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十一月三十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460

發  行  人:洪啓德
社務委員:黃騰輝、陳玫英、伍勝民、黃武龍、陳錦芳、周子劍、蔡震邦
     林景棋、拱祥生、呂震世、謝祥樹、楊高雄、高 原、杜明星
監  察  人:施義芳、陳清展、鄭明昌、陳菁雲、巫垂晃
社  長:陳玫英

副  社  長:黃騰輝、拱祥生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伍勝民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朱煌林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人工智慧在地質調查上的應用

張渝江 技師

新北市應用地質技師公會 游威耀 理事長

前言

地質調查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傳統的做法:仰賴人力進行鑽探、採樣、分析,並撰寫報告,這些過程耗時費力且容易出錯。人工智慧(AI)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出現,為地質調查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它能自動化許多繁瑣的步驟,提高效率和準確性。

 一、地質調查中如何應用AI

1.  現場調查:利用無人機和影像辨識技術,AI可以快速收集地形地貌、地質構造等資訊,並即時分析,省去多次現場勘查的時間。

2.  鑽探岩心箱樣本辨識:傳統的岩心鑑定需要豐富經驗的工程師,現在AI 影像辨識工具,可以協助判斷岩石種類,例如 Google Lens OpenAI GPT-4模型,都能做到這一點,但仍需技師確認,小的LLM較不準確要注意。

3.  地質敏感區風險評估:AI可以監控地質敏感區的影像,例如邊坡、軌道等,並即時發出警報,預防山崩、落石等災害,這些即時的工具,因為LLMAPI的出現變成相當便宜。

4.  報告撰寫和審查:AI可以根據數據協助撰寫報告,並協助審查報告,確保報告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二、不同AI LLM工具的比較

1.AI 工具的比較

研究人員測試了多種 AI 工具,發現 Google Lens 的影像辨識能力較為基礎,而 GPT-4ClaudeGemini Ernie 等大型語言模型則更為準確,其中 OpenAI GPT-4 在計算能力和速度方面領先,這也不意外,據說他們一年虧損50億美金,因為大量的投資造成虧損。

2.案例研究

我們利用AI工具進行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包括岩石分類、岩心分析、地質構造辨識和地理空間數據管理。結果顯示,AI工具可以有效地輔助地質調查工作,例如對岩芯進行協助研判岩性,或利用無人機影像和地形圖,進行地質災害潛勢分析。

AI在地質調查中的應用方式

 

三、AI 的挑戰和倫理考量

AI不免存在偏見,同時也有倫理上的考量。

1.  數據隱私:地質調查涉及許多敏感資訊,如何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是一個重要課題。

2.  信任問題:由於AI模型的決策過程不夠透明,工程師可能難以完全信任 AI 的判斷。

3.  模型偏差:AI模型的訓練數據可能存在偏差,導致評估結果不準確。

4.  倫理責任:如果AI系統出錯,造成損失或傷害,該如何追究責任?

 

結語

AI 的應用為地質調查帶來許多益處,但也存在一些挑戰。未來,AI 需要持續發展,提高透明度和可靠性,並與人類專業知識相輔相成,才能在地質調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保障公共安全和環境永續。

附註:本文為作者於HKIE-CIE-IEM Tripartite Seminar Nov-2024(中國工程師學會(CIE)、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和馬來西亞工程師學會(IEM),每年共同舉辦「三地(臺、港、馬)大地工程國際研討會」),於香港發表與演說的論文主題觸發撰寫而成。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