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垣市鋪面設施介紹暨探討
房性中 技師
前言
筆者自從1996年及1997年以來,已將近17年未再前往日本。今年,藉旅遊之便,得以再次造訪日本沖繩縣八重山支庁石垣島之石垣市﹝(いしがきし)或( Ishigaki-shi)﹞。
日本的鋪面工程系統及使用成效,常年以來皆為舉世稱讚並作為樹立標榜的學習標竿,此次旅遊暨參訪之石垣市,雖為該國離島之縣市,但鋪面建設之優良品質以及其所採用之工法和從業人員用心之程度,再次令筆者佩服且大開眼界,同時值得介紹及推廣至國內採用之。
筆者擬由石垣市鋪面之實際狀況,輔以個人淺顯經驗,做扼要性且深入淺出的陳述與探討,諒可對比於台灣之情況,俾利達到截長補短與『他山之石可以攻己之錯』之成效,則幸甚。
地理環境與發展現況
石垣市,地處東經約124°10’24”,北緯約24°25’14”,距離台灣宜蘭東方約240公里(距離台北市約277公里),為日本沖繩縣八重山地區的政治、經濟、產業及交通中心,行政區域則包括琉球列島八重山群島的石垣島及日本片面宣稱擁有主權之釣魚台列嶼(日本稱之為尖閣諸島)等週邊島嶼,為日本最南端的城市,也是八重山支庁所在地。
石垣市,位處石垣島,為日本沖繩縣之第三大島(僅次於沖繩島及西表島),面積約為229平方公里,人口約47,000人(2012年元旦之統計結果),市內之「於茂登岳」為沖繩縣之最高山峰,海拔為525.5公尺。
此地區氣候型態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與台灣地區相類似,冬寒夏熱,溫和濕潤,四季變化明顯,平均氣溫介於21.9℃~26.6℃,冬季最低氣溫約為16.0℃,夏季最高氣溫則可達32.0℃以上,充分顯現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的特性。因全市鋪面工程為順應地勢而高低起伏性頗大,故鋪面設施經觀察結果,具備特殊之因應對策,確實展現良好之服務品質,諒能同時降低鋪面損壞之機率暨提昇服務水準。
鋪面現況分享
基於位居政、經、產、交等重要地位之主觀條件暨地理環境之客觀影響於一身的石垣市,筆者在風景區悠遊其中或市集街道巷弄間穿梭,皆可感受到各區域鋪面設施之善意及舒適性,可謂無與倫比。
筆者謹依親身經歷並親眼所見之狀況,謹列述如下:
1.石垣市山區道路大部份採用柔性瀝青混凝土為面層材料,其標準狀況如照片1所示。中心線以單黃線標示,嚴格禁止超車;邊線以單白線標示,鮮見路邊停車之情形;外側另劃停車格,可供大小客車停車之用。
2.石垣市山區道路爬坡路段則採用剛性水泥混凝土為面層材料居多,其標準狀況如照片2所示。由照片2可獲知下列訊息。
(1)剛性水泥混凝土鋪面依道路線形澆置及鋪設。
(2)依設計準則設置縱向及橫向接縫。
(3)版塊之長寬比(Length/Width)大於1.25,不符美國之一般設計準則規定,但未見損壞狀況。
(4)快車道及慢車道以不同顏色之水泥混凝土材料鋪設之。
(5)剛性鋪面全斷面應在施工程序中採用格框壓模方式製作3~6mm深度之格框式凹槽,俾利增加剛性鋪面摩擦力係數。
3.山區道路柔性瀝青混凝土與剛性水泥混凝土鋪面兩者之交界面處理狀況如照片3所示。其中,柔性鋪面之排水問題,以設置鑄鐵格柵方式處理,另並沿縱列方向同時於道路兩側分別設立寬度約7公分之格柵,以吸納表面逕流水,詳照片4所示。至於剛性鋪面路段,則採用類似台灣地區之預鑄水泥混凝土版塊為水溝蓋版之情形。
4.市區道路若採用分車道施工之情形,其施工品質詳照片5所示。照片中之施工縫尚稱平直,鋪面平坦度及服務水準優良。
5.街道巷弄之鋪面狀況詳照片6所示。住家之汽車皆停放於自宅之停車格內,未見佔用巷弄道路之情況,巷弄兩側亦未見劃設黃線及紅線之情形,機車及自行車亦不會橫向停放於巷弄道路上。另設置於鋪面上之人手孔,平坦度亦極佳,整體清潔度良好。
6.市區道路人行道部份,茲列述如下:
(1)人行道鋪設之材質,包括高壓磚塊及天然塊石,並設置良好之導盲措施,各界面之銜接亦極為平順,詳照片7所示。
(2)靠近石垣港地區,人行道每隔一段距離即設置大直徑之格柵式鋪面,詳照片8所示。其主要目的在於保護高大之木本性植樹而用。
7.石垣港之港區作業碼頭,則採用剛性水泥混凝土鋪面,仍然依設計準則設置縱向及橫向接縫,惟版塊長寬比亦超過1.25之規定,但未見損壞狀況。詳照片9所示。
8.其他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日本使用彩色瀝青混凝土鋪面,依據相關文獻顯示,其最常鋪設於公車專用道、山區爬坡車道、轉彎車道、巷道以及十字路口區域。然而,就石垣市而言,除照片4部份鋪設於路側停車場之外,筆者僅見其設置於山區爬坡車道暨轉彎車道,基於安全因素,司機先生並不被允許臨時停車供筆者拍照,故無法拍照取得全景相片,殊感遺憾。但仍親眼所見其優良品質及成效,亦感欽佩之至。
綜合討論
1.依據史料記載,日本自1896年4月1日起實施『郡區制』,始見「石垣」之行政劃分。其距離東京更有1,957公里之遙,然而,石垣市現階段之建設方式及鋪面水準,仍然能夠100%完全比照日本設立之標準統一實施。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2.有關剛性水泥混凝土鋪面之設置,台灣地區長年以來皆使用美國之設計規範,導致版塊長寬比之設計值皆須≦1.25,否則極易衍生橫向裂縫。此次藉旅遊之便造訪石垣市,該市多處剛性鋪面版塊之『長寬比』卻遠大於1.25,使用績效優良且經歷時間的洗鍊。台灣地區應如何因應之?即使筆者心中已有答案,但仍冀盼堪可創造研究課題,以供產、官、學、研各單位研擬妥善策略並落實於工程實務。
3.鋪面設施的良窳,不但攸關用路人行的舒適性與安全性,尤其能夠展現優美市容、創造旅遊口碑。筆者得幸,多次悠遊於國內、外大小城市、地區之大街小巷,深刻體認到鋪面建設皆為各國政府戮力而為之指標性工程,值得國內業界卓參採用暨重視之。
4.由照片2~照片8綜合觀之,石垣市政府針對鋪面工程各種不同界面之銜接問題,皆處理到100%完美無瑕疵之境界。反觀台灣地區,筆者在查核作業時,每每看到承包商之自主檢查表或是監造單位之查驗表大多以『目視平整』之標準來要求鋪面品質。是否允當?不言可諭矣!
 | |  | |  |
照片1 石垣市班那公園前山區道路 鋪設瀝青混凝土實況 | | 照片2 石垣市班那公園前山區道路 爬坡路段鋪設水泥混凝土實況 | | 照片3 石垣市班那公園前山區道路 鋪設瀝青混凝土與水泥混凝土界面 處理實況 |
| | | | |
 | |  | |  |
照片4 石垣市班那公園前山區道路 瀝青混凝土設置表面排水格柵實況 | | 照片5 石垣市市區道路瀝青混凝土 分車道施工實況 | | 照片6 石垣市市區巷道鋪設瀝青 混凝土暨住家停車實況 |
| | | | |
 | |  | |  |
照片7 石垣市市區人行道鋪設高壓 磚塊、天然塊石暨導盲措施實況 | | 照片8 石垣市市區人行道鋪設格 柵式鋪面實況 | | 照片9 石垣市石垣港鋪設水泥 混凝土實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