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 NO. 1202 | ||
|
談關注 特殊橋的維護議題 | |
南方澳大橋斷橋坍塌事件,隨著搜救及受災補償完成而暫居媒體幕後,至於發生的原因,究竟是在設計面、施工面、維護面還是制度面?在詳細調查後會有定論,且拭目以待。 |
主筋合理淨間距之探討與組合繫筋之應用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副研究員 李台光 一、前言 鋼筋混凝土(RC)柱斷面之橫向鋼筋(Transverse Reinforcement),其主要作用為提供剪力強度、避免縱向鋼筋受壓挫屈及圍束核心混凝土,對於地震頻仍地區的建築物,後二者對於柱撓曲韌性的發展非常重要的。傳統的橫向鋼筋,通常由一根圍繞斷面的完整外箍筋,以及數根一端具135度彎鉤(或180度彎鉤)、且另一端為90度彎鉤的繫筋所組成,如圖1所示。 |
【本報訊】11月27日媒體報導文化部發布文化藝術採購辦法,引發各界討論,工程會表示我國政府採購法,與WTO政府採購協定一致,屬一般採購之通案性規定,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其主管業務另訂特別採購法規,主要在其專業特殊性之適用。 |
以左營(舊城)站、內惟站為例(下) 林建志 技師 參、內惟站車站 本站鄰近內惟埤美術館園區北端,區域舊名『內惟埤』,因環境低漥而滿佈原始濕地與水塘,碧波、荷風、野趣意象,變成為老高雄人所懷念的記憶,藉由景觀與站體的順利啟用,將『內惟埤』昔日景象加以傳述,開展濕地景觀之新風貌。曾有諺語”吃內惟芋,不知內惟路”描述內惟聚落水圳濕地密佈景緻,豐富的農田、人文與柴山生態景觀,在內惟地區交織著生態交鳴的樂章,如照片2。綠蔭穿陽尋秘徑,「內惟」清朝年代,聚落有土石或竹籬圍牆垣,謂之「圍」,係清代防匪亂,府縣置兵鎮守保護地方,因而得名。光復前後,改「內圍」為「內惟」,因此以弧型密林為牆垣之意象,加入景觀濕地傳達出曲水風塘的地域風貌;車站出入口以視覺穿透性高的鋼構框架組,通風井分設於車站兩端,採上吹式施工,以減少量體,通風井及冷卻水塔,均座落於園道綠帶內,運用綠帶隱藏設計,以降低對都市景觀之衝擊,如圖5。 |
Top | 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