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鐵路道岔基本特點簡介
黃德龍技師、羅震博士、黃一航
前言
中國大陸近年來鐵路工程發展快速蓬勃,技術層面上亦突飛猛進,因此,筆者藉此版面針對中國大陸鐵道工程中,使用之道岔分類略作介紹。在中國使用之道岔方面,通常分為三種:高速道岔(350km/hr和250km/hr )、時速200公里鐵路道岔、時速160km/hr以下(含)之普通道岔三項,就台灣目前應用層面上,大部分以高速與普速兩種為主,因為篇幅限制,僅針對各項內容,做一簡單說明,若有不當之處,亦請不吝指教。
高速道岔
高速道岔在大陸又稱客專道岔,客專是客運專線簡稱。高速道岔按軌下基礎又可分為無碴和有碴道岔,按速度等級可分為時速350km/hr和250km/hr兩個等級,使用上通常以12號、18號、30號、42號和62號道岔為主。
在大陸上高速道岔製造必需滿足“工管技[2008]7號”《客運專線道岔製造驗收暫行技術條件》,目前即將正式頒佈鐵標TB《高速鐵路道岔製造技術條件》將取代這一暫行技術條件。
高速道岔基本特點如下
1.道岔容許通過速度
直向最高容許速度分為2個級別:350km/hr和250km/hr。
2.道岔採用Ⅱ型彈條扣件,軌距均為1,435mm。
3.道岔鋼軌設置1:40的軌底坡或軌頂坡。
4.道岔軌下基礎有無碴或有碴道岔,採用混凝土岔枕。
5.道岔之彈性墊板採用整體硫化墊板。
6.尖軌採用60D40CHN60AT2鋼軌加工,為彈性可彎尖軌,基本軌則為CHN 60kg/m鋼軌。
7.轉轍器跟端採用限位器、間隔鐵或不設傳力結構…等幾種型式。
8.尖軌採用分動鉤型外鎖閉裝置。
9.滑床台表面採用防腐減摩鍍層。
10.轉轍器部分間隔設置輥輪滑床板(圖1)和防跳限位元裝置(圖2),轉轍器基本軌內側採用彈性夾扣壓。
 | |  |
圖1 輥輪滑床板 | | 圖2防跳限位元裝置 |
11.可動心軌轍叉採用鋼軌組合型。翼軌為CHN60TY鋼軌,心軌為CHN60AT2鋼軌。
 | | |
圖3 可動心軌轍叉 | | |
12.心軌採用鉤型外鎖閉裝置。
13.心軌前端設有防跳間隔鐵。
 | | |
圖4 心軌前端防跳間隔鐵 | | |
14.翼軌跟端用間隔鐵分別與長心軌和叉跟尖軌軌膠接(圖5)。
 | | |
圖5 轍叉間隔鐵 | | |
時速200公里鐵路道岔 (大陸通稱為動車)
對應的標準為TB/T412。
˙時速200公里鐵路道岔基本特點如下。
1.道岔容許通過速度。
直向最高允許速度:
旅客列車:200km/h。
貨物列車:120km/h。
側向最高允許速度不同道岔有所不同。
2.扣件採用分開式Ⅱ型彈條扣件或Ⅲ型彈條扣件。
3.道岔鋼軌設置1:40的軌底坡或軌頂坡。
4.鋼軌下設置5mm厚橡膠墊板,墊板下設置14(10)mm厚橡膠墊板。
5.尖軌為CHN60AT彈性可彎尖軌,尖軌尖端為藏尖式。
6.尖軌滑動部分採用無銷釘滑床板結構,彈片與帶有斜梢的鎖閉裝置能更好的對基本軌軌底進行扣壓。
7.墊板與岔枕栓接設置調整緩衝偏心套。
8.尖軌活動範圍內設置3對減摩輥輪
9.尖軌牽引點採用分動外鎖閉裝置。
10.轍叉為可動心軌形式。翼軌採用CHN60Y軋製翼軌加工而成。跟部傳力部件採用雙間隔鐵結構。
11.心軌由長心軌與短心軌拼接而成。
12.心軌牽引點採用分動外鎖閉裝置。
時速160公里及以下鐵路道岔
對應的標準為TB/T412。
˙時速160公里以下鐵路道岔之基本特點如下。
1.道岔容許通過速度。
直向最高允許速度:160km/h(不同道岔容許通過速度不同)。
2.道岔軌距為1,435mm(小號碼道岔有軌距加寬)。
3.道岔鋼軌軌底坡或軌頂坡(1:40、1:20或者無)。
4.道岔軌下基礎為有碴道床,混凝土岔枕、木枕等。
5.尖軌採用CHN60AT、50AT等鋼軌加工而成,有彈性可彎、活接頭等型式。
6.尖軌牽引點採用分動外鎖閉或聯動內鎖閉裝置。
7.轍叉為可動心軌轍叉或固定型轍叉,固定型轍叉採用高錳鋼整鑄式或合金鋼拼裝式。
鋼軌標準
˙以上3種等級道岔,採用的鋼軌標準如下。
GB2585-2007 鐵路用熱軋鋼軌。
TB/T 2344-2012 43kg/m~75kg/m鋼軌訂貨技術條件。
TB/T 3276-2011 高速鐵路用鋼軌。
TB/T 3109-2013 鐵路道岔用非對稱斷面鋼軌。
結語
現今台灣,一般鐵路使用為160公里以下之鐵路道岔;而高速鐵路則採用250公里以上之高速道岔。近日台鐵局更耗資九億三千多萬購買313套(BWG)生產的道岔,但在線上安裝使用時,遇到非常多的問題,但在節能、環保與運量上考慮,鐵路建設不失為解決方案之一,因此在鐵路建設方面的市場之廣,是近日土木人應注意的課題之一。以未來趨勢而言,高速道岔上的設計理念,將成為道岔設計的主流;在速度、穩定性及安全性各方面而言,中國目前使用之鐵道系統有許多值得借鑑之處,將來也有極大的機會運用在台灣;甚至是全球的鐵道系統上,在此之前,先行瞭解並對其特性有深刻的認識,有效提升效率及前瞻性,是一項值得投資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