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電廠工程計畫特色
范弘芳 技師
一、 前言
塔山電廠工程地點位於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金水里水頭塔山西南側。一至四號機組於89年7月初相繼發電商轉後,其他發電廠老舊的機組已經先後停機,塔山電廠已經成為金門地區供電的主要電廠,隨著兩岸關係的日益緩和,小三通的施行,工商建設及觀光事業的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準及品質的提高,導致了用電量快速成長。台電復於89年8月在一至四號機組側再擴建五至八號四部機組(詳圖1)。如今塔山電廠有八部柴油發電機組發電商轉,今就塔山電廠工程計畫特色簡介如下。
 |
| 圖1 塔山電廠配置圖(塗色為擴建部分) |
二、 廠區有限土地的充分利用
塔山電廠廠區面積約8.56公頃,扣除佈雷區後實際使用面積約6.3公頃,在有限的面積內規劃安裝八部柴油發電機組,管線及電纜均採用地下管溝配置,空出平面方便維修工作,並儘量利用空地植栽美化環境(詳圖2)。
 |
| 圖2 利用空地植栽美化環境 |
三、 基地底大部分為堅硬岩體
塔山電廠基地底大部分為堅硬的花崗岩所組成,依據鑽探報告岩石的單壓試驗強度在340~1,748kgf/cm2間。施作擴建部分機組結構為顧及一至四號機組的既有設備及廠房之安全,施工的開挖工作相當不易,尤其是煙囪基礎開挖的岩盤只有中央部分符合設計高程,其他周邊皆提早碰到岩盤。經和設計單位溝通協調後,變更設計將岩盤的開挖高程提高,其超過的岩盤高程,難以挖土機振動掘除。衹好將岩盤鑽孔填少量炸藥以榻榻米遮蓋,以厚鐵板壓住榻榻米後,爆破成碎片以挖土機掘除土石,如此重復三次才挖掘到變更後的設計高程,工作相當緩慢及危險(詳圖3)。
 |
| 圖3 煙囪岩盤分段鑽孔準備爆破 |
四、 交通動輒中斷
金門地區人民對外交通以空運為主,海運為輔,每年2月至5月底為雨霧季,10月至翌年2月為東北風季,交通動輒中斷,影響施工設備、器材、材料的運送及人員的進出,施工進度頗受影響。
五、 提昇空氣品質
塔山電廠為降低污染、提昇空氣品質,於一至四號機組興建高61.4公尺煙囪外,另於五至八號機組興建同高的煙囪,並規劃興建焚化爐設備壹座。
六、 施行排雷工作
電廠排放之冷卻水管路,原計畫只施作到雷區前,雷區至海以逕流方式排放,一至四號機組相繼商轉發電後,冷卻水逕流沖刷雷區地表,挾帶泥砂污染海域,並露出10餘顆地雷於砂灘上(詳圖4)。台電基於環保及安全考量,計畫將冷卻水管路延伸至最高潮下之海床,以免泥砂污染海域,於是委商將冷卻水路經過的區域先施行排雷後,再施作冷卻水管路(詳圖5)。
 | |  |
| 圖4 冷卻水逕流沖刷雷區地表露出地雷 | | 圖5 冷卻水管路施工 |
七、 興建海水淡化處理廠
因金門地區水資源不足,乃規劃興建300噸/日海水淡化處理廠壹座,以備自來水不足時,除可供應機組所需之冷卻水外,並可回饋金門地區的民生用水(詳圖6)。
|  |
| 圖6 海水淡化處理廠 |
八、 興建重油設施工程
塔山電廠原係以油灌車供應柴油,台電基於經濟及安全考量,規劃以重油取代柴油,因此於廠區海域興建重油設施工程,供6,000噸油輪停靠直接卸油至廠區油槽儲存(詳圖7)。
|  |
| 圖7 重油設施工程 |
九、 結語
離島地區工程建設,地理環境、天候、交通等條件較為特殊,復受當地施工人力、器材、設備等極度匱乏,因此施工監造管理較為困難,但施工過程之品管落實及確實執行零災害工安,身為施工監造的筆者及金門工務所的同仁一點也不敢鬆懈,因此才能圓滿完成塔山電廠的土建工程。
參考資料
1. 金門塔山電廠擴建計畫C1標土木、建築及結構工程簡報,台電金門工務所編,90年7月。
2. 金門水頭塔山發電廠重油供應設施施工報告,台電金門工務所編,9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