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搭接長度之再簡化
劉樹賢技師
內容說明
筆者曾於技師報892期討論:當fc' =245 kg/cm2 (或更大),引用受拉鋼筋之基本伸展長度公式,推導出以下結論:
鋼筋搭接長度:D22或較大鋼筋以52 db為搭接長度。
D19或較小鋼筋以40 db為搭接長度。
本文再進一步探討:當使用「高」強度混凝土時,鋼筋基本伸展長度會「減小」,鋼筋搭接規定是否可以再簡化?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民國100年土木401-96a),當fc' =350 kg/cm2 受拉鋼筋搭接長度,D22或較大鋼筋以55 db為搭接長度(詳附表A);而依據土木技師公會標準圖RC03也是55 db,經過筆者檢討,依規範第5.3.3節之詳細計算法,D22或較大鋼筋得以40 db為搭接長度;亦即,當使用高強度混凝土時fc' =350 kg/cm2 (或更大) 受拉鋼筋皆得以40 db為搭接長度,鋼筋搭接作業可以再簡化並減少浪費。
規範符號
K tr 為橫向鋼筋指標符號。
cb = 下列兩項之較小者:
(1) 鋼筋或鋼線中心至最近混凝土表面之距離;cm。
(2) 待伸展鋼筋或鋼線之中心間距之半;cm。
db = 鋼筋之標稱直徑;cm。(見圖1:梁鋼筋組立)
計算過程
本規範提供兩種方法供工程師選用,其一為第5.3.2節之簡易估算法,其二為第5.3.3節之詳細計算法。第5.3.3節係考慮鋼筋周遭之圍束效應,所謂圍束效應係來自鋼筋周圍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和鋼筋間距(cb),以及橫向鋼筋之使用量(Ktr)。若鋼筋受到較高程度之圍束,則其握裹強度會提高,反之則降低。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5.3.3節鋼筋受拉伸展長度l d 之計算:
K tr 為橫向鋼筋指標,若鋼筋周遭圍束太好,
即(cb + Ktr ) / db > 2.5時,握裹破壞將由劈裂式轉為拉拔式,因此規範規定(cb + Ktr ) / db 不得大於2.5。
表A之搭接長度,係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土木401-93),第5.3.4.2節之簡易估算法,鋼筋圍束修正因數 = 0.67,fc' =350 kg/cm2 受拉鋼筋搭接長度。
表1 當fy =4200 kg/cm2,第5.3.2節之簡易估算法,箍筋用量
待伸展主筋 | 直徑cm | 箍 筋 間 距 cm | 箍筋量cm2/M |
鋼筋D22 | 2.22 | D13 @ 46 | D10 @ 26 | 5.55 |
鋼筋D25 | 2.54 | D13 @ 40 | D10 @ 22 | 6.35 |
鋼筋D29 | 2.87 | D13 @ 35 | D10 @ 20 | 7.18 |
鋼筋D32 | 3.22 | D13 @ 31 | D10 @ 18 | 8.05 |
表格中箍筋用量(cm2/M) = 2.5 db (詳計算式附件A),基於 Ktr=0.5 db。
修正因數db / (cb + Ktr)等於0.67,亦即cb + Ktr等於1.5 db
其中cb = db 而 Ktr=0.5 db(cb + Ktr)
然而經過第5.3.3節之詳細計算法,考慮鋼筋周遭之圍束效應,採用鋼筋圍束情況之修正因數 =0.5,搭接長度可以減少為40 db。
表2 fy =4200 kg/cm2,修正因數=0.5,(Ktr 等於db )詳細計算箍筋量
待伸展主筋 | 直徑cm | 箍 筋 間 距 cm | 箍筋量cm2/M |
鋼筋D22 | 2.22 | D13 @ 23 | D10 @ 13 | 11.1 |
鋼筋D25 | 2.54 | D13 @ 20 | D10 @ 11 | 12.7 |
鋼筋D29 | 2.87 | D13 @ 18 | D10 @ 10 | 14.4 |
鋼筋D32 | 3.22 | D13 @ 16 | D10 @ 9 | 16.1 |
表格中箍筋用量(cm2/M),基於 Ktr=1.0 db,亦即表1用量「加倍」。
修正因數=0.5即 db / (cb + Ktr)等於0.5,即cb + Ktr等於2.0 db
其中cb = db 此乃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1.0 db而 Ktr=1.0 db。
以上兩種方法(表1,表2)皆基於: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db,然而當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2.0 db (結構設計常見),採用表1鋼筋圍束情況,亦可相當於修正因數=0.5,搭接長度也可以減少為40 db。因為,修正因數=0.5即 db / (cb + Ktr)等於0.5,即cb + Ktr等於2.0 db,其中cb =1.5 db 此乃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2.0 db而 Ktr=0.5 db (為表1採用)。
經過上述說明,圍束鋼筋(橫向箍筋)拉力區用量達:
表2(主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1.0 db) 或
表1(主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2.0 db ) ,
都是鋼筋圍束情況之修正因數 = 0.5,亦即(cb + Ktr ) / db 等於2.。
符合規範規定(cb + Ktr ) / db 不得大於2.5。
小結:當箍筋量達表1or表2中之間距,搭接長度為40 db。
表列鋼筋搭接長度
D22或較大鋼筋依照鋼筋圍束情況之修正因數 = 0.5,表格列出鋼筋拉力區伸展長度,當fc' =350 kg/cm2,皆不會超過31 db (=S1) (詳附表A),依此列出鋼筋搭接長度。
表3 D22或較大鋼筋搭接長度
受拉鋼筋搭接等級 + 位置 | 搭接長度 | 搭接長度 |
梁上層中段鋼筋甲級搭接 | 1.3 S1 | 40 db |
梁下層端部鋼筋乙級搭接 | 1.3 S1 | 40 db |
筏基梁上層端部鋼筋甲級搭接 | 1.3 S1 | 40 db |
筏基梁下中段層鋼筋乙級搭接 | 1.3 S1 | 40 db |
|
柱筋搭接僅容許於淨長中央1/2 |
柱筋隔層搭接 1/2主鋼筋 | S1 | 31 db |
柱筋搭接1/2主鋼筋, 位置錯開S1 | S1 | 31 db |
其他柱筋搭接 | 1.3 S1 | 40 db |
D19或較小鋼筋受拉鋼筋伸展長度,各情況皆不超過31 db (詳附表A), D19或較小鋼筋受拉鋼筋伸展長度S1 = 31 db ;D19或較小鋼筋受拉鋼筋搭接長度 1.3S1 = 40 db。
結論
當梁柱端部區之橫向箍筋量達到表1或表2間距,不必採用簡易估算法(修正因數 = 0.67);可改採用詳細計算法(修正因數=0.5),搭接長度可以從55 db減少為40 db 。
總結:當fc' =350 kg/cm2 (或更大):
鋼筋搭接長度:
D22或較大鋼筋以40 db為搭接長度;
D19或較小鋼筋以40 db為搭接長度。
為簡化鋼筋搭接施工作業,減少錯誤率,兼顧經濟又安全,筆者列出鋼筋搭接長度(詳附表B),建議土木技師公會標準圖RC03可以再簡化,當fc' =350 kg/cm2 (或更大) 受拉鋼筋皆得以40 db為搭接長度。
附件A計算式

 | | |
圖1 梁鋼筋組立 | | |
表A 鋼筋之基本伸展長度與修正長度
受拉鋼筋之基本伸展長度

kg / cm2 | ld = 受拉鋼筋之伸展長度 (單位: db ) |
fy = 4200 | 鋼筋直徑 | 基本長度 | 修正因數 | 修正因數 |
(修正1.0) | 0.67 | 0.5 |
fc' = 245 | D19或小 | 61.7 | 41.3 | 30.9 |
D22或大 | 75.1 | 50.3 | 37.6 |
fc' = 280 | D19或小 | 57.7 | 38.7 | 28.9 |
D22或大 | 70.3 | 47.1 | 35.1 |
fc' = 350 | D19或小 | 51.6 | 34.6 | 25.8 |
D22或大 | 62.9 | 42.1 | 31.4 |
說明
1. fc' =350 kg/cm2 受拉鋼筋搭接長度,D22或較大鋼筋以55 db為搭接長度,是以表A(修正因數0.67)之中42.1 x 1.3 = 55. 計算。
2. 修正因數0.5是為了將表A(修正1.0)之中62.9 x 0.5 = 31.4 而訂出,其中cb = db 此乃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1.0 db而 Ktr=1. db,亦即 db / (cb + Ktr)等於0.5。
3. db / (cb + Ktr)等於0.5,即cb + Ktr等於2.0db,其中cb =1.25 db 此乃鋼筋最小淨間距不小於1.5 db而 Ktr=0.75db。
表B 高強度混凝土鋼筋搭接長度
當使用高強度混凝土:fc' =350 kg/cm2(或更大)。 fy =4200 kg/cm2。
1. 鋼筋D19(或較小)皆以40 db 為搭接長度。
2. 版、牆、小梁皆以40 db 為搭接長度。
3. 梁柱鋼筋D22(或較大),將 ld 伸展長度訂為:受拉鋼筋伸展長度 S1 = 31 db。
搭接等級 | 鋼 筋 情 況 | 搭接長度 |
甲級 | 搭接長度內鋼筋用量最少為分析需要量之兩倍 | S1 |
fS < 0.5 fY;且搭接長度內之搭接鋼筋面積百分比不大於50%。 |
乙級 | 其他 | 1.3 S1 |
輕質混凝土,環氧樹脂塗布,成束鋼筋修正因數,詳見建築技術規則。 |
4. 梁柱鋼筋D22(或較大)搭接長度
大梁受拉鋼筋搭接等級 + 位置 | 搭接長度 | 搭接長度 |
大梁上層中段鋼筋甲級搭接 | 1.3 S1 | 40 db |
大梁下層端部鋼筋乙級搭接 | 1.3 S1 | 40 db |
|
柱筋搭接僅容許於淨長中央1/2 |
柱筋隔層搭接 1/2主鋼筋 | S1 | 31 db |
柱筋搭接1/2主鋼筋,位置錯開S1。 | S1 | 31 db |
其他柱筋搭接 | 1.3 S1 | 40 db |
5. 大梁端部箍筋:箍筋fy =4200 kg/cm2 不少於以下箍筋量:(單位cm)。
大梁主筋 | 主筋最小淨間距至少1.0 db | 主筋最小淨間距至少2.0 db |
鋼筋D22 | D13 @ 26 | D10 @ 15 | D13 @ 59 | D10 @ 33 |
鋼筋D25 | D13 @ 23 | D10 @ 13 | D13 @ 52 | D10 @ 29 |
鋼筋D29 | D13 @ 20 | D10 @ 11 | D13 @ 46 | D10 @ 26 |
鋼筋D32 | D13 @ 18 | D10 @ 10 | D13 @ 41 | D10 @ 23 |
6. 當符合以上規定時,受拉鋼筋一律以40 db為搭接長度。

圖2 鋼筋伸展與搭接長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