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1460 | ||
|
人工智慧在地質調查上的應用 張渝江 技師 新北市應用地質技師公會 游威耀 理事長 前言 地質調查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傳統的做法:仰賴人力進行鑽探、採樣、分析,並撰寫報告,這些過程耗時費力且容易出錯。人工智慧(AI)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出現,為地質調查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它能自動化許多繁瑣的步驟,提高效率和準確性。 一、地質調查中如何應用AI 1. 現場調查:利用無人機和影像辨識技術,AI可以快速收集地形地貌、地質構造等資訊,並即時分析,省去多次現場勘查的時間。 2. 鑽探岩心箱樣本辨識:傳統的岩心鑑定需要豐富經驗的工程師,現在AI 影像辨識工具,可以協助判斷岩石種類,例如 Google Lens 和 OpenAI 的GPT-4模型,都能做到這一點,但仍需技師確認,小的LLM較不準確要注意。 3. 地質敏感區風險評估:AI可以監控地質敏感區的影像,例如邊坡、軌道等,並即時發出警報,預防山崩、落石等災害,這些即時的工具,因為LLM與API的出現變成相當便宜。 4. 報告撰寫和審查:AI可以根據數據協助撰寫報告,並協助審查報告,確保報告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二、不同AI LLM工具的比較 1.AI 工具的比較 研究人員測試了多種 AI 工具,發現 Google Lens 的影像辨識能力較為基礎,而 GPT-4、Claude、Gemini 和 Ernie 等大型語言模型則更為準確,其中 OpenAI 的 GPT-4 在計算能力和速度方面領先,這也不意外,據說他們一年虧損50億美金,因為大量的投資造成虧損。 2.案例研究 我們利用AI工具進行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包括岩石分類、岩心分析、地質構造辨識和地理空間數據管理。結果顯示,AI工具可以有效地輔助地質調查工作,例如對岩芯進行協助研判岩性,或利用無人機影像和地形圖,進行地質災害潛勢分析。
三、AI 的挑戰和倫理考量 AI不免存在偏見,同時也有倫理上的考量。 1. 數據隱私:地質調查涉及許多敏感資訊,如何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是一個重要課題。 2. 信任問題:由於AI模型的決策過程不夠透明,工程師可能難以完全信任 AI 的判斷。 3. 模型偏差:AI模型的訓練數據可能存在偏差,導致評估結果不準確。 4. 倫理責任:如果AI系統出錯,造成損失或傷害,該如何追究責任?
結語 AI 的應用為地質調查帶來許多益處,但也存在一些挑戰。未來,AI 需要持續發展,提高透明度和可靠性,並與人類專業知識相輔相成,才能在地質調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保障公共安全和環境永續。 附註:本文為作者於HKIE-CIE-IEM Tripartite Seminar Nov-2024(中國工程師學會(CIE)、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和馬來西亞工程師學會(IEM),每年共同舉辦「三地(臺、港、馬)大地工程國際研討會」),於香港發表與演說的論文主題觸發撰寫而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