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瀝青混凝土鋪面之修復工法比較 佰城工程顧問(股)公司 陳宏龍 總經理 台灣係處亞熱帶氣候,夏季高溫多雨,路面長期處於多雨且潮濕之環境,致使水分容易侵蝕滲入路面,於是產生各大小尺寸之裂縫,造成大小坑洞逐漸生成,影響用路人的行車安全與車輛損壞。 當瀝青道路鋪築完成後,隨著時間之演進,材料會逐漸劣化進而導致鋪面產生破壞。台灣瀝青鋪面較常見的破壞型態有車轍、疲勞裂縫與坑洞等,影響用路人之行車安全當路面有坑洞時,會增加高速行駛車輛輪胎之爆胎風險。 若瀝青混凝土鋪面上之坑洞破壞的問題為全台灣共同現象,依地區與交通狀況而有差異。 瀝青路面損壞之種類甚多且繁雜,其常見修護方法如表1綜合所示,惟其效果與工法細則乃莫衷一是,殊無定論。 表1 瀝青路面損壞種類表
近年來,國賠意識高漲,路面各式損壞造成之行車事故屢見不鮮,其中以機車事故為最大宗,故道路主管機關均極為重視道路平整度之問題。 對於瀝青路面之坑洞、高差窪陷及局部龜裂,理論上均可以修補方法應急。惟眾所皆知,瀝青路面即便修補後,亦可能再發生損壞,應及時再予以修復,以確保交通安全。使用材料以採用原路面所用之材料為佳。所用方法有熱拌混合料填補法、常溫混合料填補法及灌入式修補法3種。 熱拌混合料填補法 1.材料:以採用最大粒料13mm以下之熱拌密級配瀝青混合料為宜。 2.施工方法: (1)將損壞部份及其周圍之不良部份,用混凝土切割機切割後挖除,切面應垂直。 (2)將內部或周圍之鬆塊及雜物予以清除。 (3)潮濕地點以火烘乾。 (4)底部及周圍均勻塗抹一層黏層。 (5)將混合料倒入並耙平,為防將來壓密沉陷,修補高度應比現有路面略高,瀝青溫度維持大於120℃。 (6)以壓路機或搗固機壓實。隅角等不易壓實處應於壓實前以加熱之工具先予壓實。若坑洞深度超過7cm至8cm以上時,應分兩層鋪築壓實。 (7)表面溫度降至50℃以下,可用手觸摸之程度即可開放交通。 常溫混合料填補法 本法於坑洞潮濕情況下亦可修補,惟其穩定性較差。 1.材料:瀝青材料可用乳化瀝青及油溶地瀝青。粒料可按修護厚度採用粗級配、密級配或細級配。另有市售袋裝商品可存放1~3個月。 2.施工:施工方法與熱拌混合料填補法相同。但為獲得較高穩定性,修補前應先將其水分蒸發或使溶劑揮發。 灌入式修補法 本法用於無拌合設備之地區,分為加熱法及常溫法兩種,其瀝青、石料用量必須參考有關工程單位之施工說明書。 目前工程單位修補鋪面的主要方法為利用常溫瀝青混凝土(又稱瀝美土)或熱拌瀝青混凝土將坑洞填補,然而實務上顯示此種修補方式可穩定維持之時間不長,填補之瀝青混凝土甚易剝離,造成坑洞再次出現。此外,道路修補工程常常阻礙行車車速下降甚至造成塞車,耗損無形之社會成本。經過多次修補後的道路仍見到處坑坑洞洞、凹凸不平。 前述3種工法之中,常溫混合料填補法易有跳料之虞,新舊瀝青之黏合度不易發揮等缺點。故近年來,常溫瀝青貼片修補工法乃因運而生,亦即除了填補坑洞之外,其上方及鄰近周圍亦輔以瀝青貼片。此法之優點可綜合如下。 1. 常溫即時:可常溫鋪設,不會有熱騰騰的高溫,可減輕施工人員飽受高溫之苦及傷害。可即時鋪設 ,無須配合車輛機具(如貨車、前後進夯土機等)。 2. 快速便利:道路有破損時,只要將貼片覆蓋在破損處即可,作業快速又可減少人力成本。亦可配合各種破損範圍,以拼貼方式進行修補。 3. 延長道路使用年限:修補後對原先破損處有強勁的黏著力,增加路面狀況使用之耐久性。不會因下雨而造成碎裂、流失,防止破損現象惡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