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8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屆臨,其要求運動員的是:「更快、更高、更遠」,聯想到我們土木工程師也是如此,且不僅此,而要「更精、更大」。奧林匹克是要達到體能的極限,而土木工程則要挑戰自然的極限。一般以為土木工程是傳統的工程,創新進步不大,事實並非如此,往往巧奪天工,克服自然障礙。現就以上要求各點分述如下: 一、 更快 高速鐵路是近年發展的熱門,輪軌式者在法國TGV創下時速三百餘公里,而磁浮式者更高達四百餘公里。現由倫敦至巴黎不過二小時許。歐陸各國高鐵聯線 (如法國TGV及德國IC等),更加便捷,使歐盟密切結合成一體,國與國之間愈趨模糊。台灣北宜公路雪山隧道施工難度最高,時程節省最多。 二、 更高 現在最高的大樓是台北的101大樓,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之高樓建造目標為160層,目前施工已超逾台北的101層的高度;其他如印度、英國俱有摩天大樓計畫。日本東京更有高出現有高樓一倍以上的計畫,自成一市區可容數十萬人,更是驚人。至於橋樑方面,法國Millau橋,橋墩高達343公尺,成為法國、西班牙間之孔道,可以節省時程三小時。青藏鐵路舉世最高,克服凍土尤為不易。 三、 更遠 英法海底隧道長達51.5公里,在海下長37.9公里,則為世界第一 (1994年完成),使英法百年戰爭的芥蒂逐漸消弭。丹麥與瑞典間海底隧道完成較預定工期為短。在橋長方面丹麥大貝爾得吊橋 (1996年) 2,694公尺。日本明石吊橋長1,991公尺 (1998年),破了金門大橋跨度的紀錄。而義大利本土及西西里島間墨西拿吊橋跨度3.3公里,約為金門大橋長度之三倍,尚在施工中。從寧波至上海之杭州灣跨海大橋長達三十六公哩,俱屬新的里程。 四、 更精 拜於電腦及GPS新科技發展之賜,英法海底隧道自英、法二端建造,在中央銜接相差不過35.8公分 (水平) 、5.8公分 (垂直)。eGPS 定位在陸上誤差僅達5公分。縱在海上 (如建石油鑽油平台站),其高程差僅2公分。如此用於都市土地丈量,橋樑隧道施工內部結合,都大有裨益。雷達用於測距,既準確又省時。 五、 更大 土木工程規模宏大,非其他工程可相比擬。例如荷蘭萊茵三角洲計畫耗費美金百億。長江三峽有水輪發電機26機組,每組裝機容量約70萬KW,總水頭最高,共分五段船閘,另升船機將可升起5,000公噸船重 (可能會減為3,000公噸),俱前所未聞。巴拿馬運河行將加深、加寬,規模宏大自不待言。泰晤士河及漢江河川污染治理俱是成功的先例。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師改寫了歷史,創新了紀錄,有時犧牲了性命,奉獻了青春,怎不令人肅然起敬? ![]() 電視是這幾十年來,幾大重要的發明之一。它深入每個人的家庭,豐富了你我的人生。電視是大多數人新、舊資訊的重要來源,也扮演了家庭娛樂中心的積極角色。 隨著電子、資訊科技的不斷翻新,電視由第一代的黑白電視,快速的發展到彩色電視、無線電視、有線電視。每個家庭動輒有數十個抑或是上百個電視頻道可供選擇。電視的發展似乎是可以告一段落,滿足大眾的需求了。殊不知隨著新世代的來臨、新科技的誕生,不同型態的電視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令人目不暇給、眼花撩亂。一般的普羅大眾也往往不解其義。以下就幾種最近常常可見的新電視型態,作一番簡單的介紹。 Web2.0 TV: 有別於Web1.0,Web2.0 的精神是上傳與分享。所以此種電視,通常是使用電腦或手機,經由有線或無線網路,觀賞個人或公司團體上傳的影片。例如,YouTube即是 Web2.0 TV的代表作。 P2P TV: 此種電視是利用了peer-to-peer 的技術,達成節目下載,以供即時觀賞的目的。例如,pplive 是一個節目眾多,即時效果不錯,頗受歡迎的 P2P TV,但不知合法與否。 3G TV: 顧名思義,即是利用目前流行的 3G 網路,來收看相關的節目。它是經由通訊網路,以點對點的方式來接收影音內容。所需設置基地台數多而且成本高,每個使用者都會用去一段頻寬。例如遠傳,中華電信等幾家電信公司,都有提供相關的服務。 DVB-H TV: 全名為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 Television。即使用手持行動裝置,來收看數位無線的影像節目。與3G TV 不同之處是:DVB-H TV是以廣播的技術,以一對多的方式,來傳送影音內容。所以不會有頻寬或網路塞車的問題。所需要的基地台少,而且成本較低。公共電視、華視、中視等,近期都有試播的計畫。 DMB TV: 全名為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原本是使用DMB收音機,收聽數位廣播內容的技術。因為此技術也可應用到影像業務,所以也有 DMB 行動電視的相關發展。DMB TV為韓國相關業者主推的規格,LG 和 Samsung 都有內建 DMB 的電視手機推出。 IPTV: 全名為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使用網路,在電腦上看節目的內容。觀念上,和 VOIP 利用網際網路來講網路電話類似。例如,最近Webs-TV 在IPTV 就有著不錯的發展。 DTTV: 全名為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使用傳統天線來接收訊號之數位無線電視。通常應用於車上之數位電視內容,或是家用電視的機上盒。此技術在歐洲諸國已實行數年,不再贅述。 MHP TV: 全名為Multimedia Home Platform Television。也就是互動電視。它通常是透過可收看無線數位電視的機上盒之內建MHP軟體系統,達到接收端與執行端互動的功能。常用於互動型的遊戲、投票、或是購物。 WiMax HDTV: 全名為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它強調其適合用於高速移動的載具,並且同時可以傳送高解析度影像的電視內容。再加上WiMax 覆蓋範圍可以廣達數十公里,且不乏之前所述的互動功能,所以,似乎在新世代的電視裡,扮演了通吃的角色。 以上介紹了幾種目前比較流行,或者是正在發展中的新世代電視。隨著新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使用者永遠無法滿足對「好電視」的需求,最後鹿死誰手,會有哪些勝出者?還有待密切地觀察。 | |||||
![]() DVD的高容量儲存功能讓影片能以高解析度畫質呈現,並提供多國語言發音和字幕選擇的功能,讓消費者可以在家中享受到高品質影音效果。DVD光碟片具有可以雙面燒錄和單面雙層燒錄的功能,因此它的容量可以從4.7GB到17GB,和CD僅能提供0.7GB相比你就可以知道以DVD光碟片取代CD光碟片是必然的趨勢。我們常看到DVD-5這是單面單層燒錄的DVD光碟片,具有4.7GB的容量,這也是我們最常看到的一種,市面上買到的DVD燒錄片大部份屬於這一種,也是價錢最便宜的一種,所有DVD燒錄機一定可以燒錄這一種碟片,至於+R或-R的規格就看你的DVD播放機可以播放那一種,除非你的DVD播放機太老舊或特殊原因,正常狀況都可以使用這兩種片子。DVD-9就是單面雙層燒錄的光碟片,具有8.5GB容量。DVD-10就是雙面單層燒錄的光碟片,光碟片容量具有9.4GB。DVD-18為雙面雙層燒錄的光碟片,具有最高的儲存容量達17GB。當你拿到DVD光碟片時可以從這些編號判斷是屬於哪一種類碟片,另外也可以透過下載網路上的免費軟體讀取這些碟片來判斷屬於DVD-5或DVD-9。至於DVD-10和DVD-18就是上述兩種片子的兩面燒錄。市面常見的DVD影碟,大都使用單面雙層DVD光碟片(DVD-9/8.5GB)儲存,但空白燒錄片仍為單面單層規格(DVD-5/4.7GB)。 除非花費比較多錢購買單面雙層的DVD燒錄空白片,備份DVD影片才不需再分別存至兩片DVD-5的光碟片中。 美國好萊塢的八大電影公司當年參與制定DVD規範的主要成員之一,所以『必須具有防盜版的功能』是當初訂定規範中的重要一條,因此只要是『八大』出品的影片一定會加上防拷保護和區碼的功能。由於早年的VCD並沒有任何防拷的措施,因此電腦用的燒錄機依上市後,每個人都可以自行燒錄複製影片,造成影片公司損失慘重。因此在完成DVD規範後,美國消費電子製造協會(CEMA)和美國電影協會(MPAA),立刻要求所有DVD廠商加裝數位的CSS(Content Scramble System)保護破壞軌或類比的APS(Analog Protection System)防止側錄保護,以防止側錄及光碟被複製現象發生。具有這些防拷功能的DVD影片一般的燒錄軟體是無法複製的,除非採用具有去除這些保護功能的備份軟體,才可以備份成功,當然備份出來的DVD影片就不再有上述的保護功能。 『美國八大影片公司』為了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確保他們的商業利益,避免因為DVD影片在世界上各地區有不同的發行時間,在未發行地區卻已經可以看到來自其他地區的影片。 DVD聯盟將全世界依地理區域分為1~6區,而每一部DVD播放機及每一片DVD都會被鎖定只能在某一區中播放,也就是依產品販賣的地區鎖上相對應的區域碼。例如:台灣是屬於第3區,因此你在屬於第1區的美國買的DVD影片便無法利用你在台灣買的播放機播放。也就是說,影片的鎖碼必須配合播放機的鎖碼你才能順利的觀賞影片,如第1區的影片配合第1區的撥放機,第2區的影片配合第2區的撥放機。所以下回你從國外帶回DVD影片時要注意區碼的問題,在中國可以播放的DVD影片若有區碼保護時,放在台灣你的DVD播放機是無法播放的,因為中國屬於第6區。 但並不是所有的DVD影片都有區碼的限制,只有美國八大影片公司罰型的才會有區碼的限制,除此之外的DVD影片大部分都沒有區碼的限制,這種DVD影片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DVD播放機播放沒有問題。電腦使用的DVD-ROM和家用DVD播放機依法出廠時都應該加上區碼的限制,用電腦軟體播放時著名的軟體都會減何你的區碼是否正確?會提供三次羹改區碼的機會,坊間仍有銷售不是合法的DVD播放機它是沒有區碼限制,這種機器就可以播放任何區碼的DVD影片,有些備份軟體在備份影片時也可以自行設定將區碼去除,這些備份的影片也可以在任何地方播放完全不受限制。 列出全世界區域碼的劃分方式提供參考如下: 第1區:美國、加拿大、東太平洋島嶼區。 第2區:日本、歐洲、西亞、阿拉伯半島、埃及、南非、格陵蘭。 第3區:台灣、香港、南韓、東南亞地區。 第4區:中南美洲、墨西哥、澳大利亞、紐西蘭、南太平洋島嶼區。 第5區:非洲、印度半島、中亞、蒙古、東歐、北韓、原蘇聯地區。 第6區:中國(香港除外)。 第7區:保留。 第8區:特別區域(如飛機使用的DVD影片)。 DVD影片的檔案結構一定會有兩個基本資料夾,分別為AUDIO_TS和VIDEO-TS,有可能某一個資料夾內容是空的或不存在。將這兩個資料夾存放的內容詳述如下: 1. AUDIO_TS:這個資料夾主要是用來存放語音檔案,大部分的DVD影片這個資料夾是空的。這個資料裡面含有三種類型的檔案,.IFO ( INFORMATION )也就是提供導覽資訊的檔案。BUP ( BACKUP) 就是.IFO的備份檔案。另一個就是 .AOB ( Audio Object ) 是包括音軌、靜態畫面和文字的檔案。 2. VIDEO_TS:這個資料夾主要是用來存放影片的檔案,只要是DVD影片這個資料夾一定會有檔案存在,存放在這個資料夾的檔案分成三種,.IFO ( INFORMATION ) 主要提供影片章節分段、聲音和字幕時間等導覽資訊。.BUP如同第一項這個檔案是 .IFO檔案的備份檔案。 .VOB (Video Object) 這就是影片的主要檔案,它包含圖片、聲音及字幕等物件的檔案,每個 .VOB檔案最大不會超過1.0 GB,而且它是以流水號方式自動編列。相關檔案名稱和功能說明如下: 1. VIDEO_TS_.IFO : 這個是視訊管理資訊的檔案。 2. VIDEO_TS_.BUP : 這個是VIDEO_TS_.IFO 的備份檔案。 3. VIDEO_TS_.VOB : 這個是DVD影片第一個播放的檔案,一般是版權宣告或主選單內容。 4. VTS_01_0.IFO:這個是視訊標題設定資訊檔案。 5. VTS_01_0.BUP:這個是VTS_01_0.IFO 的備份檔案。 6. VTS_01_0.VOB:這是選單影片檔案。 7. VTS_01_1.VOB:第一個DVD影片檔案。 8. VTS_01_2.VOB:第二個DVD影片檔案。 9. VTS_01_3.VOB:第三個DVD影片檔案。 10. VTS_01_4.VOB:第四個DVD影片檔案。(視影片長短和章節而有不同數量) DVD影片檔案架構實例如下圖例: 一般原版DVD影片正面都會印刷影片的名稱和圖片,因此比較不可能有雙面燒錄的格式,所以DVD影片應該是單面單層燒錄的DVD-5 和單面雙層燒錄的DVD-9兩種格式。詳細DVD影片資訊我們可以透過網路下載免費軟體來偵測影片的資訊,我們以DVD Decrypter為例來說明。檔案可由下面網址去尋找到http://www.dvddecrypter.com。 安裝完成DVD Decrypter後,請直接啟動DVD Decrypter程式,在下拉式功能表Mode項目中選擇File即可看到DVD影片分析的內容如下圖所示,紅色顯示為出區碼是限制為3也就是適合台灣播放,綠色的部份顯示已加裝CSS防拷的保護措施,右邊視窗內容則是DVD影片所有檔案明細。 如果不屬於美國八大公司的影片就不會有區碼和保護措施如下圖例子中的DVD是Discovery出版的DVD影片,區碼從1到8都適用,防拷保護為「None」也就是沒有防拷保護,右邊紅框圈出這片DVD是單層燒錄DVD-5,所以這張DVD可以用一般的燒錄軟體來備份即可。 下面這一個範例顯示出是一片DVD-9的格式也就是雙層燒錄片,若要備份這一片必須採用變通方式,經由特殊的軟體將解碼的影片檔案分成兩片容量存放在DVD-5的片子中。 | |||||
B項基本資料請全體會員務必填寫(並於10月20日前回傳)
申請期限:申請人於每年之9月1日-9月30日止提請申請
報名截止:96年10月8日
時間:96年10月6日起每個月一次,為期六個月(96.10.06、96.10.27、96.11.24、96.12.29、97.01.19、97.02.23) 截止日期:請於96年10月9日以前完成報名 時間:96年10月08日(星期一)、09日(星期二) 報名方式:請於10月3日(星期三)前填妥報名表傳真 演講時間:96.09.21-96.12.21 週五 18:45-21:15 共八場 時間:9604期-12月3-13日 時間:96年10月20-22日 全文截稿日期:96年10月26日(星期五) 審查結果通知:96年09月26日(星期三)
活動日期:96.08.24-96.12.21 (五)下午6:30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96年12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 | ![]()
截止日期:10月4日中午12:00 以前傳真至公會(逾時恕不受理) 截止日期:96年10月3日中午12:00前傳真至公會(逾時恕不受理) 截止日期:96年9月26日中午12:00前傳真至公會(逾時恕不受理) 截止日期:9月27日中午12:00 以前傳真至公會(逾時恕不受理)
| ||||
回頁首▲ |
發 行 人:林永裕 執行單位:資訊委員會 輔導理事:梁詩桐、高 原 督導監事:余 烈 資訊委員會:廖祐新 (主委)、鄭得志 (副主委)、朱泰明(副主委)、林忠行、黃武雄、 吳季鋼、宋明生、王啟河、林文隆、黃仁達、姚嘉偉、黃國艦、陳國星、 潘其芬、周榮隆、張文隆、施滄洲、林摩西、唐雨耕、張志彰、謝百鉤、 徐適康、陳柏伸、陳建權、劉長齡、朱弘家、林育信 |
版權所有,未經確認授權,請勿轉貼節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