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1219 | ||
|
外露之補強鋼斜撐 是否需做防火處理之我見 劉澤山 技師 結構補強施工中,常見到用鋼框架補強建築結構的做法。由於室內空間受限、或考量施作時建築物能繼續提供服務,在室外直接作加補鋼框架的作法,常常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可是在室外加補的這些鋼框架,是否仍應受到建築技術規則70條的防火時效的限制呢? 首先,我們看70條條文的內容:「防火構造之建築物,其主要構造之柱、樑、承重牆壁、樓地板及屋頂應具有左表規定之防火時效…」。其目的在於火災時避免建築物的坍塌,讓人有足夠的逃生時間。因此附屬或次要構造(與結構穩定無關者),則似非70條所稱的主要構造。 另外,由於室外的鋼框架一般定著於外牆旁,附近沒有可燃物,火災燃燒所能釋放的能量非常有限;又由於在戶外,空氣可以自由對流的關係,熱量無法聚積而使溫度升高[1],因此火災對戶外鋼框架斜撐造成損害的機會,相對室內的要小很多。再從美觀的立場來說,鋼框架的防火,一般均採用防火漆較多。而防火漆則有室內與室外用的兩種類型,隨意使用室內型的防火漆於戶外,將導致膨脹、剝落等不良後果[2];且目前經過認證可以戶外使用的防火漆,主要仍需仰賴進口,因此若將有限的預算,使用在不太可能發生的破壞防止上,似值得商榷。 建築物補強之鋼框架,是僅針對地震時的安全之用,與平時或火災時結構的穩定性與無關,因此,是否火災與地震兩者需同時考慮,尚須設計簽證技師針對各面向來做最後的決定。 此外,筆者也曾遇到,因室內鋼框架施作的關係,將大片外牆的開窗,全數改成密閉式的帷幕牆。如此做法,有可能造成火災時排煙面積不足的問題,違反技術規則101條規定,有公共危險之虞,設計者需格外小心。 參考文獻 1.陳弘毅、吳喨生(2013)。「火災學」。鼎茂圖書。 2.劉澤山(2018)。「簡介防火漆」。技師報,1141期。 3.劉澤山(2018。「鋼結構施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