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1476 | ||
| ||||
| 社論 | |
| 論 加強推廣營造業植樹及綠化AI的策略 今年適逢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年紀念日,但3月12日植樹節紀念活動,似乎未特別引起關注。最近 風行AI技術。因此,值得推廣植樹及綠化AI的策略。 推廣植樹的效益至少會有: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保護、社會與心理效益、文化與教育價值。依序說明如下:1.植樹生態效益包括:樹木能為許多種的動植物提供棲息地,促進生物多樣性,種果樹能生產果實提供人類和動物的食物;2.經濟效益包括:樹木能提供木材、紙漿、藥材等資源,具有經濟效益;綠化環境能提升房地產價值,增加房地產經濟價值;3.環境保護效益包括: 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減少空氣中的汙染物,具有改善空氣品質效益;樹木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其周圍溫度,並提供遮蔭,緩解都市的熱島效應;樹木的根系有助於固定土壤、減少水土流失和滑坡風險等的水土保持效益;4.社會與心理效益包括:樹木能美化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綠化環境,有助於減輕壓力改善人們心理健康;植樹活動能增進社區互助與合作;5.文化與教育價值包括:有一些樹木(例如:銀杏、菩提樹)具有文化或宗教意義,成為文化象徵;植樹活動可作為環境教育的實踐方式。本報認為:基於以上五大項效益,值得政府與工程界,積極規劃及推廣植樹、綠化環境。 隨著智慧科技、生成式AI等工具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行業介入或研究發展AI各方面的應用。牽涉各種土木、建築、環工、機電、空調、消防等等工程的營建業,確有需要積極探討介入或研發AI各方面的應用。又基於上述的植樹、綠化理念,必須考量「綠化AI」的策略,其目標是希望能提升效率並有效減少AI技術對於環境不利的影響。 推廣「綠化AI」的策略包括以下八項: 一、提高能源效率: 提高效率方法1.優化算法,改進算法以減少計算資源的消耗;2.硬體優化:使用更節能的硬體,如低功耗處理器和惠用AI晶片(例如:Tesla系列GPU等…)。 二、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1.綠色數據中心:將數據中心設在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地區,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2.節能設備:在數據中心使用節能設備和冷卻技術。 三、減少碳足跡:其方式包括1.遠程工作:設法減少員工通勤,採用遠程工作方式;2.碳抵消:通過植樹或投資將再生能源項目抵銷碳排放。 四、強化數據管理: 包括1.數據壓縮:減少數據存儲和傳輸的能耗;2.數據清理:定期清理不必要的數據,減少存儲需求。 五、可持續開發: 包括1.綠色軟體開發:在開發過程中考慮能源效率,減少資源消耗;2.生命週期評估:評估AI系統的整個生命週期,從設計到報廢,確保每個階段都盡可能環保。 六、循環經濟:通過AI優化資源使用,將廢棄物轉化為資源,提升回收效率。也可以利用AI來分析大量數據,優化資源的使用效率,例如在水、能源、原材料的分配上,進行優化分析,減少浪費。 七、政策與標準:包括1.政府激勵政策:利用政府提供之綠色技術補貼和激勵措施,獎勵「綠化AI」廠商積極研發綠化AI技術;2.環保標準:制定和遵守環保標準,如ISO 14001國際環保標準的相關規定。 八、教育與意識:在AI相關課程中加入環境影響與永續發展的內容,讓學員了解AI的能源消耗與環境影響; AI相關企業應重視提供員工對於「綠化AI」意識的教育培訓。 綜上所述,本報認為:應綜整上述所列推廣植樹產生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保護、社會與心理效益、文化與教育價值,以及綠化AI各方面的策略之外,政府、專家與學者應互相合作,大家一起來積極推廣植樹及綠化AI,因此教育學校師生共同努力以利環境保護、減少碳足跡,並提高能源效率,達成循環經濟的效益。因此本報建議:政府應帶領學者、專家、老師、學生及我輩土木技師等專業技術人士一起來加強教化、輔導及宣導等,期盼未來樂觀的成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