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十九歲的台北醫學大學生在打排球時暈厥,沒呼吸、沒血壓、沒心跳,醫生都已診斷為「猝死」,經過七十多分鐘CPR(心肺復甦術)的急救,竟然「死而復活」!事發滿月,現在已可下病床走路。 甦醒後,陳同學只知道自己昏倒了,「好像睡了好久的覺」,其他什麼都不記得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曹乃文指出,是一連串幸運、絕不放棄搶救,才造就了「復活」奇蹟。 接力搶救 葉克膜也幫大忙 一月十一日上午陳同學到學校打排球,幾分鐘後感覺不舒服,走到場邊休息,馬上口吐白沫、兩眼上吊,不省人事,學長馬上施做CPR十多分鐘,一一九又接手做十分鐘,再轉送台北醫大附設醫院;一一九填報該生「到院前死亡」,醫院診斷單也寫明「猝死」。 但幸運之神非常眷顧這位大一生:病發時學長正確即時做CPR;醫院就在學校旁,省去路途時間;心臟外科主任曹乃文及葉克膜技術員又剛好在醫院查房;院方才買兩天的葉克膜機器馬上派上用場。 對於CPR爭取急救時間挽回一條生命,台北醫大表示,已規定大一新生必修CPR;教育部常次吳財順則表示,CPR是一項可自救與救人的技能,教育部將鼓勵各級學校在相關課程中教授學生CPR。 新版CPR只動手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公布最新版心肺復甦術,CPR變簡單了,「只要在兩乳中間、雙掌扣疊、每分鐘按壓100下,持續至救護人員抵達」即可達到急救效果,不但沒有口對口、口對鼻吹氣的忌諱,且簡單易記,醫師呼籲應以此為基礎推廣全民CPR。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吳肇鑫指出,依據三月卅一日美國心臟醫學會公布新修改CPR準則,已廢除口對口、口對鼻吹氣,一般民眾只要徒手CPR即可能救人一命。 如果病人是因為心臟病發停止心跳,只要4到6分鐘就會造成腦部或是其他器官缺氧,即使有幸救活了也可能留下後遺症。 吳肇鑫說以臨床經驗,猝倒病人有90%是心室纖維顫動造成,此時除打119叫救護車,以徒手CPR就可以維持至少三分之一的體內氧氣循環 ,讓器官不致缺氧。 他指出衛生署去年才更改CPR為「叫、叫、A、B、C」,即「叫,檢查意識」、「叫,打119求救」、「A:暢通呼吸道」、「B:檢查呼吸」、「C: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 |
|||||||||
![]() · 摘自2009-02-10/ 中國時報 /【南方朔】 而在當前,人們談論經濟時,就大量使用著一個意義非常曖昧模糊的比喻,那就是所謂的「復甦」。許多人說「下半年復甦」,「最慢明年復甦」等等。這種說話的方式,似乎是在講有那麼一個叫作「復甦」的地方,再等個半年一載,我們就可以回去了,而後繼續過著高出口、快成長、股市兩萬點、吃香喝辣的幸福日子。問題是「復甦」這個地方,我們真的回得去嗎? 過去廿年,全球的確擴張快速,而它的主要力道就是「債務」,這也就是專家所謂「債務帝國」結構性格局─美國以債養債擴張其似乎無止境的超前消費;而對內則信用寬鬆無比,以股市房市畸型繁榮支撐著未來,整個金融服務業的全球擴張,儼然已成全球繁榮推手。新興經濟體的出進口暢旺、消費勃興,其實都托庇這樣的結構。今天這結構所造成的超級泡沫業已破裂,我們當然可事後先見的宣稱是「華爾街肥貓惹的禍」、「全球早已成了超級老鼠會」,但指責後,我們又怎能指望那種結構再現呢? 在舊結構下,亞洲新興經濟體過去十年平均年成長率百分之七點五,為全球其他地區的二點五倍;而去年第四季的成長大幅下滑,南韓甚至跌幅高達百分之廿一;至於日本則十二月分出口劇減三成五,台灣進出口則皆減少超過四成,工業生產則跌百分之卅二。如此驚人的數字,與其說是短期的景氣現象,毋寧更應視為是與舊結構的訣別禮。許多人在談「復甦」,意思是說還有某種美好的狀態可以回得去,但回得去嗎? 去年十月以來,英國首相布朗和美國前財長鮑爾森都不只一次放話,希望中日俄及石油生產國將外匯存底貢獻出來,其思維模式其實就是企圖維繫過去那個「債務帝國」已不可能的結構;各國狂印鈔票救經濟,同樣是把致病之因當救病之藥。目前全球新說法之一,就是印鈔票救經濟,只不過是替無法預期的第二波金融海嘯做預備而已。 再以歐美漸興的經濟國家主義為例,我們當然可以由現在的自由貿易觀點認為它是保護主義在蠢動,但若我們回顧戰後「關貿總協」(GATT)成立以至後來改制為「世貿組織」,當可發現今天的貿易秩序,乃是歐美逐步成長後將需求不足部分開始以配額制和自動設限制逐漸釋放出來所致,歐美的經濟國家主義漸興,只不過是它們自保的民粹鄉愁而已。由所有的這些動向,已可看出這其實是舊結構解體,新結構與新規則仍漫無頭緒的過渡狀態。美國新國務卿希拉蕊和財長蓋特勒都已明言,這是一種「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因此,「復甦」裡的「復」,遂變成經濟修辭上具誤導作用的比喻。它使人錯誤以為,真的還有一個叫做「復甦」的地方或狀態可以回得去,但有這個地方或狀態嗎? 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裡,男女主角相戀而歷經變故,後來又再相逢,但相逢又如何?女的說「我們回不去了」。他們當然回不去了,支撐舊狀態的所有因素都已成了過去,又能回到哪裡?既然緣只有半生,那後面的半生就只得努力,各自去追求幸福。而當前的經濟情勢不也相同嗎?舊結構所造成的狀態業已消失,我們其實已沒有一個叫做「復甦」的地方可以回得去。人們已不能等待「復甦」而是要努力的去創造新的方向與願景:我們有沒有本領去創發更新的知識性產業?是否能提升某些產業的附加價值?是否能在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環境服務等方面創造更多非商品性的內需?在等待「復甦」裡浪費金錢和時間,將犯下最大的錯誤! 我們已沒有一個叫做「復甦」的地方或狀態可以回得去,我們只有努力去找路,這才是嚴酷但有希望的考驗! |
|||||||||
![]() 野營社長賴再生98.02.10 98年2月8日早上到台北火車站搭7點55分的班車到達鶯歌火車站,陳理事清展及梁理事詩桐等一大堆人均已抵達,在鶯歌火車站等到9點,報到參加登山的技師及眷屬已超過百人,清點人數後由陳東華副社長帶領先行,我押後,何社長再等一斑車後趕來,由於人多隊伍拉得很長,第一個景點鶯歌石平台不夠容納全部人員,所以看過後就繼續往前行,全部參加人員都不偎艱難,攀繩往上爬向山稜線,經過20分鐘的爬坡,就到達較平緩的平路,翻過一座小山到達一個大石頭山頂,站在大石頭上,藍天白雲,視野良好,風景美極了。 最難走的一段就是攀繩下大石頭,過了那一關後一路好走,約過了1小時到達山頂分岔點,再往前850公尺是千年大榕樹,前鋒部隊往前征服,後面的同仁則直接右轉下山,半個小時後到達碧龍宮後山涼亭,大家在那休息賞景,分享帶去的水果零食。 由涼亭下到碧龍宮的台階很陡,大家小心翼翼的下到碧龍宮參觀其雄偉建築後,各自分散往回走,集合拍照留念的人並不踴躍。 11點30分由碧龍宮往回走到宏德宮,有一段小坡外,其他都很好走,12點回到登山口,再走到金龍鳳餐廳聚餐聯誼。 感謝大家熱烈參與,本次參加人員共有110人,席開11桌,更感謝全聯會余理事長犒賞5000元,陳理事清展及梁理事詩桐也各捐了6000元,讓我們的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
|||||||||
開標日期:98年04月23日(四)下午六點開標前,請將團保合約書、押標金支票及相關文件寄(送)達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12樓A3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收,逾期無效。承辦人:黃伊君 小姐 電話:8961-3968*145。 ※【97年12月27日第八屆第八次理事會議通過】 ※「建築師或技師受丙等綜合營造業委託執行綜理施工管理簽章報備登錄及收費辦法」乙案,內政部已於97.10.24台內中營字第09708084955號函發布… 注意事項:敬請mail(mail@twce.org.tw)告知本會,謝謝!
說明:vod課程內有分進修用與取得積分用
主旨:本會受理會員申請,辦理會員證執業欄登記為「空白」,俾執行「營造業法第66條第4項丙等營造業逐案簽章業務」乙事,造成本會相當困擾,請查照 惠覆。
時間:98年04月10日(星期五) 會議時間:98 年09月03、04日﹝星期四、五﹞
日期:98年03月13日(星期五) 日期:98年03月05、09、10日 上課時間:98年2月28日(星期六)上午9:00~16:30 上課日期:98年02月25日(星期三)
日期:98年07月09日(週四)
重要時程:.論文摘要收件截止日期:98年02月27日 報名日期:98年04月07日~10日 報名期限:98年03月09-12日上午10時起 ~下午5時止 ※「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與「年度建築人物」兩項奬項報名截止日期:自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至98年03月31日(一)截止
活動時間:98/2/18~98/12/26 活動日期:98年03月15日(星期日) 08:30-14:00 日期:98年02月28日(星期六) 活動日期:98年01月31日起每週六5:30~22:00(建議集中上午在一起活動) 活動日期:98年03月01日(星期日) 上午8:00 時 間:98年1月起 每週一次(一~日) 05:30~23:00 時間:98.01.01~98.03.31每星期2、5晚上7:30~9:00
各社團例行性活動:
地點: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會議室(台北市松山區東興路28號9樓)
授課時間:每週一 PM6:30 地點: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會議室(台北市松山區東興路28號9樓)
地點:台北市立民族國民中學體育館(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3巷13號)
地點:會本部(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12樓A3)
地點:吉豐羽球館(台北市內湖路三段348巷7號1樓)
地點:台北市青年公園網球場(台北市水源路199號)
北區地點:龍門國中游泳池(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269號)每週六
08:00~12:
中區地點:大台中游泳池(台中市北屯區河北西街17號) 時 間:98年1月起 每週一次(一~日) 05:30~23:00
地點: 台北縣板橋市民生路二段56之5號2樓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號R樓(頂樓)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號R樓(頂樓)
地點:E 7 Club球館【原飛龍保齡球館】(台北縣三重市中央南路63之1號B1F)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廣場(光復南路側) |
●莊秋明-RC結構物腐蝕原因與新結構物免維護防蝕法(1、2、3、4、5) ●王仲宇-橋梁之健康診斷(1、2、3、4、5、6、7、8、9、10、11)
|
||||||||
回頁首▲ |
發 行 人:林永裕 執行單位:資訊委員會 輔導理事:梁詩桐、高 原 督導監事:余 烈 資訊委員會:廖祐新 (主委)、鄭得志 (副主委)、朱泰明(副主委)、林忠行、黃武雄、 吳季鋼、宋明生、王啟河、林文隆、黃仁達、姚嘉偉、黃國艦、陳國星、 潘其芬、周榮隆、張文隆、施滄洲、林摩西、唐雨耕、張志彰、謝百鉤、 徐適康、陳柏伸、陳建權、劉長齡、朱弘家、林育信 |
版權所有,未經確認授權,請勿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