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建置「工程資料知識(資料)庫」是由梁詩桐梁理事在第八屆第一次臨時理事會所提之臨時提案,當梁理事在資訊委員會中向所有委員說明建置「工程資料知識(資料)庫」,是為提供會員查詢工程技術相關資訊,促進會員工程技術、鑑定技術及學習進修的管道。作者就覺得這樣「工程資料知識庫」的架構與現今Wiki運作架構有些雷同,一般談到Wiki總是讓人聯想到「維基百科」 http://www.wikipedia.org,但Wiki並不等於維基百科,在市土木技師公會270期電子報中賴尚賢技師為大家說明了什麼是Wiki,想要瞭解的技師朋友可點選超連結前往瀏覽。看完賴技師的說明大家就不難理解維基百科只是Wiki的一種應用。「工程資料知識庫」若同樣能利用Wiki的架構建置將可減化許多設置所需的軟體,並同時提升技師e化程度,創造工程知識經濟時代。 利用Wiki的架構建置知識庫優點如下:
目前約有二十多種不同的維基引擎,不同的維基引擎的介紹如下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E5%BC%95%E6%93%8E。 當然維基引擎中以維基百科所使用的mediaWiki較適合大型網站使用(須在PHP及MySQL的環境下運作)mediaWiki介紹網址如下http://www.mediawiki.org/wiki/MediaWiki/zh-hant。 最後介紹國內外使用維基架構的一此應用,請讀者前往參考 | |||||
![]() 林忠行 技師 目前影音光碟可以說完全由DVD取代VCD,這是必然的趨勢,主要是DVD可儲存容兩高達4.7GB以上而VCD僅有0.7GB的容量,對於影片儲存而言DVD容量足夠儲存高畫質影片(720X480)和多套語言發音的對白及字幕,換句話說你可以在一張DVD影片裡,自由選擇聽英語發音或中文發音甚至日語發音的對白,連字幕也可以選擇,這些完全拜DVD高容量之賜。目前在電腦裏燒錄的DVD片成本與CD片已經相差有限,依此趨勢下去不久的將來說不定CD片的購買價錢會比DVD片還要貴,那是因為大家都改用DVD片,廠商大幅降低CD片製造的數量導致。以目前的電腦設備很容易自己編輯和複製DVD影片和資料,但對這麼多種類的DVD片子我們可以區別出嗎?以下是相關資訊提供大家參考。
DVD數位影音光碟英文全名為Digital Versatile Disc,較早時期基於數位化的高畫質電視將在家庭中逐漸普及,家庭化的數位高品質影片將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因此美國好萊塢的八大電影公司如哥倫比亞、迪士尼、環球、米高梅、派拉蒙、時代華納及Viacom等組成的一個組織,一起討論新型影音光碟功能,並確定新一代的影音光碟應具備下列重點:1. 在單一的一片光碟中能容納135分鐘的影片。2. 擁有高影像品質(比LD、VCD好)。3. 具備有高級的音響效果。4. 在一個光碟片中能容納3到5種語言。5. 必須具有防盜版的功能。6. 能適應不同長寬比的螢幕。7. 一個碟片中能有同一節目的多種語言版本等。許多大公司便依循這些規格開始積極從事新型數位影像光碟(DVD)的開發,造成了目前DVD的現況。
將目前市面上銷售的DVD光碟片與CD做比較,,大小相同在外觀上也近乎相似。但是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儲存容量有極大的差距,CD一般而言最大為700MB但是DVD高達4.7GB以上。在燒錄上CD只能單面單層燒錄,而DVD則具有可以雙層和雙面燒錄功能,因此才會有這麼多種類的DVD名稱。DVD片在製作時也使用了半穿透資料層塗佈的方式,使得雷射光可以在同一面當中,依然可以讀取儲存在兩層裡面的資料。DVD在光碟單層的厚度、資料儲存軌道的厚度與深度、以及用來讀取資料所使用的雷射光波長的設定上,都要比CD更嚴苛。例如在DVD光碟中每一個軌道的寬度為0.74nm,約是CD唱片的軌道寬度的二分之一,因此在單層的光碟上,就可以加上更多的軌道,也就是說可以存放更多的資料。另外在溝紋長度上,DVD的溝紋長度也比較小,所以DVD所使用的雷射光波長就比CD所使用的雷射光波長要短,這些就是DVD可以儲存高容量的原因。
在目前DVD燒錄技術上分為DVD+R/RW、DVD-R/RW與DVD-RAM3種。DVD+R/RW規格主要的支持者有飛利浦(Philips)、理光(Ricoh)、新力(Sony)、惠普(HP)等等。而DVD論壇(DVD Forum)則提出DVD-RAM與DVD-R/RW規格,其中DVD-RAM主要的支持者為松下和日立,DVD-R/RW由先鋒(Pioneer)、東芝(Toshiba)、與新力(Sony)共同擁護。Sony是目前同時橫跨DVD-R/RW與DVD+R/RW兩大領域,且皆有做出領導性產品的廠商。
DVD-RAM 必須在專用的 DVD-RAM 燒錄機或錄放影機上才能讀取,所以相容性相較於 DVD-RW 或是 DVD+RW 較差. 但是 DVD-RAM 的優點在於非線性的資料存取,可允許隨機方式存取資料, 用起來就像硬碟一樣,可以隨意刪除或增添檔案片段,所以其最大的性能優越就在於資料的存取上,它的特點為具備卡匣式包裝,最初開發的 DVD-RAM 1.0 版本 只有 2.6GB 以及雙面5.2GB容量,必須放在專用塑膠外殼內使用,像MO,MD一樣,同樣因為與DVD-ROM容量不相容的問題,也發展出DVD-RAM 2.0 版本具備4.7GB(單面)與9.4GB(雙面) 的DVD-RAM碟片。
DVD-RW全名為DVD Re-recordable意思是可以重複讀寫,有點類似 CD-RW的延伸,它的規格由Pioneer主導建立, 容量為4.7GB。有鑒於DVD-RAM卡匣式設計加上DVD-RAM 的種種不便,無法普遍應用在 DVD 相關家用器材,因此DVD-RW而誕生,它也是受到 DVD Forum 所認可的唯一標準的規格,又因為DVD-R/RW的規格是世界DVD制定協會所制定的, 也是最具未來擴充性互換性的規格。
DVD-R是由Pioneer公司所主導發展的可寫一次DVD規格,最早發展的碟片容量是3.95GB,後來又發展出4.7GB的DVD-R光碟片。目前DVD-R 的應用主要為提供一般消費者使用,市場上可以很容易買到的DVD-R空白片,一般都是版本 2.0/ 4.7GB 之規格。DVD-R的使用方式如同CD-R一般,可以用來記錄 DVD 影像及資料,除了 PC 用燒錄機外家用DVD影音設備也可以播放,使得DVD-R/RW可以完全取代過去的影帶式錄影機,得到高畫質、搜尋快速、攜帶方便和相容性高的影片不再是難事。
DVD+RW 是由日本SONY、荷蘭PHILIPS、日本RICHO以及美國HP這幾家共同推出。目前推出的最新規格為 DVD+RW Version 2.0, 重點在於達成和 DVD 播放機的高度互換性,使之能夠在 DVD 撥放機上進行撥放. 並具備類似 DVD-RAM 的非線性存取架構, 在儲存資料上可以提供隨機存取的功能. 不過由於發展時程較晚,因此在 DVD+RW 光碟片的成本以及能見度上都較低。
DVD+R 規格以日本SONY、荷蘭PHILIPS、日本理光以及美國HP等推出,DVD+R的光碟片採用和DVD+RW系統相同的分散式物理位址架構,可以讓使用者在記錄「一次」資料之後,還有可以繼續使用剩餘的光碟片資料記錄空間!換句話說DVD+R系統是允許使用者用「多次」的方式來「分批」記錄資料的。
DVD+DL就是Daul Layer,一般稱為DL的片子,就是單面雙層燒錄,其容量可以高達8.4GB 也稱為DVD-9。至於一般市面上燒錄的 DVD,都是DVD-5僅能單面單層燒錄容量為4.7GB。
雖然片子種類這麼多,市面上販售的燒錄機大部分都同時具有+R/ RW和-R/RW燒錄能力,DVD播放機也大部份可以播放這兩大類的片子,除了DVD光碟錄影機有些只能播放一種需要特別注意。DVD燒錄技術雖然有雙層和雙面之分但對於市售的光碟片較普遍化和成本較低的也只有單面單層4.7GB容量的片子,對於使用者的我們也只能挑選+R/ RW或-R/RW比較省錢。至於影片是否有保護防烤功能?我們如何判斷?影片區碼有何功能?又如何判斷?以及備份的方式,未來將以網路上提供的免費軟體為例另以專題分享。
除此之外目前還有兩股力量在爭取未來新規格的主導權,也就是藍光和紅光兩大陣營。未來誰會勝出那就交由市場來定。
藍光陣營由新力主導, 包括松下(Panasonic)、夏普(Sharp)、戴爾(Dell)、惠普(HP)、蘋果電腦(Apple)、飛利浦(Philip)、湯姆笙( T h o m s o n )、三星( S a m s u n g )、L G 、迪士尼(Disney)、福斯(Fox)、米高梅(MGM)等重要廠商。其中Sony、Sharp、三星等廠商,已經推出支援藍光碟片的播放機,Sony的PS3就是採用藍光讀取碟片,PS3可以當成藍光碟片播放激,欣賞高畫質高音效的影片。藍光碟片協會著重DVD片子可以做為大量資料的備份儲存媒體,藍光碟片係指以藍色雷射光讀取光碟片資料的新技術,在儲存容量上藍光技術可讓一片可讀寫的藍光雙層碟片將高達到50GB的容量。
紅光陣營HD-DVD (紅光光碟)由東芝主導,則包括微軟、英特爾、佳能(Canon)、NEC、三洋(Sanyo)、環球電影(Universal),以及中國的夏新與長虹等重要廠商,尤其微軟與英特爾加入後,近來氣勢大振。紅光高畫質影音光碟是針對紅光雷射、高畫質影音光碟制定的新規格。紅光高畫質影音光碟,它是利用紅光雷射光源(波長650nm)來表現高畫質的影音品質,以滿足高畫質數位電視(HD-TV)或高畫質數位電影的播放需求,因此紅光光碟也可說是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後續能滿足高畫質的數位影音光碟。容量方面單面單層由DVD的4.7GB增到5.4GB~6GB而單面雙層或三層的容量可能提升到11GB或15GB,雙面最大可以儲存30GB。單面單層5.4GB容量將可容納135分鐘1280×720x30p的高畫質節目,另以碟片單面三層15GB將可容納3小時1920×1080x60i的高畫質節目。雖然它沒有藍光那麼高的儲存容量,但因為成本較低所以受到好萊塢等影劇界的支持。 | |||||
開標日期:96年09月13日下午6點整 B項基本資料請全體會員務必填寫(並於10月20日前回傳)
申請期限:申請人於每年之9月1日-9月30日止提請申請 報名截止:96年10月8日
報名截止:96年9月18日(星期二) 時間:9603期-9月12-20日;9604期-12月3-13日 時間:96年10月20-22日 時間:民國96年9月起每個月一次,為期六個月。(96.09.29、96.10.27、96.11.24、96.12.29、97.01.19、97.02.23) 時間:96年9月19日(星期三) AM 9:00-PM 17:00 報名截止日期:96年9月12日(星期三) 報名截止日期:96年9月12日(星期三) 報名截止日期:96年9月14日 報名截止日期:請於9月17日(星期一) 全文截稿日期:96年10月26日(星期五) 審查結果通知:96年09月26日(星期三)
活動日期:96年09月23日(星期日) 上午8:00 報名:請盡量於9/18 11:59am前報名,使用其它券者或會員請報名時告知 報名截止日期:96年09月20 日 星期四 活動時間:96年09月20日 (星期四) 下午6:00 活動日期:96.08.24-96.12.21 (五)下午6:30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96年12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
| ![]()
報名截止日:96年9月24日 截止日期:96年9月26日中午12:00前傳真至公會(逾時恕不受理) 截止日期:9月27日中午12:00 以前傳真至公會(逾時恕不受理)
| ||||
回頁首▲ |
發 行 人:林永裕 執行單位:資訊委員會 輔導理事:梁詩桐、高 原 督導監事:余 烈 資訊委員會:廖祐新 (主委)、鄭得志 (副主委)、朱泰明(副主委)、林忠行、黃武雄、 吳季鋼、宋明生、王啟河、林文隆、黃仁達、姚嘉偉、黃國艦、陳國星、 潘其芬、周榮隆、張文隆、施滄洲、林摩西、唐雨耕、張志彰、謝百鉤、 徐適康、陳柏伸、陳建權、劉長齡、朱弘家、林育信 |
版權所有,未經確認授權,請勿轉貼節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