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113/04/13(星期六)本會召開第13屆第3次會員大會[下午1:00開始報到]/地點: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正館中正廳(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為響應環保,大會手冊紙本僅印製500本,發完為止;現場另提供大會手冊電子檔QRcode,或於大會前2日自行至公會網站下載。謝謝!…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一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821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周子劍、巫垂晃、梁詩桐、洪建興、陳清展、余 烈、涂泰成
     蔡得時、蔡震邦、吳亦閎、吳朝景、洪啟德、陳玫英、曾傳來
監  察 人:黃科銘、陳錦芳、鄭明昌、張錦峰、周功台
社務顧問:李咸亨(北區)、顏 聰(中區) 、徐德修 (南區)
社  長:周子劍

副  社 長:蔡得時、吳朝景

總  編 輯:拱祥生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巫垂晃

總  主 筆:莊均緯
本期主筆:朱煌林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蘇拉颱風和中勘災記

彭華泰技師

時間是民國101731日,據電視氣象報告,颱風目前在鵝鑾鼻東方海平面400公里處往北北西行進,颱風將沿台灣東方海面北上,在台灣東北角相切而過,不會登陸台灣,但應嚴防帶來的豪雨。至81日,花蓮本地不見大風大雨,下午停班停課,到了晚上有感覺風雨漸漸增強,但尚未到巨大颱風跡象。不料半夜,82日凌晨,蘇拉颱風竟然在秀林鄉登陸,繞了一大圈又回到海上往北而去。颱風帶來的豪雨造成秀林鄉崇德以北地區嚴重的災情,尤其是土石流,一些不知名的山溝野溪巨石累累,爛泥亂流,若是農牧地損失尚小,若是居民住宅則損失就嚴重了。

台九線崇德往北,本是一片青山,現到處可見新的山溝,下雨時想必青山無處不飛瀑,甚是壯觀。秀林鄉和中地區受災嚴重,災後縣政府秀林鄉公所、水保局、公路局、軍方等無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搶救災情,忙得人仰馬翻。

花蓮縣地理位置89月正是颱風要徑的門口,地勢山高水急,所謂平地大都是谷口沖積扇,最怕瞬間驟雨帶來土石流,土石流所向披靡,無人能擋,來去一瞬間,生死一瞬間。有鑑於此,縣政府希望利用建築師、土木、結構、水保、水利等技師之專業知識,腦力激盪,群策群力,將天然災害降至最低。

810日,縣府透過公會辦事處召集縣內建築師、土木技師前往災區勘察,因災情嚴重,交通受阻,改至815日集合縣府分批分組自行開車至和中社區活動中心集合,土木技師經省公會花蓮辦事處林進鉎處長講解說明及分配任務後,分組前往社區勘察,逐戶造訪。社區居民正忙於清理室內之泥土,水已乾、泥土尚在,街上一些挖土機及山貓正在清土運棄。社區除了西北方幾戶人家,土石流沖倒,已拆除外,其餘結構體尚好,惟泥流流入家中1~1.5米不等,家內傢俱、設備均泡湯,損失不訾。

該社區的建築約有三類,少數有二樓建築,大都為一樓。第一類是RC構造、第二類為加強磚造,如增建之廚房、倉庫及車間等,牆壁是用紅磚或空心磚砌成,屋頂是烤漆浪板。第三類是用C型鋼及烤漆浪板組成的,即所謂鐵皮屋。第二類的建築,少數牆壁已倒伏,並已拆除。第二類若受到土石流來襲,均無法承受,就地投降倒伏。有一戶人家,為RC構造及增建鐵皮屋建築,因左後方(土石流來的方向),有RC圍牆擋住,所以本宅完好如初,災損甚輕,其正後面一戶就沒那麼好運,因土石流沖來的地方,沒有擋抵的構造物,土石流沖進後院的廚房、厠所等,3040公分的石頭沖入前院。泥流流入屋內約1.5米深,據述原先土石流發生的時候,他們先跑到屋頂避難,後來看情形不對,再跑至大馬路沿鐵路到和平(約3公里遠)避難,其親人當時就嚇得全身發抖,至今已將近兩週,尚驚恐不已。

本人與陳水生技師同組,勘察完成後,一同到土石發源地繞了一圈,初步了解本次土石流是因為社區左後方約300公尺處,有一山溝野溪,颱風帶來的豪雨瞬間灌注,溪水暴漲,造成巨量土石流下原來山溝下來之導流溝,只3~4米寬,實不足渲洩上面流下來之大量土石,許多巨石直徑約1~2米大,出了山谷,地勢較平坦,巨石滾動的能量不足,就排排坐卡在導流溝上,土石流被巨石擋住去路,就轉向低處的地方,剛好社區方向是下坡,社區就在低處較平坦的地方。土石流順勢流向低處的社區,3~4米直徑的巨石就分佈卡在路上,不太大的石頭泥流繼續往前走,走向社區。還好社區警覺性高,三更半夜撤退疏散,大家平安,真是萬幸。

因氣象及地理因素,類似的案例,肯定會持續發生,本縣重大土石流事件,如銅門、大興、鳯義坑等地,殷鑑不遠。居民為了生存發展,散居各地,難免有比較脆弱及風險高之位置,如何防災避難是吾等技師應思考的課題。

本案例個人提出一些淺見,謹供參考。本社區本來就是谷口沖積扇地勢,其地基為兩側山溝流下土石沖積而成。居民在此落腳,顯然是與山爭地、與水爭地,後有大山,前有大海,真是有不得不的苦衷。現階段應開築導溝入大海,導溝穿越公路及鐵路應建立橋梁,保持足夠的淨空。導溝右岸建立堤防,保護社區安全,谷口處以重型鋼軌建立梳子埧,擋住山溝的巨石滾下山來,堤防外側綠化植生,植生樹種以在地及有韌性的相思樹為佳。依照Google地圖本社區左側有二條山溝,山溝內應全面加強植生綠化。導溝左側不必建堤防,因本區大都為雜木林,真的洪水暴發時,可當備用行水區。社區居民應成立類似巡守隊機制,定期巡守,找出潛在危險因子,及時消除。天災來臨時,應提出應變計劃,界定危機等級及建立撒退疏散機制,並適時演練,透過演練再提出修正計劃。縣內因風險較高的社區,如山邊、河邊的聚落均應建立天災自救應變計劃,地方政府或水保局等單位,應專人加以輔導建立這種應變計劃,適時適地提供有效資源,技師公會宜提供輪班技師,走入山邊社區、協助此等防災計劃建立,期將天災損失降至最少。

 

原有導流溝已被土石積滿

 

翻拍空照圖

     
 
谷口現況正面為海方向

 

谷山現況正面為山方向

     
 
社區一景

 

社區一景 淹水至窗頂(圖為陳水生技師)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