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社論 | |
擴大營建內需產業、為政府當務之急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年10月12日預測「未來1年全世界都看不到燕子」,直指明年歐、美、日及中國大陸等四大經濟體狀況不好,台灣也會連帶受影響。而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全球景氣趨緩是事實,而重要的是政府要如何因應,以提振出口與內需動能。像財政部已協同經濟部恢復出口退稅,公告1千多項工業產品出口退稅,加強進出口助力;或是推動大型土地開發案,提供國內建築業更多商機,都是政府已經看到問題,並採取的因應對策。惟政府真的已經看到問題了嗎? 不可否認,擴大內需的確是活絡國家經濟及促進發展動能的一帖良藥,早期的重大建設,啟動國家經濟起飛、造就台灣經濟奇蹟,更奠定台灣當時的國際競爭力。惟現今的台灣,主要以扶植科技產業為導向,內需產業並未受到重視,尤其忽略有內需產業火車頭之稱的營建產業。國家扶植科技產業不遺餘力,不斷輔導、獎勵而造就台灣成為科技之島。而營建產業卻像個孤兒,不但無扶植,在政府所定不完善營建制度下卻產生甚多的限制與罰責,更遑論獎賞,且在營建爭議後調解制度的不公下,也造就了更多的爭訟。營建商為求生存,只能任由在政府不良體制限制下繼續茍延殘存,若無改變,未來似乎看不到曙光,「營建業更不敢奢論看到燕子」…。 瑞信研究院於今年10月19日發表第二份年度《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間,台灣財富總值增加3,870億美元,是全球財富最大的增長來源之一。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會納悶自己為何感受不到財富的增加,反而因為物價上漲而覺得自己的財產縮水,這就是國家所推動的內需產業無法有效擴及到一般人民,財富增加乃集中化而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政府應擴大內需產業為首的營建業實乃刻不容緩,因其所擴及的行業別層面最廣,所照顧的人民階層及人數最多,更是影響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 因此,擴大營建業內需產業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政策,擴大營建內需產業,實為政府當務之急。政府現今所提的推動大型土地開發案,即屬其中之一。惟不應僅僅如此,台灣現今都會區仍有很多的老舊房舍,其環境及生活機能不佳,實應立即進行更新,讓人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品質,城市有更好的都市規劃及良好的市容,政府應積極推動及建構完整的都市更新計畫,來做為國家重要的內需產業政策,其產業規模將可創造國家經濟發展的榮景及高峰。此外,為求國家內需營建產業之正向發展,摒除不完善的營建制度,政府應考量回歸營建產業由經濟部來負責扶植及獎勵,營建業才有機會當作產業正常發展,國家才能真正提振擴大內需,台灣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富足而安居樂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