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875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陳錦芳、蔡震邦、黃科銘、伍勝民、拱祥生、莊均緯、周子劍
     黃清和、張錦峰、朱弘家、陳玫英、吳亦閎、呂震世、陳永成
監  察 人:巫垂晃、洪啟德、蔡得時、陳清展、梁詩桐
社務顧問:顏 聰、徐德修
社  長:拱祥生

副  社 長:陳錦芳、陳玫英

總  編 輯:莊均緯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巫垂晃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莊均緯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治水非口水應綜合治理通盤考量

近期康芮颱風帶來的豪大雨,讓嘉義、台南等地造成淹水災情,而南部五縣市包括高雄市、台南市、雲林縣、屏東縣、嘉義縣首長聯袂發聲,召開記者會籲請中央續編及力挺經濟部水利署的「六年六百億」易淹水地區治理後續計畫,爭取納入特別預算。而內政部長李鴻源則強調,南部的淹水災情是長期超抽地下水造成的結果,需要長期整治,而不是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另面對南部五縣市請命,行政院院長江宜樺提出地方政府應負起治水責任,平時就要做好經常性疏濬整治工作,不要將縣市經費優先用於華而不實的活動,卻放任民眾超抽地下水,或隨意在水土保持區內違建,等發生淹水災情後,才向中央高分貝爭取治水預算。

治水預算是否續編,掀起地方與中央之口水戰。水利署提出,截至今年7月底,該署執行8800億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累計已執行經費達683.15億元,執行進度為86.13%,預計年底執行率可達95%。目前已完成排水路整治403公里、滯洪池29座、並針對村莊、聚落等人口密集的低漥地區完成80座抽水站,已逐步減輕民眾受淹水之苦。並強調目前雖有部分地區未完成全面整治,但已辦理治理的淹水地區與以往過去幾次颱風相比,確實已有改善。並表示易淹水地區治水計畫雖已展現初步成效,但因經費有限,「各縣市仍有尚待治理需求」,經濟部已研擬6635億元的「易淹水地區後續治理及維護管理計畫」。由水利署報告指出,治水計畫確有成效,但因受限經費不足,亟待「六年六百億」後續計畫辦理,但卻與行政院院長提出地方政府應負起治水責任之立場並不相同。到底淹水是受限治水經費不足或地方政府放任民眾超抽地下水,或治水經費未花在刀口上所造成,地方與中央堅持不同看法,更掀起政治之角力。

水利署執行8800億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7成由中央執行,地方執行3成,地方並自行編列預算進行治水應變工程。水患治理執行至今,政府耗費千億元,但康芮颱風釀成災害是事實,即表示整體水患治理仍待改善。治水應無分藍綠,事關易淹水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不能僅以地區排水系統整治、工程執行進度、執行達成率,以及整治前後淹水災情比對來證明治理成效,因為颱風夾帶之雨量並不相同,條件亦不相同,且由多次颱風豪雨造成之大規模淹水災害即顯示,因氣候變異下極端氣候不可預測但確已是常態下,若僅以工程措施為主的治水模式將有其極限且並無法徹底解決水患。如南部本次造成淹水的原因,其一即是極端氣候降雨量超出保護標準,另一原因則屬地區為嚴重地層下陷區,地勢低窪容易因洪氾侵襲且積水不退。

因此,政府面對易淹水地區之水患治理,要以整體流域及國土重建規劃之綜合治水觀念通盤考量,包括國土利用、產業發展及水資源供應等,並採用工程方法與非工程方法進行治理,工程方法主要包括防洪、排水、禦潮及截流設施等措施,如利用低漥地區既成溼地為滯洪池、堤防、排水路、截水路、抽水站等,主要功能為防止外水入侵及內水排除。非工程方法為水資源管理:包括減少地下水抽取、提高自來水普及率,引用現有伏流水或開發淺層地下水等;養殖漁業之產業調整規劃:包括加強養殖漁業產業之結構性調整及改善養殖環境與技術,減少水資源破壞,轉型海水養殖及發展觀光等,達成國土復育目標;建立洪災預警機制及緊急應變體系:提高防災應變能力,減少淹水造成之損失等;以期達到綜合治水與國土地貌改善規劃的目標,惟因其涉及包括經濟部、內政部、農委會、交通部等中央單位以及地方政府,並需有民眾支持及充足經費來源,為求全民的福祉及保障安全,地方與中央應責無旁貸共同攜手,治水目標才能達成。更重要的,人民要的是治水而不是要口水。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