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 NO. 1290 | ||
|
極端氣候來勢洶洶,積極防範刻不容緩 | |
2009年8月7日至10日間,肆虐台灣的莫拉克風災,帶來2,854毫米的恐怖雨量,造成中南部嚴重水災,將半個台灣浸泡在水中,南橫公路柔腸寸斷,高雄往返台東交通,迄今12年中斷未復。在南橫漫長的重建過程中,位處布唐布那斯溪、荖濃溪、玉穗溪交會口的「明霸克露橋」,最具指標意義。明霸克露(minbaklu),布農族語中意指「希望之橋」,全橋695公尺,於2017年4月通車後,不僅取代了易被荖濃溪沖毀的削山便道,更是南橫復興里、拉芙蘭里、梅山里,三部落的唯一通道。 |
台灣首座鐵路橋 創新側推工法-以南迴鐵路雙軌化北勢溪橋工程為例 王玉璋 土木技師/世曦高辦處計畫經理 羅逸建 交通部鐵道局南工處工一段段長 劉雲生 土木技師/交通部鐵道局南工處處長 一、 前言 國內橋梁工程施工,配合嚴苛環境要求、維持營運需求、及施工空間受限等因素,工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如國道1號五楊高架林口跨越橋,採用水平旋轉工法;國1五楊拓寬工程泰山林口段雙層高架段,鋼橋吊裝採用工作車逐跨架設工法;台北市社子大橋斜張橋的斜橋塔,採用垂直旋轉工法等。這些工法,都是因應所處環境及侷限空間需求下,由國人設計及施工完成。本文要介紹的是國內首創鐵路橋梁,配合維持營運下,利用一個夜間斷電,將舊橋拆除,將新橋側推定位後,鋪設軌道,讓鐵路營運無縫接軌的創舉,希望藉由本工法的分享,讓橋梁工藝技術,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
漫談360度相機 在工程上的應用 張渝江 技師 近年來,筆者在報刊上介紹不少數位或相關工具,協助工程從業人員更容易、更有效率,且成本更低地完成工作,從空拍無人機、熱影像儀、手持式簡易的光達、數位簽署,到電動車、人工智慧碳十四定年等,獲得不少迴響。此次,介紹360度相機在工程上的應用,分享各位先進。 |
黃紹祈 技師 交通部高公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關西工務段 陳添宇段長、高台強副段長、鄒世琦工程師 一、緣起 民國99年,國道3號高速公路3.1k發生順向坡滑動事件,地錨銹蝕議題開始受到各界重視。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經由災害分析與評估影響因子,建議『地錨自由端鋼腱與錨頭防鏽,應給予加強』。 |
Top | 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