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四年五月三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482

發  行  人:莊均緯
社務委員:莊均緯、陳菁雲、施義芳、鄭明昌、蔡逸勲、陳錦芳、王 琳、拱祥生
     陳清展、邢峻華、張錦峯、巫垂晃、高 原、伍勝民、鍾立來
監  察  人:洪啓德、陳玫英、朱弘家、謝祥樹、蔡震邦
社  長:陳玫英

副  社  長:黃騰輝、拱祥生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伍勝民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吳宗翰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緬甸地震,全民一齊加強危老重建

今年3月底緬甸發生規模7.7地震,震央位於曼德勒附近的薩加因(Sagaing)西北偏北16公里處,震源深度僅有10公里。這場地震造成死亡人數超過3,500人,受傷人數超過5,000人。聯合國更估計,有多達300萬人淪為災民,流離失所。這起緬甸強震連寮國、孟加拉、中國南部、越南北部和馬來西亞西部都明顯感受到震度,甚至在距離震央1,000公里以上的泰國首都曼谷,亦因土質鬆軟使低頻地震波放大,而有建設中的高層建築受共振影響倒塌,驚悚畫面讓人心有餘悸,也喚起了民眾對居住安全的重視。房屋一旦有安全疑慮,絕不能安於現狀,必須積極結構補強或重建。

近年來隨著政府大力推動都更危老,相較於都市更新的冗長費時,危老重建對於所有權較為單一的業主,因沒有戶數眾多紛雜的整合問題,程序快速簡易,自申請到核准取得建築執照及容積獎勵,最快只需要半年的時間,毋需經過繁瑣的都審流程,再加上地價稅、房屋稅等稅捐減免延長等利多政策加持,是為一帖良藥。

危老條例現行採用時程與規模獎勵之雙軌制。「時程獎勵」由109511日屆期延長至114511日止,獎勵額度逐年遞減,目前僅剩1%,即將落幕;「規模獎勵」則是鼓勵協調整合,將危老重建基地擴大,俾提供適切公共空間及良好規劃設計。

凡合併鄰地面積達200平方公尺以上者,可得基準容積2%獎勵,每增加100平方公尺再加碼0.5%,但時程加規模獎勵不得超過10%。簡言之,即使時程獎勵於今年512日起歸零,若放大基地規模仍可獲得10%獎勵。藉由雙管齊下的獎勵政策,引導民眾與建設業者,在有效期限下,朝著更大面積重建的目標願景,來提出危老建物重建計畫,以避免有許多紙片屋或筷子屋的情況,導致市容破碎。

截至2024年底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各縣市受理危老重建案合計4,359件,已核准實施重建計畫者4,096件,核准比例高達93.9%,其中以台北市982件最多,台中市821件、新北市696件、台南市400件、高雄市393件。加上近年台灣及國際地震頻傳,民眾對於住宅結構安全意識逐漸抬頭,都是帶領這波危老風潮的原因。隨著危老時程獎勵即將歸零,地方政府近期將展開最後階段宣傳,在獎勵截止前應還有機會再現掛件潮。

值此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之際,本報認為:各縣市政府應持續投入推動都更與危老重建工作,促進營建內需,振興國家經濟,全面提升民眾老屋重建意願,活絡建築營建市場。台灣,先天處於自然災害高風險區域,不乏地震、颱風等災害侵襲;高齡房屋,又常面臨耐震標準不足、維生管線老舊、消防設施缺乏等問題,一旦地震、火災來襲,嚴重後果不堪想像,緬甸地震災情為前車之鑑,吾人應引以為戒。

綜上所述,本報呼籲:政府應聯合媒體與專家學者,以及土木技師公會等協助政策宣導,從防災角度鼓勵民眾把握時效。如對自家建築安全有疑慮者,應先洽專業技師公會辦理耐震能力初步評估;若評估未達標準有耐震安全之虞,則應儘速重建,以改善老舊危險社區居住環境,提升建築物耐震需求,保障自身居住安全。在危老重建的風潮引領下,深信台灣各縣市的建築將重新塑造,融合不同的在地風貌,帶動周圍產業,朝向幸福安居城市邁進。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