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9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臺北市山坡地環境地質資訊系統簡介 臺北市大地工程處 總工程司 黃立遠 博士 前言 臺北市山坡地佔全市面積之55%,臺北市政府為加強山坡地管理安全,創全國之先,第一個建立「山坡地環境地質資訊系統」,可查詢項目包括:(一)順向坡、(二)崩塌區、(三)河岸侵蝕、(四)煤渣堆積、(五)土石流、(六)斷層破碎帶、(七)地下礦坑及(八)人為挖填區等地質敏感區資料。 該系統為臺北市政府於92年間開發,並於96年更新完成,民眾可透過網站(http://gisweb.ed.taipei.gov.tw/gisweb/map/index.htm)輸入地籍地號或門牌號碼等方式,查詢當地周遭地質狀況及鄰近環境敏感區。 希望藉由引導臺北市民眾瞭解所居住之山坡地地質環境,讓民眾及開發業者能主動配合市政府所實施之開發規範與管理及防災措施,以確保山坡地能被安全且永續地利用,並保障民眾生命財產之安全。以下將針對該本系統之內容及相關名詞定義做一簡單介紹。
何謂「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現象」? 簡單的說,「環境地質」指的是一個地區,未來可能因人為活動而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即潛感性)。換句話說,環境地質所討論的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造成影響之各種地質災害現象、敏感區分布及未來發生災害的可能性。 「地質災害現象」為可能造成災害的各種地質現象,常見的有:山崩、地滑、土石流、侵蝕、基礎沉陷及地盤下陷,圖1為常見的地質災害示意圖。 圖1 常見的地質災害示意圖
臺北市歷年山坡地重大地質災害之發生情形 造成地質災害之原因可分成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兩種:內在因素包含有地質因素(例如土層或岩層特性、強度、風化程度;地質構造及破碎程度等)及地形因素(坡度、坡向、地貌及起伏等);而外在因素可歸納為自然營力(地球自轉、重力、日照、降雨及風等)及人為活動(採礦、建築、闢路、開墾等)等兩種類型,表1為臺北市歷年山坡地重大地質災害之統計分類。 表1 臺北市歷年山坡地重大地質災害一覽表
如何預防或減輕山坡地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因地質自然作用或人為干擾所造成,土地使用者若能掌握以下原則,即可預防或減輕地質災害所帶來之破壞及損失。 (一)避開原則─瞭解並避免利用位屬於地質災害敏感區域。 (二)防治原則─針對基礎或區位之地質及水文特性,作適當調查、分析及規劃,並選擇合適之機具及方法施工。 (三)監測原則─針對地質災害之特性,實施長期觀察,並加以維護既有水土保持設施之穩定性。 (四)預警及避難原則─若防治原則失效時,可藉由監測系統獲得預警並及時疏散避難。 以上各項原則之掌握都需要參考環境地質資料。 臺北市環境地質資訊系統主要之圖說為何? 臺北市山坡地環境地質資訊系統,主要環境地質圖包括臺北市山坡地的環境地質圖、地質災害敏感區分布圖、坡度分級圖、山崩潛感圖及土地利用潛力圖,上述各類型之環境地質圖,茲就所代表意義及內容說明如下: (一)環境地質圖 環境地質圖是環境地質調查之直接成果,主要係經由地質文獻蒐集整合、地形坡度分析、航空照片地質判釋及野外地質調查等複雜之程序製作完成,其圖幅總數為52幅,比例尺為1/5000。環境地質圖中主要內容為地質圖、地質災害現象及其敏感範圍分布,圖2為臺北市環境地質圖例。 圖2 臺北市環境地質圖(例) (二)地質災害敏感區分布圖 臺北市山坡地環境地質資訊系統,建置之臺北市1/1000地質災害敏感區分布圖共有450幅,係由調查所得之各種地質災害區域與敏感區範圍,套繪於臺北市都市發展局所測製之1/1000地形圖而成。 本圖中各種地質災害現象及敏感區範圍,與1/5000環境地質圖中之各種地質災害範圍,皆由資料蒐集研判、航照判釋及現場調查確認,再經詳細定位及範圍數值化後套繪於地形圖上而成。 地質災害敏感區分布圖,主要內容為該系統所調查之地質災害現象,包括各種山崩(含落石崩塌、淺層崩塌、弧形崩塌、順向坡滑動及土石流)、侵蝕(河岸侵蝕、向源侵蝕、指溝侵蝕)、下陷(地盤下陷、基礎沉陷)及活動斷層等,而地質災害敏感區則包括各種歷史災害現象區(如崩塌區、土石流潛勢溪流區)、具地盤下陷敏感區之地下礦坑開採範圍,具基礎沉陷敏感區之崩積土石、棄土區、人工填土區與廢棄煤渣堆積之分佈範圍及可能受活動斷層影響之地區等,圖3為臺北市地質災害敏感區分布圖例。 圖3 臺北市地質災害敏感區分布圖(例)
(三)坡度圖 坡度圖所製作之比例為1/5000,涵蓋全臺北市山坡地共52幅。其產生方式係經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所建置之1/1000 DTM檔,以地理資訊系統軟體(3D Analyst模組程式)作坡度計算,計算出1/5000比例之地形底圖中各三角網的平均坡度,再依據以下級距將各三角網區分成9個坡度分級區(其分級級距為0~5%、5%~15%、15%~30%、30%~40%、40%~55%、55%~70%、70%~85%、85%~100%及100%以上等9級)。各坡度分級區以方格狀呈現於1/5000地形底圖上,基本運算方格單元為10 m × 10 m。
(四)山崩潛感圖 臺北市山崩潛感圖比例為1/5000,總共有52幅。山崩潛感圖是綜合土地之地形坡度、基岩強度、破碎情形與風化狀況、山崩歷史、河流侵蝕作用(包括河岸侵蝕和向源侵蝕)、表層沖蝕及人為堆積之特性等影響山崩潛感性的因子加以分析繪製而成,是由環境地質調查結果所衍生之解釋分析圖。 在此圖上標示土地目前狀況下可能發生山崩之機率,即所謂的山崩潛感性。本圖中,土地之山崩潛感性計區分為高、中高、中低、低等4級,山崩潛感性愈高者,代表土地發生山崩之可能性愈高;反之則代表未來發生山崩之可能性愈低。
(五)土地利用潛力圖 臺北市土地利用潛力圖之製作比例為1/5000,涵蓋台北市山坡地範圍共52幅,為綜合各種地質災害潛感調查與山崩潛感性分析之成果,再根據土地的災害防治成本,將利用潛力分為很高、高、中、低、很低等5級,分別以不同的符號與顏色標示於1/5000地形圖上而成。 土地的災害防治成本,主要係考慮土地做為都市(住宅)發展利用時,在開發過程中所需之調查、整地與地質災害防治所需之費用。當費用愈高時,開發所需付出之代價也愈高,因而土地之利用潛力也愈低;反之,當開發所需付出之代價愈低時,則土地利用潛力愈高。 圖上所標示之內容,包括地形圖與土地做都市發展用途之利用潛力高低分級,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土地利用潛力之分級,主要係考慮環境地質及開發成本,未涉及其他例如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之影響。
臺北市山坡地環境地質資訊系統之建置對於民眾、開發者、學術機關及政府部門有何幫助? 1. 一般民眾 i.了解自家周圍之地質災害敏感性。 ii. 選購土地(住宅)之參考。 2. 土地開發業者 i.選購土地之參考。 ii.合理的規劃土地及利用。 iii.申請土地開發各階段之許可所需之佐證資料。 3. 學術機構 需要了解臺北市地質災害敏感區分布及災害歷史等資料時。 4. 政府機關 i.規劃重要市政建設,選取地點或路線規劃土地利用。 ii.制定防災政策。 iii.規劃及實施坡地災害防治、坡地安全管理及災後復建等政策。 住家或附近為地質災害敏感區時該怎麼辦? 民眾如經由圖面或網路查詢,發現住家或所查詢之基地或附近為地質災害敏感區時,由於一般民眾通常缺乏專業訓練及背景,建議可依個別需要委託專業機構、技師公會或技術顧問公司進行以下確認、精查及規劃防災補強或監測工作,以避免未來發生災害。 1. 確認基地位置與圖上地質敏感區範圍之關係 透過更精細之地形比對、定位來確認基地與圖上地質災害敏感區之關係,如發現基地確實位於敏感區時,再進行下一步驟。 2. 地質敏感區精查 針對圖上所顯示之地質災害類型作更詳細調查,以了解該災害敏感區之特性、範圍、可否工程整治或可否避開等。 3. 適當之防災規劃或工程整治計劃 如基地無法避開地質敏感區時,可針對各類地質災害作不同之防災規劃或工程整治計畫,以減少災害發生之機會。 住宅靠近地質災害敏感區時該怎麼辦? 民眾如果住在各種地質災害敏感區附近時,除信任並配合政府機關之防災措施外,應採行下列行動以確保自身生命財產之安全: 1.平時 i.透過環境地質資訊系統、政府防災主管機關瞭解住宅附近地區是否有崩塌或土石流歷史。(因類似過去之災害很可能再度發生) ii.支持政府機關加強地質災害敏感區之土地利用管制。(例如陡崖上下方、河道及谷口等地之限制使用等) iii.密切注意住宅附近坡地豪雨時雨水匯流情形,觀察附近坡地有無微小崩塌、土石流或者樹木緩慢傾斜現象。 iv.洽詢政府主管機關以瞭解緊急避難措施、避難路線及避難地點等資料,並事先規劃及演練自家之緊急應變計畫。 2.持續豪雨或颱風期間 i.隨時提高警覺,注意廣播對豪雨之預警,尤其是在持續豪雨期中突然來臨之暴雨特別危險。 ii.住在崩塌敏感範圍內或政府列管之老舊聚落之民眾,應聽從政府單機關之指示,隨時做好避難之準備。 iii.注意外面是否有樹幹折斷、巨石擦撞等土石流動之聲音,小規模之土石崩落往往是大規模土石流或崩塌之預兆。住在河道旁之民眾應留意水位之急劇上升變化或顏色由清變泥濁,如有此現象表示上游有土石流現象,應立刻遠離避難。 iv.避難途中應選擇遠離路旁之擋土設施或堤防,注意沿途是否有崩垮之路面、泥土、岩塊或其他可能之土石流跡象。 v.即使在雨停一段時間後仍然要注意觀察,不要即刻到山區活動、不要在陡坡下或上面崖邊逗留。 臺北市山坡地問題如有任何問題,可向何處諮詢? 臺北市政府為關心所有位於山坡地之民眾,於今年(99年)成立全國唯一,也是全國首創之山坡地專責機關,就是為了保障居住於山坡地民眾之居家生活安全,民眾如有任何山坡地問題,皆可於上班期間電洽27593001轉企畫科洽詢,或上臺北市大地工程處處網(網址:http://www.tcge.taipei.gov.tw/MP_105041.html)查詢任何相關服務訊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