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四年六月七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487

發  行  人:莊均緯
社務委員:莊均緯、陳菁雲、施義芳、鄭明昌、蔡逸勲、陳錦芳、王 琳、拱祥生
     陳清展、邢峻華、張錦峯、巫垂晃、高 原、伍勝民、鍾立來
監  察  人:洪啓德、陳玫英、朱弘家、謝祥樹、蔡震邦
社  長:蔡逸勲

副  社  長:王 琳、高 原

總  編  輯:吳宗翰

副  總  編:劉冠廷
營運總監:洪啓德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吳思宜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AI應用與節能減碳引領工程界轉型契機

現今許多經驗與學識豐富資深工程師退休,而青年學子與工程師紛紛投入高科技產業,人才結構斷層與世代交替困境,使得人力短缺及勞動市場老年化問題日趨嚴重,導致工程界人力成本不斷攀升卻無法有效提升產值。加諸氣候變遷因素,短時間強降雨、地震、澇旱交替等極端氣候現象頻傳,工程韌性設計要求不斷因應現況提高,工程界在人力資源系統性問題及國際原物料價格攀升下,還須面對永續環境韌性設計挑戰,工程界產業轉型刻不容緩。

隨著全球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數位經濟浪潮及國際淨零碳排目標下,立法院於2025418日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下稱「產創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此次修正聚焦「AI及節能減碳納入投資抵減」、「增加新創募資機會」及「避免關鍵技術外流」三大面向,引導企業引入人工智慧、節能設備下,提高資金流動性,同時兼顧國家經濟安全與技術保護需求,修正重點如下:

1.  智慧化與綠能設備的稅賦優惠:原條文聚焦智慧機械、5G及資通安全等技術與設備,本次修正將「人工智慧(AI)」與「節能減碳」項目納入第10-1條投資抵減適用範圍。並將抵減上限自原10億元提高至20億元,實施期間自202511日至20291231日止,鼓勵企業加速數位與綠能升級。

2.  鬆綁新創企業投資條件:將有限合夥創投事業實收出資額門檻由3億元降至1.5億元,同時將高風險新創事業設立年限由2年放寬至5年,投資金額門檻由100萬元降至50萬元,以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創新產業。

3.  新增境外投資審核機制:新增第22條與第67-3條規範,要求企業在特定技術、特定國家或達一定金額之境外投資前,須事前申請覈准,違者處以5萬至100萬元罰鍰,以避免關鍵技術外流,兼顧國家安全。

本次修正重大利多,在於將人工智慧與節能減碳設備納入投資抵減範圍,過去工程界建置物聯網智慧監測或巡檢設備、投入人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及購置節能減碳設備,需自行承擔全部費用,如今可享受最高20億元稅賦減免。以建築案為例,施工中引進物聯網監測設備對基礎開挖、施工中品管、職業安全即時監控、人工智慧辨識輔助決策系統或建置節能空調系統,都有機會透過申請投資抵減而獲得數千萬乃至上億元之節稅效果。

在全球邁向淨零排放與智慧化經濟的浪潮中,工程產業正處於關鍵的轉型窗口期,儘管《產創條例》修正案提供了相當誘人的抵減額度與延長新創年限,但若要真正落實工程界全面轉型,尚需配套措施與跨部會合作。本報建議:1.簡化投資抵減申請流程,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等跨部會合作,協助工程業者快速取得輔導資源。2.針對「智慧工地」、「節能設備或工法」,政府邀集產官學制定認證規範並將該認證納入公共工程標案加分指標,強化產業共識。3.鼓勵工程企業參與國際展覽,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提升台灣工程品牌能見度。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