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 NO. 1497 | ||
|
論 國防與防災的雙重考驗—丹娜絲風災的啟示 | |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灣中南部,沿海鄉鎮淹水成災,農田、道路、房舍盡毀,數萬居民生活陷入困境。災後第一時間,地方政府與救災單位全力搶救、安置災民,但在重建的關鍵時刻,因漢光演習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政府無法調派大量國軍部隊前往災區協助,導致災後復原速度明顯受限。 |
賴明煌 技師/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博士 一、 前言 颱風、豪雨、地震等是臺灣每年必承受的天然氣候現象,目前國內水資源整體管理上,還有頗大的空間須努力。至於每年雨季(5~11月)的颱風、豪雨與梅雨等,均是我們臺灣旱季(12~4月)不可或缺的救命水,特別是近年來的高科技電子產業與相關龐大的供應鏈,對於電、水及土地的需求,真的是重中之重。是故在災前國土開發與產業使用合理配置等、都市區域與街廓巷弄排水系統之與時俱進、規劃設置、改善補強及確實清淤疏濬,就是我們地狹人稠、多山多震又多雨的臺灣,珍貴防災黃金時間該做之事。然而目前內在因素為偏心歪斜地重視外觀包裝與行銷創意,忽略了基本功踏實踐履之重要性。外在因素實係人類政經活動大量排碳致使地球暖化趨速、衍生極端氣候屢創新高、所釀氣候災難侵襲頻率加密與災害規模加劇等。致使國內一般臨海低窪與人工物密集之地區,不僅每年常有淹水澇災一再發生,甚至歷史上從未有災損紀錄之處,也罹災頻傳,令吾人感概世界真的變了。本文針對國內水災街廓巷弄之管理維修事務,提出呼籲與建議各級政府首長與每一位村里長及村里幹事等,要把施政重心放在排水防澇系統最末梢的巡查維護,才可在災中發揮預期排洪功能、並可在災前減少溝內與箱涵內淤積物,防範孳生蚊蟲、防止登革熱、腦炎、瘧疾等發生與傳播(如照片1~3所示)。 |
陳政昇 技師 小樽市位於日本北海道的西北部,面向日本海和石狩灣,距離札幌約4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與文化的港口城市。作為北海道早期發展的重要城市,小樽市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築,獨特的城市風貌吸引了大量遊客,每年造訪小樽的遊客數量超過700萬人次。 |
簡有岑 技師、陳泰安 技師 前言 全球永續性報告指標(GRI Standards)已成為許多產業衡量自身表現與環境責任的核心基準。在土木工程產業中,GRI 303 標準聚焦於「水資源管理與放流水品質」,日益成為企業永續報告中不可忽視的一環。該標準要求組織全面揭露其在取用水資源、用水效率、放流水品質與再利用等面向的具體作為,特別是在都市擴張與氣候變遷影響日益明顯的當下,如何妥善處理污水並維持水循環健康,更進一步關注整體水資源再利用能力與長期韌性,對於城市基礎設施的規劃與管理,無疑是一場思維與技術的全面升級,且對於土木產業的永續實踐而言至關重要。 |
(本報訊)為鼓勵提升公共工程品質,工程會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第33條之5及「公共工程金質獎頒發作業要點」第9點規定,對獲頒「公共工程金質獎」之廠商,於獎勵期限內參與新招標的政府採購標案,享有押標金、履約保證金及保固保證金最高減收50%的優惠措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