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九年五月九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222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洪啟德、陳玫英、鄭明昌、蔡震邦、陳清展、賴建宏、周子劍
     黃騰輝、巫垂晃、謝詳樹、陳菁雲、楊高雄、陳存永、梁詩桐
監  察 人:張長梅、陳錦芳、呂震世、陳永成、伍勝民
社  長:賴建宏

副  社 長:陳玫英、黃騰輝、陳存永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陳玫英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鄧勝軒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從防疫作戰中,談AI之發展強化

近數月來,全球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台灣展現了健保的優點和資訊科技實力。人工智慧(AI)在防疫作戰充分運用,最為廣泛的是機器人。譬如,衛福部疾管署與宏達電(HTC)合作開發,推出疾管家 Line@聊天機器人,提供民眾傳染病防疫、海內外疫情現況、線上問答等資訊,以減輕醫護人員負擔;又,利用AI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發展新型態監測資訊來源如加拿大新創公司 BlueDot,開發傳染病控制平台,篩選全球各地65種語言的新聞報導、官方公告、部落格或論壇等,透過大數據分析,並偵測病毒的擴散路徑後,再請流行病專家判斷,若確認無疑,立即向政府及企業發送警報,讓訊息散播比病毒傳播更快速,以讓各國能做好防疫措施。再者,利用 AI技術為基礎利用人臉辨識系統可監測公共場所戴口罩情形。

雖然,台灣在防疫作戰中展現出不錯的資訊與科技能力,但當中也逐漸失去整體的競爭力。國內著名已故之AI專家陳昇瑋博士,109222日於中興大學,「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之演講中,曾提及台灣面臨產業AI化挑戰,包含實戰人才的缺乏、資料基礎建設不足、找到問題不簡單、及產學之間的鴻溝等問題。AI是電腦幫人做決策(預測),這種深度學習,甚至比人做判斷還要準且快,且資料乾淨,資料越多越好,預測就越準。電腦自動化是第三代工業革命,帶動藍領階級自動化;而今,AI則是第四代工業革命,引領白領階級自動化。

人工智慧在國外,業已掀起新一波產業新浪潮,各國紛紛提出人工智慧之國家戰略計畫,搶占戰略制高點。例如,美國白宮於201610月發布,《國家人工智慧研究和發展戰略計劃》和《為人工智慧的未來做好準備》兩份重要報告,全面部署人工智慧發展;繼美國之後,英國政府亦陸續發布了《人工智慧:未來決策制定的機遇和影響》和《在英國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兩份報告,闡述了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對英國經濟、社會和政府的影響,論述了如何利用英國的獨特人工智慧優勢,以強化英國國力;其他,如歐盟、日韓等,也紛紛從戰略層面進行布局。但反觀台灣,面對國外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產業,政府主導位階,似乎應再提升。至於目前民間,僅人工智慧學校建立人才培育,更待催化成長。

談到AI在土木水利或建築之應用,雖也有一些成果,但還是不夠普及例如,2016年濁水溪被傾倒的圾垃就超過上百噸,為了解決河川被傾倒廢棄物、廢棄溶液以及盜採砂石等問題,負責濁水溪水域的水利署第四河川局李局長,在臺灣人工智慧學校的團隊競賽中,提出了河川管理智慧監控解決方案,要將影像辨識結合監視器,來自動巡防可疑車輛,並以無人機蒐證,這只是AI運用之濫觴而已。未來,除了要推廣到河川局,也希望進一步推廣到林務局、海巡署等巡山巡海的業務中。

綜上所述,本報認為,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挹注人工智慧發展。在基礎研究上,增加深度學習、人機互動系統、人腦研究等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在科技應用方面,包含人工智慧在交通、醫療、製造、環保、土木建築或水利等領域應用,如無人駕駛、智慧醫療、智能製造、語音識別與互動、機器人、智慧監控、自動組裝等眾多方面。再者,在人工智慧發展之同時,隱私與數據保護問題、國家安全與個人保護價值衝突與選擇,以及智慧財產權,亦應一併納入考量。

此外,基於『中興以人才為本之義,人工智慧(AI)之發展強化,豈能自外於此。因此,本報呼籲,針對目前台灣「正處於外國人才進不來,但本國人才又流失」的狀態必須有特殊的魄力與做法,才能突破困境,積極向全球延攬最高檔的人才,庶幾台灣能在人工智慧(AI)領域,世界的舞台上,再領風騷,那麼台灣才能風華再現。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