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遺韻:托雷多的歷史深處
陳政昇 技師
在16世紀之前,西班牙王國的首都是中部高地的托雷多(Toledo),托雷多古城區被塔霍河圍繞,是一座彷彿靜止在時光中的古城。歷史可追溯至古羅馬時期,在西哥德王國時期(約5世紀至8世紀)托雷多成為首都之後,便確立了它在宗教與政治上的重要性。
8世紀起,摩爾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的組合)入侵後,將伊斯蘭文化引入,使城市進一步多元化,最具歷史轉捩點的時刻發生於1085年,卡斯提亞國王阿方索六世收復托雷多,重新納入基督教王國版圖,同時作為西班牙帝國統一的重要基地。然而,城市並未排除異教徒,反而容納三大宗教共存,讓托雷多成為中世紀歐洲少有的宗教融合典範,也成為文學、科學與翻譯事業的重要中心。
一直到1561年,因為大航海時代狹小的托雷多已不符使用,故政治與經濟中心紛紛遷都至馬德里,但宗教中心迄今仍然是托雷多,主教堂現在也為西班牙首席紅衣大主教的駐地。走進托雷多,映入眼簾的是密集交錯的巷弄與鵝卵石鋪成的街道,環繞著城中各式建築瑰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氣勢宏偉的托雷多主教座堂。這座建於13世紀的哥德式教堂,不僅建築結構宏大,內部更收藏著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傑作,包括格雷柯(El Greco)的畫作。除此之外,托雷多仍保留著兩座猶太教堂、7座清真寺和60多座天主教堂,展示多元文化交織下的藝術風貌。
另一邊的阿爾卡薩城堡,則以其軍事博物館與政治象徵地位,成為全城制高點,現今亦為重要的歷史博物館。這些古蹟所呈現的不僅是建築風格的演變,更是數個世紀來宗教與文化互動的見證。 從馬德里出發,只需搭乘巴士約1小時,即可抵達這座古都。走出車站,沿著蜿蜒的道路向山上前行,彷彿展開一場時光之旅,穿過壯觀的比薩格拉門,便正式進入托雷多的老城區,旅人可以漫步於廣場,欣賞街頭藝人表演與當地市集的熱鬧風景,也可挑選手工鋼劍或金銀絲飾品作為紀念。坐上71公車可以抵達山谷瞭望台遠眺整座城市,日落時分的景色尤其迷人,橙紅色的夕陽為古城鍍上金邊,使旅程多了一份詩意。托雷多的魅力在於,它讓人既能欣賞建築之美,又能感受歷史的厚重,並在每一步之間體驗時間的延續。
過去的托雷多,是基督徒、穆斯林與猶太人共處一城的典範。他們在這裡建立宗教空間、學術中心與生活社區,相互學習、影響與融合。這種「三文化共生」的經驗,不僅孕育出輝煌的藝術與學問,也使得托雷多被後世視為西班牙「靈魂的搖籃」。即使在現代,這座城市依然維持著包容與開放的特質。對於每位造訪托雷多的旅人而言,這不只是一次觀光,更是一種文化深度的洗禮,也是一場關於歷史多樣性的思考。
|  | |  |
| 托雷多太陽門 | | 托雷多比薩格拉門 |
| | | |
 | |  |
| 托雷多主教堂內部 | | 托雷多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