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瀝青混凝土檢驗標準錯誤認知暨應有作為探討 房性中 大地工程技師 瀝青混凝土工程,一直以來都是公共工程最大宗之預算項目及施工品項,故相關之從業人員最多、產生爭端之案例亦如汗牛充棟。 若能深入探究箇中原因,基於工程查核及現勘之便,得以瀏覽各種工程專案之設計圖說、監造與施工計畫書以及施工規範等文件,筆者訝異於許多問題的癥結點,竟然緣起於工程人員(包括:業主、設計、監造及施工)對於瀝青混凝土檢驗標準的錯誤認知、錯誤解讀甚至於錯誤指示,以至於擬定荒腔走板的自主品管檢驗標準並盲目地執行作業,一直到完工驗收,才發現與契約條款未克相符,這時候,往往已經藥石罔效矣!無論甲、乙、丙方,相信這時候一定欲哭無淚。 職是之故,筆者擬將較常見之問題列述如下,並分別說明應有之正確作為,祈能大幅度避免錯誤樣態再現。 一、壓實度 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 (1).規範規定:用馬歇爾夯壓方法每天在室內做[6個][ ]試體之夯壓試驗求其平均密度,然後做[5處][ ]工地密度試驗求其平均值,該平均值應達到室內平均密度之[96%][ ]以上,且任一工地密度不得低於室內平均密度之[94%][ ]。 (2).錯誤解讀:平均值≧96%。 (3).正確解讀:平均值≧96%且任一試驗值≧94%。 (4).應有作為:除5處樣品試驗之平均值必須≧96%之外,任何單一試驗值尚須≧94%。 2.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施工技術規範 (1).規範規定: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之壓實度應達試驗室之馬歇爾試驗夯實試體所得密度之97±2%。每鋪築600t之瀝青拌和料,應鑽取一組樣品,每一組最少鑽取樣兩個平均之。 (2).錯誤解讀:平均值≧95%。 (3).正確解讀:95%≦平均值≦99%。 (4).應有作為:依規範規定,壓實度應該95%≦平均值≦99%。但是,實務上,瀝青混凝土有可能壓實至99%以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所規定之精神亦如此)。在不發生過度壓實(Over compaction)之情況下,應允許瀝青混凝土具備>99%之壓實度。另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施工規範亦規定:『任一壓實度試驗值在95%以上者,視為合格。』足堪印證:瀝青混凝土壓實度>99%之可能性無庸置疑。 二、厚度 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 (1).規範規定:路面厚度之許可差,應按其厚度檢測結果,且任何一點之厚度不得少於設計厚度[10%][ ]或[1cm][ ]之較小者。 (2).錯誤解讀:任何一點厚度應達(設計厚度±10%)或(設計厚度±1cm) 之較小者。 (3).正確解讀:任何一點厚度之許可差不得少於設計厚度10%或1cm 之較小者。 (4).應有作為:應確認『厚度值』與『厚度值許可差』之定義,並正確納入自主品管檢驗表格據以實施。 2.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施工技術規範 (1).規範規定:橋面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厚度不得較設計厚度少於1.5cm以上。 (2).錯誤解讀:高速公路全線適用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厚度不得較設計厚度少於1.5cm以上之規定。 (3).正確解讀:除橋面之外,並未規定高速公路全線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厚度之檢驗標準。 (4).應有作為:應儘速修訂施工技術規範或各專案另以特訂條款補其不足之處。 三、平整度 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 (1).規範規定:新鋪設路面、全部厚度或部分厚度之銑刨加鋪路面及管線挖掘回填路面,完成後之路面應具平順、緊密及均勻之表面。路面之平整度得以[3m][ ]長之直規、高低平坦儀或慣性剖面儀擇一執行。以[3m][ ]長之直規或高低平坦儀量測道路平整度時,應沿平行於,或垂直於路中心線之方向檢測時,其任何一點高低差,底層或結合層不得超過[±0.6cm][ ],平整度標準差(S)不得大於[0.26cm][ ];一般公路之面層不得超過[±0.6cm][ ],平整度標準差(S)不得大於[0.26cm][ ];高速公路之面層不得超過[±0.3cm][ ],平整度標準差(S)不得大於[0.24cm][ ]。以慣性剖面儀量測道路平整度時,一般公路面層之國際糙度指標(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IRI)應小於[3.5m/km][ ];高速公路面層之IRI值應小於[1.75m/km][ ]。 (2).錯誤解讀:3m長之直規、高低平坦儀或慣性剖面儀檢測方式,在同一專案內交互使用。另外,擬定IRI之合格標準為(4±1)m/km。 (3).正確解讀:3m長之直規、高低平坦儀或慣性剖面儀檢測方式,在同一專案內應向業主報核:選定一種為基準,其他方式在必要狀況下可提供輔助參考值。另一方面,擬定IRI之合格標準,應為上限值;並非區間值或下限值。而有效小數點位數(3.50m/km與1.75m/km)應一致。 (4).應有作為:3m長之直規、高低平坦儀或慣性剖面儀檢測方式,各項意義不盡相同,從業人員應該充分瞭解各項精義,切勿胡亂套用或是交叉使用。 2.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施工技術規範 (1).規範規定:密級配或開放級配之路面經最後滾壓後,需用3m長之直規,放於與路面中心線平行以及與中心線成直角之方向檢驗之。在3m長直規之下路面之凹凸超過3mm者,應立即予以整修,且於必要時,其整個周圍路面應重加滾壓,其整修不可以加熱刮除方式處理,處理方式需經工程司認可後為之。經壓實後之路面應平整,且路拱及坡度正確。 (2).錯誤解讀:施工完成後,未克立即檢測。 (3).正確解讀:施工完成後,應於最短時間內立即檢測。 (4).應有作為:檢測應以縱向為主、橫向為輔。不宜有任何偏廢。 四、瀝青含量 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 (1).規範規定:施工中,每天應依AASHTO T172方法取樣抽驗未經滾壓之瀝青混凝土混合料至少[2次][ ],除另有規定者外,其試驗結果與工地拌和公式之許可差,瀝青含量(以瀝青混合料之總重量計算)應在±0.5%以內。 (2).錯誤解讀:施工後鑽心取樣進行瀝青含量試驗。 (3).正確解讀:應在施工中,針對未經滾壓之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進行取樣及試驗。 (4).應有作為:部份業主要求:施工後再鑽心取樣進行瀝青含量試驗,這與一般規範之規定未克相符,故其試驗之不合格率大幅度攀升,除程序錯誤之外,亦損及承包商權益。建議應依循規範規定作業,不宜做不當之程序作業變更。以免衍生不必要之麻煩。 2.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施工技術規範 (1).規範規定:瀝青拌和料抽油試驗所得瀝青含量與工地拌和公式比較之差異應在±0.3%以內。 (2).錯誤解讀:施工後鑽心取樣進行瀝青含量試驗。 (3).正確解讀:應在施工中,針對未經滾壓之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進行取樣及試驗。 (4).應有作為:因規範中並未指明:施工中,取樣未經滾壓之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抽驗瀝青含量。但是,從業人員應該更謹慎作業,仍然不可以在施工後鑽心取樣進行瀝青含量試驗。 綜觀上述,施工規範規定有可能不夠嚴謹、從業人員亦可能錯誤解讀、業主有時候還會下達錯誤指示,當事者在在都為施工品質投下負面因素而完全不自知。 職是之故,施工單位各從業人員應謹慎並充分瞭解施工規範之涵意與作業程序,不能錯誤解讀,亦不盡然一定要100%照本宣科;發現疑義,更要循序漸進並即早向監造單位與業主反應以謀求改善之道。千萬不要一路錯到底,等到驗收之日才後悔莫及呀!是為之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