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459

發  行  人:洪啓德
社務委員:黃騰輝、陳玫英、伍勝民、黃武龍、陳錦芳、周子劍、蔡震邦
     林景棋、拱祥生、呂震世、謝祥樹、楊高雄、高 原、杜明星
監  察  人:施義芳、陳清展、鄭明昌、陳菁雲、巫垂晃
社  長:陳玫英

副  社  長:黃騰輝、拱祥生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伍勝民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林祐全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如何欣賞靜態平面繪畫?

陳政昇技師

欣賞繪畫可以有不同的視角。為了更好地解讀靜態平面繪畫,筆者在這裡運用了三元相圖的概念,將繪畫分成三個維度:訊息、寫實、抽象。藉由這個三角形圖,可以對繪畫的歷史演變進行簡單分類,並以這些維度來解釋其背後的意涵。以下是筆者對一個繪畫三元相圖的解析。

最早的繪畫多半是為了記錄和傳達訊息,所描繪的事物常常具有傳播意圖,無論是為了與他人溝通、傳教、或表達某種概念。繪畫因此成為一種交流工具,紀錄歷史、傳遞思想。古埃及金字塔中的壁畫記錄了法老的功績,而中世紀的木板畫則宣揚了聖經的教義。而最直接的訊息傳遞方式是符號,如數字或文字。特別是中文的象形文字系統,其發展更獨具特色,許多字源自現實中的具體形象,經過千年文化的演變,簡體字在現代比繁體字更抽象,草書則更進一步簡化了筆劃。除了文字之外,現代生活中的公共符號,如廁所標誌、禁止吸菸標誌等,也同樣具有訊息傳遞的功能。這些符號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實用性,但同時它們也具備了某種藝術的價值。

接下來我們可以分別來談論「寫實」與「抽象」這兩個維度的繪畫風格。寫實畫的核心在於物體的形狀,是否真實。無論色彩或黑白,寫實繪畫的重點是形象的準確度,越逼真就越寫實。最具代表性的寫實方式是攝影,透過相機,我們得以精確地記錄現實中的事物,從日常生活中的家人到社會事件的新聞照片。相片不帶有特定訊息,但真實地反映了過去發生的事情。即便如此,近年來「抽象攝影」也逐漸流行,像是拍攝大理石裂縫、沙漠紋路、海浪波紋等,雖然是現實中的物體,但因為取景的特殊性,畫面呈現出極具美感的抽象效果。

至於抽象的繪畫風格,起初理解可能會有些困難,然而如果我們稱其為「非寫實」會更加直觀。抽象作品強調的是想像力的表達,最常見的是對色彩的使用。自印象派以來,繪畫不再追求真實的透視與立體感,而是通過色彩表現出強烈的情感和內心世界。比如兒童的隨性塗鴉,也是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抽象創作。畢卡索曾經說過,他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這句話點出了他對抽象藝術的深刻理解。

這個三元相圖的邊界,其實是由材料和技術的發展所決定。隨著時代進步,繪畫材料和技術不斷演變,早期畫家因為物資有限,只能依據一定的規則來創作。例如古埃及的畫家服務於法老和貴族,依據人物的社會地位來決定畫中人物的大小,並且不能使用超過六種顏色。到了1115世紀,繪畫主要用於傳教,沒有過多講究比例或立體感。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開始使用蛋彩技術在岩壁或木板上創作,顏料是雞蛋和礦石混合製成的。隨後,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藍色顏料的價格下降,畫家們開始使用油畫顏料在畫布上創作,如巴洛克時期的卡拉瓦喬和維梅爾開始注重光影變化。到了18世紀的新古典主義,畫作極為接近照片的寫實風格,如路易大衛的作品。而浪漫主義畫家則更強調情感的表達,如泰納的風景畫作則偏向抽象。進入19世紀,相機與管狀顏料的發明讓畫家們可以外出寫生,繪畫開始向印象派方向發展。20世紀,隨著資訊的迅速傳播,商業廣告和新聞的影響愈加深遠。像席勒和安迪·沃荷這樣的藝術家,將簡化的概念變成了一種藝術風格。

到了21世紀,技術進步讓靜態的繪畫開始具備時間的維度。技術持續發展,繪畫從靜態變成動態,人們多一種時間維度稱為來欣賞繪畫或故事,多種藝術持續出現,小說和繪畫加在一起變成漫畫,連續的漫畫配上音樂變成動漫,戲劇用上攝影機成了電影或影集,程式語言加上劇本變成遊戲用來與玩家互動性,抽象風格的寶可夢、寫實風格的黑神話悟空、沒有故事的俄羅斯方塊、劇本感人的排球少年等等,都算是新的繪畫形式,繪畫藝術仍然在持續發展中。

繪畫三元相圖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