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994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陳錦芳、蔡震邦、黃科銘、伍勝民、莊均緯、周子劍、黃清和
     張錦峰、朱弘家、陳玫英、吳亦閎、呂震世、陳永成、張長海
監  察 人:巫垂晃、洪啟德、蔡得時、陳清展、梁詩桐
社務顧問:顏 聰、徐德修
社  長:莊均緯

副  社 長:伍勝民、朱弘家

總  編 輯:賴建宏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巫垂晃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朱煌林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看圖說故事-公路邊坡破壞原因之診斷

 潘國樑  博士

公路邊坡的破壞,其原因概可分成三大類,即重力崩落、水力侵蝕與解壓節理。對於高陡邊坡而言,人站在路面無法看到全邊坡,也就是無法看到災害的發生源,非賴遙測影像無法追根溯源。因此,本短文特別向各位讀者介紹,如何從遙測影像上診斷公路邊坡的災變原因,唯有抓到真正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 藥到病除。

重力破壞是最常見的公路邊坡之破壞類型。其中又分落石、崩塌及滑動。圖1是橫貫公路九曲洞附近的落石狀況。根據學理,落石的發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即高陡的邊坡地形及節理密切切割的硬岩; 此區岩性為堅硬的大理岩,又被節理切割成塊石,所以完全具備了落石的條件。落石的發生源,有點源及線源之分。圖1AB即為點源, 其分布範圍有限,影像上除了顯示高陡地形之外,其閃亮的色調及缺少植生覆蓋為其最大特徵。圖1C則為線源,其分布範圍呈狹長型; 每次發生落石,其發生源即在線源上交替的跳動。點源因為範圍不大、目標顯著,所以容易處理;線源的範圍大、應處理的目標不顯著,所以不容易處理。落石的發生源通常遠離公路,且高高在上,因此我們通常都採取被動的方式處理,例如設置捕石網或攔石牆,於落石發生後加以攔截及捕捉,不讓其落到路面傷及人車。從影像上有時候可以辨識落石的運動路徑(見圖1DE),有利於選定攔截的位置。

崩塌與滑動,通常以有無滑動面來加以區別。崩塌是介於落石與滑動之間的一種山崩類型;它不具有滑動面,崩塌體與母體之間是一種張力面,也就是在崩塌過程中,崩塌體是從母體逐漸張開後再掉落的一種機制。滑動則具有滑動面,滑體以剪切的方式與母體分離;滑動面可能是弧型,也可能是平面型。2顯示一個弧型滑動群,其中以A的滑動面最深,BC的滑動面則在滑動面A之上,三個滑動面在三度空間互相交疊,但沒有截切關係。BC是兩個分離的個體,不是後退式滑動所造成。公路單位有對滑體B進行處理,但相信只是一種短效措施。

公路邊坡的水力破壞常被忽略及誤解,因此也就常被錯誤處理;理論上應以處理水為主,而邊坡穩定為輔。水力破壞可以分成坡面排水及坡腳淘空兩種類型;讀者對後面一種比較熟悉,本文不多贅述;本文只針對坡面排水的問題進行闡釋。坡面排水又可分為上邊坡排水及下邊坡排水兩種類型。一般而言,公路切過邊坡之後即將邊坡硬行分割成上邊坡與下邊坡,因此自然邊坡的排水即遭到擾亂,使得上邊坡水道的後路被截斷,如果對其去路沒有適當的疏導,則亂竄的地表水,就會在公路的下邊緣找到弱點進行沖刷,通常都是找護欄的地方。相反的,下邊坡水道的源頭被截斷,使得這裡變為向源侵蝕的源頭,也就是原來向源侵蝕的源頭往下移,且轉移到公路路基的正下方,故其不出事者幾希。圖3就是說明這種水路被擾亂後的負面效應。首先我們注意公路將水路A切成上、下兩段,因而造成上邊坡的地表逕流,必須被收集於山邊溝內,如果未設山邊溝、或者山邊溝的斷面不足或被阻塞,則逕流將在路面上漫流,並且找尋缺口以作為瀉流的出口,而BC就是屬於這種缺口,也就是弱點所在;現在這些缺口,反而變成向源侵蝕的源頭,造成公路排水反噬路基的反效果。圖4顯示桃園118縣道於57.7K處的邊坡問題,其原因是在AB兩個匯水漥地中,CDE三個點的向源侵蝕造成邊坡的崩塌;如果不處理排水而只做邊坡擋牆,那就本末倒置了。

台灣島的板塊推擠作用已經歷了四百萬年以上,目前更是激烈的進行。因此於岩石體內蓄積了強大的應力,一旦露出地表或在開挖面,這些內應力就會向外釋放並解壓。這種解壓作用將產生一組平行於自由面(與空氣接觸的面)的解壓節理,其間距與深度成正比,即越接近自由面(或地面),則間距越密。解壓節理對公路邊坡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一般都採用岩錨或岩栓加以錨碇,但是這種工法只能穩固於一時,數十年之後,更厚的岩板照樣的從母岩鬆開脫離。岩體的解壓現象,造成橫貫公路或山區公路的邊坡及隧道襯砌逐漸鬆弛,需要不斷的改線。5就是在大理岩內所產生的解壓節理(見ABCD)。一般而言,大理岩呈塊狀,沒有葉理,但是仍然可以發育出解壓節理。解壓節理與其它不連續面,最容易辨別的地方就是解壓節理會平行於自由面發育。

 

九曲洞地區的落石來源及其運動路

  滑動面深淺不一的弧型滑動群
     
 
公路上下邊坡的地表水流路及其侵蝕情況   桃園118縣道57.7K處的邊坡問題
     
   
5 長德附近的大理岩內之解壓節理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