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SD與LRFD方法比較 ACI 347R-14之模板設計
—以格梁與牆梁為例
鄧建剛 技師
一、前言
模板設計僅需要簡單的材料力學公式,但其困難在於載重計算與材料性質的推估。國內模板設計目前並無專用規範,主要參考其他設計規範或資料 [1][2][3][4],只是其中載重說明簡略,且缺乏完整計算例。國內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設計規範,皆已進入載重與阻抗係數設計法(LRFD),而國內目前模板設計,根據木構造建築物設計及施工技術規範,均以容許應力設計方法(ASD)為主。美國ACI第347號委員會,於2014年出版的「Guide to Formwork for Concrete」[5],除原先ASD設計方法外,另加入LRFD設計方法,並附有計算例說明。
本文以樓版模板中格梁(joist)與牆模板牆梁(stud或內背橕材)為例,比較ACI 347R-14中ASD與LRFD設計結果的差異。
二、材料修正係數
木材為天然材料,考慮到製造與施工環境,強度須適度修正,ACI 347R-14對木材強度採用甚多修正係數,但其中大多數修正係數很少使用,若必須使用但缺乏資料時,採用1.0亦可。






 |
圖1 計算例之模板襯板、格梁與貫材配置 |



 |
圖2 剪力計算之臨界斷面[5] |





 |
圖3 計算例之模板襯板、牆梁與圍梁配置 |

 |
圖4 公式(1)計算側向壓力 |




六、結語
1.本文中考慮的案例,根據計算,承受垂直力的格梁所需斷面係數與斷面積,LRFD較ASD經濟;承受混凝土側向力的牆梁所需斷面係數與斷面積,ASD較LRFD為低。究其原因,應是格梁與牆梁之LRFD設計使用的載重係數不同,牆梁側向力使用的載重係數為1.6,此時LRFD計算所需的斷面性質會大於ASD的計算結果。
2.因LRFD設計不適用於撓度計算,如最終斷面設計由撓度控制,將會使用ASD之容許應力計算結果。
3.我國尚無專用的混凝土模板設計與施工規範,ACI 347委員會提出的建議規範,針對混凝土模板設計與施工,內容完整應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營建署,木構造建築物設計及施工技術規範,民國92年5月1日
2.公共工程委員會品管班教材,單元二第七章鋼筋、模板、混凝土施工,109.06版
3.鋼筋混凝土工程標準說明書(JASS5),日本建築學會,1981
4.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第01525章,橋梁工程施工作業安全一般要求,公共工程委員會
5. ACI 347R-14, Formwork for Concrete, 8th Edition, 2014
6. Na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Wood Construction, American Wood Council, 2018
7. ASCE/SEI 37-14, Design Loads on Structures during Construction,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14
8. ASCE/SEI 7-10, 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10
9. ASCE/SEI 37-02, Design Loads on Structures during Construction,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02
10. ACI 301-10, Specification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