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續接器品質的履約爭議
陳純森 技師/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級專家
前言
鋼筋續接器之種類有三種,即SA級,A級與B級。因為國內地震頻繁,一般都會採用較高等級之SA級續接器。而鋼筋續接器之試驗標準在國內有兩種不同版本的規範,此兩種規範對於續接器材料試驗的允收標準有明顯的差異,常常造成工程上不必要之履約爭議,值得工程界留意。
工程會之規範
按照工程會「施工綱要規範」第03210章V4.0鋼筋-表四之規定,機械式續接器取樣試驗時,如採用SA級之續接器,在高塑性反復負載試驗時,允收之標準為伸長率必須大於CNS 560鋼筋材料之規定,詳圖1。而CNS 560-2005鋼筋混凝土用鋼筋-表12所規定之鋼筋伸長率,以常用之SD420W為例,依照不同試片,必須分別為12%以上或13%以上,詳圖2,對續接器的材質要求屬於高標準。內政部國土署(原營建署)之施工規範第03210章亦比照工程會之規定。
 |
| 圖1 工程會施工綱要規範【1】 |
| |
 |
| 圖2 CNS 560-2005規定之鋼筋伸長率【2】 |
內政部之設計規範
惟國內另外一份規範為內政部112年8月10日公告之「建築物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第26章-表26.6.5.2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性能合格標準,同屬SA級鋼筋續接器,其高塑性反復負載試驗伸長率之合格標準,依照鋼筋尺度之大小,則分別為6%以上或9%以上,詳圖3,與工程會之標準有明顯之落差。內政部之設計規範實乃源自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之401-110規範。無論工程會或內政部之規範,其伸長率測試之數據係指續接處外兩側鋼筋伸長率之較大值。
 |
| 圖3 建築物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之伸長率合格標準【3】 |
試驗之方法
上述兩種規範之試驗方法均指定CNS 15560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法,其試驗裝置詳圖4。照常理,試驗室的試驗報告除應註明試驗方法之依據外,亦應該註明合格之「規範值」與實際「測試值」以供工程人員比對或判讀,可惜部分試驗室考量國內有不同之標準,其試驗報告均未列出規範值,只印出測試值,造成判讀困擾。
 |
| 圖4 機械式續接器測試裝置【4】 |
查驗與查核之困擾
實務的工程查核,發現幾乎所有公有工程之契約,均依慣例檢附工程會之規範,但試驗的結果常常不符工程會之標準,由於續接器材質不符規定屬於結構性缺失,有的工程在查核時甚至被評比為「丙」等。材料供應商則引用習以為常之內政部設計規範作為答辯。由於兩版的規範都是中央主管機所頒布之規範,工程會之法源來自採購法,而內政部之法源則來自建築法,位階不相上下,往往造成履約爭議。
國內常用之續接器
眾所皆知,當鋼筋長度不夠長時必須續接,規範所規定之續接法包括「搭接」,「銲接」與「機械式續接」。三種續接法各有不同之品質要求。國內目前常用之續接器稱為「磨擦阻銲」續接器,其做法先將螺紋公頭(或母頭)磨擦生熱、熔解,再將鋼筋端部也磨擦生熱、熔解,然後將兩者已熔解的鋼料緊密擠壓結合,其熔解之接合性質比較接近銲接,而公、母頭螺紋鎖固之性質卻比較接近機械式續接。換言之,國內之磨擦阻銲續接器應同時滿足銲接法與機械續接法之規定,不宜片面僅採用機械式續接器之規定,此種摩擦阻銲續接器之接法,極有可能是熔解部位之性質在決定續接的品質。
履約爭議的預防
為避免工程履約之爭議,工程主辦機關於準備招標文件時,應確實檢查規範之一致性,不可檢附矛盾之規範。施工廠商於報價或得標時,則應確實檢視契約的規範,如發現有矛盾之規範應選用較嚴格之規格以購買材料,因為一旦查驗時,除非招標文件另有規定,否則主辦機關勢必從嚴解釋。另外,於工程開工前,甲、乙雙方之開工說明會也應確實商議此項議題,取得共識,以避免買錯材料而造成糾紛。
參考文獻
1.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第03210章V4.0鋼筋,2016。
2.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560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民國94年。
3.內政部建築物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第26章設計圖說及檢驗,2023。
4.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15560鋼筋機械式續接試驗法,民國104年。
5.科技圖書公司,營建管理實務與工程查核,陳純森著作,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