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9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社論 | |
天災頻仍 未雨綢繆 地球暖化,氣溫上升,天災頻繁;颱風肆虐,暴風豪雨,洪水氾濫,災損慘重,歷歷在目。921地震發生後,全球竄起震群;如四川汶川地震、智利馬烏來地震、高雄甲仙地震及青海玉樹地震,一連串地殼板塊移動,憾動全球,台灣係板塊碰撞,產生的大陸邊緣島嶼,地震頻仍,無庸置疑,多颱多震是台灣宿命;天災難測,人禍難諉,揚湯止沸,莫若去薪,人為災害,務必防患。 50年前的台灣山明水秀,山巒翠綠,古木參天,幽谷流水,清澈見底,壯麗的高山聳峙於群山,蒼天白雲,環繞山麓,碧綠叢林,銜接阡陌縱橫,山林、村莊分界顯明,互不交錯,景緻優美,安然恬逸,鮮有山崩、土石流。然好景不常,僅半世紀無情地摧殘,台灣山河今已無復往昔;碧綠山麓叢林,是護山保育腰帶,早已慘遭砍伐、濫墾及竊占,破壞殆盡,爾後逐步蠶食,從坡腳、邊坡、淺山延伸進入中央山脈,皆盡砍伐與濫墾,非但與大自然爭地,且違逆生態及棄置復育,噩喪大自然倫理,危害地形、地貌及消弱地質穩定,每遇颱風豪雨或大地震幾乎釀災,如今嚴峻到風和日麗大走山;國道3號七堵段無預警地層滑動,坍塌巨積土石擋於車道,這種潛在的災變,疑與不當開挖或濫墾不無關係。 氣候異常,天災難違,人禍可避,山崩人埋,橋斷人亡,天災或人禍,莫衷一是,哀哉!亡者菩薩為台灣人犧牲,哀悼致敬。回顧民國50年代,民生凋敝,政府為充裕國庫,大肆伐木外銷,賺取外滙,從山麓到高山,砍盡木材,同時闢建索道、崎嶇山路及高山火車,以利運輸木材下山及伐木工人上山,交通便捷,民眾成群上山,公有林地放租於民,形成今日山區的部落,民間承攬伐木、運木,變相助長濫砍濫伐國有林,甚至原始林也慘遭摧殘,原本蒼翠濃密的林區,皆被夷為平地,破壞山區生態,光秃秃的山頭盡是黃土丘,昔日樹根蓄水及攀土,喪失殆盡,舉目望去滿山遍野的高麗菜、茶葉、養牛、養羊、檳榔及民宿等經濟區。山區情景今非昔比,土壤無樹根攀抓,豪雨沖刷成泥流,滾滾而下,滙合成土石流,況且在921大地震後,地質結構鬆動,也是爆出土石流原因之一。 民國48年艾倫颱風滯留海上,低氣壓旋風帶來豪雨,造成87水災,淹没全台43%農田,斯時台灣以農為本,對國家經濟傷害,可想而知,一場水患引起國際矚目,本可讓台灣陷入深淵,然卻成為開展經濟的契機,除防災處置得宜,首在山林依舊,地形未損,無土石流災害,洪水一退,留下肥沃的農田,第二年農產大豐收,是關鍵所在。50年後莫拉克颱風來襲,豪雨造成50年來最大水患-88水災,幾乎土石流,大雨沖刷山地,山崩土坍,泥漿滾滾而下,淹没下游的小林村,林邊、高屏溪、水庫等南部地區,水退土石出,土石沉積厚達2到10餘公尺,巨積土石10年清理不易,難題懸而未解。 如今山川風貌改變,地勢轉移,水庫功能折損,復建談何容易,望有周全規劃。二次水災相隔50年,景差何其大,重要關鍵猶在921大地震後,台灣甚多地區地質脆弱,始終未加保育或復育,任其濫墾濫伐,甚至積極推動重大建設,加速摧毀地質穩固。 甲仙地震,高雄百年來罕見強震,造成山崩及建物毀損,這次地震顯然又將甲仙及献肚山等地區的地層再度搖晃,本是鬆軟的地質,這一搖恐難逃,山崩及土石流肆虐;88水災後該地土質已弱軟,又遭地震衝擊,颱風一襲,難撐暴雨沖刷,未雨綢繆,當務之急。献肚山腰的越域引水工程,工程會調查報告認定與小林村滅村無關,結果似是「無罪開釋」,在此敏感地質,理應耐心暫緩復工,或應有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年年颱風年年災,颱風是不可抗力的天候,卻躲不過颱風造成的災害,救災動員搶救,年復一年重蹈風災、救災之輪動覆轍;莫拉克颱風來襲,摧毀了多少橋梁,土石流墊高了河床,晴天大走山,這些「自然反撲」,不是警訊嗎?未雨綢繆,該有新思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