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詩畫江南遊 梁詩桐 技師 去歲春日與友會一行江南遊,規畫臨水古鎮與體會詩雨江南、花語煙雲以及在台灣見不到的杏花,在江南已然凋零,或許受了一枝紅杏出牆來的舊禮教束縛,僅在西湖秋瑾墓附近、及孤山公園步道入口處,發現少數植株,惟花期在初春三月正盛,造訪時僅有花瓣呈枯萎狀,是由它的五片萼片及眾多的雄蕊認出,有道是夢裡尋它千百度,娓娓道來,飛機抵南京後、車轉江蘇無錫…。 蠡湖桃花相映紅 無錫太湖邊的蠡湖公園,賞桃花。園內以植物造景為主,建有「春之媚」、「夏之秀」、「秋之韻」、「冬之凝」四季花木林帶。
「春之媚」於蠡湖與太湖的南堤上,遍植各色桃花、花繁正茂,湖邊置一畫舫,益增古趣。有云:京杭古韵,太湖碧波,可觀春濤浪雪、烟波浩渺,勾勒吳、越、楚的興衰。 蘇州博物新館 蘇州博物館新館,它位於蘇州古城北區,與拙政園和太平天國忠王府毗鄰,蘇州博物館新館現在已成為蘇州著名的傳統、而又不失現代感的建築物,由幼年時生長在蘇州的旅美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貝氏創意的主軸:讓光線來做設計,標榜要傳統也融入創新,融匯出協調與舒適。它的特色有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溫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調(白牆黑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中庭的水景長牆假山與拙政園的綠樹相呼應、大量自然採光與金屬(木質感外觀玻璃天頂)遮陽片被廣泛使用。 蘇州拙政園 從蘇州博物館新館出門,前行不久就到了拙政園,是中國江南一座著名的園林,始建於明朝正德(1509)年間,初為御史王獻臣改佛寺而建。它是蘇州園林的代表,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拙政園建園五百年來,分分合合,割捨出忠王府與蘇州博物館新館,現在所見東、中、西園,還保留是清光緒年間的景緻。內人問及為何園名「拙政」,未見導遊提及,後在園中購得一書,書中提及,是因為第一任園主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回鄉建造,取西晉潘岳所寫的一篇散文「閒居賦」,表現其厭倦官場和隱逸情懷的…灌園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臘之費。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此亦拙者之為政也。 由東門初入大觀園,亭臺樓閣,目不暇給,綴雲峰以太湖石疊砌,每每建園各有巧思,一時之間,就流於看花觀景,對於園中林蔭水池,一步一景,信步走來,頗為自得,園中東南池邊有石舫屋,名為香舟,建的別緻…。 寒山寺 寒山寺因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蜚聲中外,未到寒山寺前,都會想像幾個場景-霜滿天、江楓、夜半鐘聲等千古疑惑。 歐陽修曾質疑張繼《楓橋夜泊》詩:「句則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鐘時。」但後人考據或在姑蘇為官的古人證實:寺院確有子時的「定夜鐘」的響起的舊制,而江楓非江邊楓樹成林,而是謂:靠在江上的楓橋邊,此時茅塞頓開!
江南水鄉 周莊,如美人遲暮 千年古鎮的周莊,經過了十數年來,逃不過商業化的宿命,河面水質汙染嚴重,遊人稀落,雖然有:《夢迴水鄉,周莊古鎮。走進煙雨江南裡,我們一起畫船聽雨眠》的情懷,但總是有失落感,據說當年三毛遊了周莊,就愛上了它,她是一見到周莊就哭了,之後也是哭著離去,她說:『我還會再來的,一定會!』,但終究緣滅了。
夜宿同里湖 同樣是江南水鄉,同里,一座依然活着的古鎮,先秦時成集市,舊稱”富土”,多年來因舊名過於豪奢,每每受盛名之累強徵稅賦,到了宋代,遂将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中横断,拆為”同里”,沿用至今。因有了世界遺產的江南林園-退思園,多了一份文化的薰染。
烏鎮西柵 –雍容華貴而珠光寶氣 如說周莊是大家閨秀而美人遲暮,同里就是小家碧玉、怡然自得;那烏鎮西柵就如同妝點雍容華貴的貴婦 、一身珠光寶氣,已全然商業化了。
烏鎮西柵,標榜著大陸時尚物聯網的先驅地,wifi 遍佈,外圍臨著京杭大運河,一條主要長約1.8公里的古街道,一旁臨水,原來的民居整建為商店或民宿,遊人摩肩接踵,夜晚紅燈初上時,安排坐一段遊船,體驗往昔似秦淮河畔的風韻。 我們夜泊在十分休閒的枕水飯店,中庭保留一座唐代石砌古橋,也算有心維護古蹟了。 漫遊杭州 到了杭州,先坐船遊京杭大運河,下午再到西湖孤山賞杏花、桃花。先談談杏花,台灣沒生長杏花,整個西湖也很少,不知是否和中國禮教「一支紅杏出牆來」的隱喻有關,台北杏花是複瓣桃花,像太湖蠡園、西湖白堤的桃紅柳綠。 導遊前幾天就發動該公司所有同仁尋覓西湖孤山的杏花何處有?總算當天下午,尋尋覓覓在孤山邱瑾墓的一旁找到已凋萎的杏花,從它多雌蕊的特徵可以認出,在孤山公園的入口也有幾株,還有幾朵開在高處,總算不虛此行。
到杭州,京杭大運河就是必遊景點,有些航道還有通舟楫,京杭大運河為「大運河」的一條幹線,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等省區,大運河水面寬30~70m,總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2014年京杭大運河作為大運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眾所周知,如同秦始皇造長城、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也是連通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永濟渠、疏浚江南河規格到上都,運河的規制是可以通航方舟或龍舟,而且互相連接,所以形成了一條大運河。 杭州灣跨海大橋 我們回程特意由嘉興端進入,尋訪全長達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通過兩座通航道斜張橋,進入海中似鵬鳥的海中平台「海天一洲」,在一樓聽完簡介,當天天氣許可,上景觀塔,遠眺微呈S型的長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在施工上,第一個困難是海潮與流速,南灘地碰到沼氣層,還好不強,大部分地質為淤積泥砂層,超長84m、1.6mΦ的鋼管樁,以大型打樁船打設也OK。每個樁群都設計有斜樁,以現在測量定位系統可以克服,全跨預鑄預力混凝土箱梁的吊裝,對海中部份跨度,以海上運梁船舶及海上大型船機吊裝技術完成,數大就是美。 導覽員領著我們登上觀景塔最高層,當天風和日麗,遠眺連綿長橋,臥波無盡頭,海天一色,令人印象深刻。 江南一遊,選在四月初江南杏花雨稍歇時出遊,杏花早凋、櫻花、李花遲暮、桃花正艷,正應了「霑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就無限陶醉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