCAD、及Tekla等;它們都有類似「參數設變引擎」(Parametric Change Engine,此名稱取自Autodesk Revit)的技術,使空間相關元件資訊能智慧式互動調整,幾何元件所繫結的屬性資料,背後也都有獨立的資料庫處理引擎,管理龐雜的模型資訊。 (三)、模型運作技術: BIM技術含蓋工程生命週期的「形」(幾何資訊)與「意」(非幾何資訊)的所有資訊管理與運用,模型的呈現效能、屬性資料的集結與運作等都牽動著BIM技術運作的優劣。目前BIM的運作技術多數聚焦在3D視覺化的軟硬體效能提昇、空間與時程衝突分析檢核、雲端服務的提供與應用、跨專業協同作業及跨階段間的整合交付等。 BIM技術能消除公共工程常見的障礙 BIM技術能幫助營建業解決許多目前作業方式所遭遇之困境,以下僅舉兩個對公共工程的好處給大家參考: (一)、BIM能彌補2D視圖擬真程度的不足 以2D平面視圖來表達建築物實體,會有許多的簡化與漏失,簡化的結果造成許多盲點的猜測與爭議、而漏失與誤判造成公共工程施作的變更損失與工期延宕。BIM的3D建模能使工程圖說更加清明精細,促使公共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早期溝通順暢,降低施工後期慢慢由實體浮現的認知落差,造成無謂的設計變更損失。 (二)、BIM能減少工程資訊交換界面 設計者靠傳統的圖文媒體表達完整設計構思,若公共工程在同時間同一空間,相關的工種太多,協調溝通會複雜易錯,不同工種所持的圖文依據也容易產生版本不一或空間互斥,排程不順等現象。BIM的3D模型及其衍生的2D施工詳圖,或繫結的施工說明文件,都能以BIM之參數設變引擎的機制,緊扣在一起,變更時能同步調動,大幅減少工程資訊再製與交換的界面。另外,BIM資訊整合之協同作業平台就是消除工程不同階段與不同工種間太多資訊不同步之缺點的利器,使公共工程的縱向資訊傳遞與橫向連繫溝通都能暢行無阻。 BIM 對公共工程的影響與展望 資訊時代是持續以資訊技術進行對現實世界不斷深化的擬真過程;目的在破除舊環境不得已的簡化與多餘的交換界面、資訊重複建置的浪費等;應用電腦高速運算及網際網路傳輸無遠弗屆的特質,讓「形」與「意」的擬真效果更接近實境,並能跨越時空,更精準而接近同步地即時掌握實體的運作,將該實體的靜動態資訊發揮到整個生命週期充分共享之極致。BIM技術正是實現對建築物(或工程結構物)實體的生命週期所有靜動態資訊,以盡可能做到和實體同步運作,做全面性的精確掌控與充分共享的利器。 目前一些歐美先進國家的政府單位已開始或已規劃在3-5年內,於其國內工程中採用BIM技術,尤其以美國最為積極,並推動相關國家標準之訂定,例如,名為NBIMS (National BIM Standards)的國家標準,已進入第二版之修訂。在亞洲,韓國與中國的政府亦有類似的規劃,鼓勵國內工程界採用,例如中國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今年(2011年)5月所頒佈的《2011-2015年建築業資訊化發展綱要》中,便特別強調要推廣BIM。在國內,台北市政府建管單位亦委外進行以BIM技術導入建管自動審圖之可行性研究,而台北市捷運局亦決定在新的工程專案正式規定採取BIM技術輔助工程的推動。 國際營建產業之專業人士普遍有一共識,認為BIM技術的發展對營建產業的商務模式與產業文化會有深遠的影響,而持續發展的結果,業主會是明顯的實質受益者。政府是公共工程的最大業主,我國公共工程若能積極導入BIM技術,對政府在公共工程的品質要求、進度掌控、成本降低、以及永續發展方面,都應會有極大的助益。 以上內容摘自公共工程電子報第38期 | |||||
※本優惠專案於103年7月15日(星期二)截止收件 聯絡電話:02-2705-0899轉13黃瀞儀小姐;傳真:02-2705-3638;E-mail:sherry@twce.org.tw 欲線上繳費會員請先行線上報名後取得”虛擬帳號” 1.將晶片插入讀卡機 2.輸入晶片金融卡之密碼(6-12碼) 3.進入網路ATM畫面點選轉帳服務 4.在”輸入帳號”一欄鍵入”虛擬帳號” 5.核對資料無誤後按確定即完成交易 需開立抬頭請E-MAIL至:jacana@twce.org.tw (102.04.02 第十屆第一次理事會決議通過) ※自102年4月1日起,申請個人保險理賠,申請書請改用新版內容填寫(一份4頁)! 有關座落於本市柳營區及官田區公共污水下水道到達地區之新建、增建、改建建築物,用戶排水設備審查乙案,針對公共污水下水道到達地區補充說明 ※歡迎來電洽詢02-89613968*142許小姐 ※社團組織管理辦法修正第2、4條,自101年1月1日開始實施,核銷方式與以往不同,攸關貴社團權益,請社長注意修正內容,謝謝! ※本會將於100年1月1日起停止舊有表格使用,敬請會員配合辦理。 ※【97年12月27日第八屆第八次理事會議通過】
主旨:有關會員詢問「技師受聘營造業出差等必要費用」案,如說明 請查照。
(開放假日團:7/26-7/28台北出發) ※報名截止日期:103年6月15日,請踴躍報名參加,額滿為止) 聯絡電話:02-2705-0899轉13黃瀞儀小姐;傳真:02-2705-3638;E-mail:sherry@twce.org.tw 活動日期:103年7月24日~31日 ※活動名稱:日本九州の物語5+1 天(第二梯次) 旅遊日期:103年08月31日-103年09月05日 報名截止日期103年7月25日 聯絡電話:02-2705-0899轉13黃瀞儀小姐;傳真:02-2705-3638;E-mail:sherry@twce.org.tw 重要時程:A海上傳奇~花蓮麗娜輪、山水軒、金針山、怡園渡假3日之旅(台北出發報名截止日期103年7月9日)/B海上傳奇~麗娜輪、礁溪溫泉、太麻里金針山風情、山水軒渡假3日之旅(南部出發報名截止日期103年7月9日)聯絡電話:02-2705-0899轉13黃瀞儀小姐;傳真:02-2705-3638;E-mail:sherry@twce.org.tw
舉辦日期:103年7月5日(六)08:50 ~ 12:00 即日起受理報名至6/25(三)截止,依報名順序額滿為止,預定全省150人;人數未達80人,暫緩辦理。聯絡電話:(02)2705-0899轉11李惠華小姐。 日期:台北-103.08.15(五)、103.10.17(五)、103.12.05(五)、台中-103.09.19(五)、高雄103.06.13(五)、103.11.14(五)及花蓮103.07.18(五)。 日期:103.07.15 日期:北部-103.07.04(五)、南部-103.07.18(五) 日期:103.06.28-29-台北,103.08.30-31-台中、103.07.19-320-高雄 日期:103.06.16 日期:103.06.19「租稅行政救濟常見實務問題之介紹」、103.06.06「以勞動基準法為核心之勞動契約關係」、103.06.16「勞工團結權,協商權及爭議權之保護」 、103.06.23「勞動契約易發生爭議的特別約定條款」、 103.06.30「勞資爭議案件之處理」 日期:103.06.25 日期:103.06.20 日期:103.06.14下午14:30~16:30 日期:103.06.17-18 上課日期:2013年06月27日(星期五) 上課日期:2014年06月19日(星期四) 日期:103.06.13 日期:103.06.16 日期:台北103.06.13-14 日期:103.10.16-18 上課日期:2014年06月26日(星期四) 上課日期:2014年06月12日(星期四) 上課日期:2014年06月30日(星期一) 日期:103.08.27~29 日期:103..06.20、103.07.04、103.07.18 日期:103.06.26 日期:103.08.27-29 開課時間:「建築物室內設計」術科加強班 :預定103年7月27日開課/「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學術科講習班:預定103年8月17日開課 日期:第一階段-103年4月至7月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及第二階段-8月至10月課程自103.07.01起開放報名。
日期:103.06.28(六) 上課時間:103年06月20日(星期五) 下午6:30 ~ 8:30 集合時間:103年06月15日(日)08:15〜8:30 、開車:08:30 聯絡電話:02-89613968#143楊小姐 各社團例行性活動:
地點: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會議室(台北市松山區東興路28號9樓)
地點:台北市立民族國民中學體育館(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3巷13號)
地點:會本部(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12樓A3)
地點:吉豐羽球館(台北市內湖路三段348巷7號1樓)
地點:台北市青年公園網球場(台北市水源路199號)
北區地點:龍門國中游泳池(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269號)每週六 08:00~12:
中區地點:大台中游泳池(台中市北屯區河北西街17號) 時 間:98年1月起 每週一次(一~日) 05:30~23:00
地點: 台北縣板橋市民生路二段56之5號2樓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號R樓(頂樓)
地點:E 7 Club球館【原飛龍保齡球館】(台北縣三重市中央南路63之1號B1F)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廣場(光復南路側)
活動地點:高雄市槌球場(婦幼館旁)【高雄市九如一路775號】
活動地點:823公園【台中市北屯區崇德9路10路和昌平東三街 之間】及其他適當地點 |
報名參賽時間 :103.05.01-103.11.07及103.05.01-103.09.01 推薦截止日期:103.06.15前 場次:6/24(二)台中場、6/25(三)高雄場、6/26(四)台北場、7/10(四)台南場 日期:103.06.27上午9:50~中午12:00 推薦日期:自即日起至103.08.15止 重要時程:投稿自103.05.01 至103.07.31截止 報名截止:103學年度暑期及上學期預定開設課程103.06.30止 推薦日期:自即日起至103.08.15止 推薦日期:自即日起至103.08.15止 截止日期:103.06.30以前推薦 本案宣導期程:103.04.01-103.06.30 截止日期:評選活動自即日起接受申請,於103.07.31日推薦逕送中華民地震工程學會 截止日期:於103.07.31日前以郵政掛號逕送中華民國地震工程學會 ※技師報廣告優惠訊息:版面不多 歡迎刊登請洽(02)89613968*142許小姐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福利委員會目前積極招募特約商店,以擴大會員服務項目,若有意願商店或是技師先進們有認識的商店,歡迎與我們聯繫,洽詢電話:(02)89613968*142
| ||||
回頁首▲ |
發 行 人:施義芳 執行單位:資訊委員會 輔導常務理事:黃科銘 督導監事:梁詩桐 資訊委員會:蔣逸儒 (主委)、林清中 (副主委)、楊王進(副主委)、王世貞、林忠行 黃武雄、莊忠鵬、林文宗、林文隆、張文隆、陳健信、張學擇、陳春宏 沈振裕、徐適康、陳柏伸、林昭嘉、邱存緒、方定成、林正浚、林清中 |
版權所有,未經確認授權,請勿轉貼節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