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254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洪啟德、陳玫英、鄭明昌、蔡震邦、陳清展、賴建宏、周子劍
     黃騰輝、巫垂晃、謝詳樹、陳菁雲、楊高雄、陳存永、梁詩桐
監  察 人:張長梅、陳錦芳、呂震世、陳永成、伍勝民
社  長:賴建宏

副  社 長:陳玫英、黃騰輝、陳存永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陳玫英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朱煌林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拓展永續綠能 深耕離岸風電

近年來,節能減碳,綠能再生能源的發展,正越發受到全球各國重視。再生能源風電、太陽能、水力與生質能,各項研究的突破,是冉冉升起的明星產業,而化石燃料核能燃料的時代,將在未來畫下句點。離岸風電發電是近年來許多國家大投入建設的再生能源項目之一,歐洲是最早發展離岸風電的國家,從1990年代起,就由丹麥、荷蘭和瑞典等國家,率先建置了小規模的示範型風場,2000年以後,英國、德國和中國發展開來,而英國目前的裝置容量已達全球第一。

歐盟正式通過綠色新政,揭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2030年減碳50%~55%為達成2050年零排碳目標;英國更著重發展離岸風電,希望能2050年,實現由陸上風電、太陽能、水力與生質能組合,而成碳中和能源,要達成此目標,英國需在30年內,將綠能源發電占比,從40%提高到100%丹麥,歐盟最大產油國,宣布將停止北海油氣開採,並在2050年淘汰化石燃料。丹麥致力於北海能源轉型為大型離岸風電計畫,並提出兩座離岸風電島-「能源島」計畫,幫助實現其氣候目標;澳洲新蓋污水處理廠,將排泄物轉成能源,透過氣化系統的連續碳化技術,把生物質與排泄物污水轉成電力,而排泄物污水變成了乾燥的生物固體,則可用在牲畜飼料添加劑幫助土壤修復,透過這項新興再生能源,澳洲希望能在2022年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台灣,在這場新能源發展的戰役部署,亦不落後;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目標於2025年,達到50%天然氣發電、20%再生能源的目標。再生能源,著重於太陽能及離岸風電的發展,盼能讓核電順利除役,並以新型燃氣機組,搭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5部電廠燃煤機,預計2023年底開始陸續除役,由新設先進複循環天然氣機組替代,達到更加環保穩定的供電並降低空污及碳排問題。

太陽光電,在台灣發展數十年。屋頂型太陽光電,在中南部日照充足的優勢下,穩定發展,至今已趨近飽和;而面型太陽光電,有嚴格的土地規範,在寸土寸金的台灣,土地問題成為最大的挑戰。因而善用每分土地,達到多方受益,成為發展之唯一出路。全國魚塭,推動一地多用之「漁電共生」案,在能源局協調台電、營建署、水利署、民間環保團體及與政府協助下,「漁電共生」案保留原本的漁業,再加入光電的投產,藉由光電產生的利益,改善養殖環境,達到養殖業者漁業單位收穫不受影響外,並可享有更佳租地優惠、及更佳的養殖環境,一舉兩得。

太陽能光電,台灣擁有許多優秀人才及技術優勢。綠能發電比例的提升,善用天然資源風力發電、生質能發電,綠色產業有巨大的潛力,台灣擁有良好的教育研究環境及科技基礎,政府應投入研究金費結合學術與業界開發相關創新高科技節能產品。

至於離岸風電,雖然去年,灣第一座離岸風場已經在苗栗外海正式商轉,但離岸風電對台灣仍是一大挑戰,是零經驗起步,需藉助已發展離岸風電多年的歐洲技術人才。在面對不同於歐洲氣候、夏季颱風盛行、又位於地震帶的台灣,必然有許多技術上需要克服及改良之處;日後,若台灣依舊缺乏此方面專家人才,未來在維修維護上,會造成許多不便,處處受制於人,國家重大建設發展,將影響數十年甚至百年,值得大家深思重視。未來政府對於離岸發電的建設土木結構環境方面人才的培養更是不能少

總之,友善環境、綠色能源的推廣,已是世界趨勢。國內環境、經濟、安全等多方面,皆是政策制定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本報認為,政府應協助產業升級、支持產業轉型走向綠能、減少重工業污染排放、加強國內外廠商長期投資信心、鼓勵綠建築的建置、降低用電量走向自然、增加環保建材的研究開發並應用於公共建設中。除引進國際技術,大力扶植本土產業人才技術升級外,更應著重自主技術品牌研發,創造國內綠能產業鏈,以及更多元的能源替代產品,面面俱到,才能行穩至遠,永續國家發展。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