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9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社論 | |
供水匱乏咎非久旱不雨 古來有訓:「築室道謀,三年無成」,台灣水土政策非道謀則耶?係經年累月策劃治理,投資不貲,民生所繫,竟然連年暴雨成災,遇旱缺水,眾所垢病,民瘼積怨,其策與道謀何異哉! 莫拉克颱風,豪雨肆虐,水庫頻達警戒水位,持續洩洪,下游頓成水鄉澤國。颱風過後,天氣異常,旱象不雨,水庫乾枯見底,缺水日益嚴重。開春後供水短缺,攸關民生,總統啟動國安會議,旨在節水抗旱,即使休耕節省農業用水或動員全民節水,期能撐到夏季,颱風帶來暴雨,解除旱象,暫得紓困,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但癥結仍然沒有解決。防不該防,應備不備,天候一變,倉皇失措,災禍難避,又歸責天災、久旱不雨哉! 台灣地形特殊,山高水急,山林濫墾,光禿山頭,雨水盡洩,幾無蓄水,造林遲緩,幾無成效,計劃8年造林6萬公頃,88水災流失2萬公頃林地,保林形同虛設,颱風豪雨,土石流夾著漂流木傾巢而出,顯見山老鼠猖獗,目無法紀大肆濫伐,林管局視若無睹,明禁暗放,樹林遭殃,至今台灣山林已非昔比。山區不宜居人且住人,居民近山吃山,建築民宿,種植茶葉、蔬菜,破壞地表、地貌,88水災氾濫,雨水捲走土壤,巨量砂石衝入市區及淤積水庫、河川,民怨載道,吳揆臨危授命,高舉「治山防洪」大纛上任,本報669期社論「閣揆的十字架-治山防洪」,撰文野人獻曝,仰望霑惠百姓,幾何時,治山防洪策施何在?處理淤積水庫、河川土石何在?如今已拖累南部用水吃緊,一期稻作休耕,糧食短缺,糧價豈不又要上漲了? 馬政府企盼國土法來治山防洪,那是緣木求魚,推、拖、拉、扯政治語言;國土法草案16年來,承88水災之賜,於98年12月9日送入立法院開公聽會,開啟審議制法,冷僻新聞,媒體隻字未提,難保順利過關。草案之防災條文,列為未來計畫,待立法六年後,計畫內容另立規章,主軸在劃設保育及海岸責任區,管制土地使用,舉凡保安、保育及生態等公共利益,視同公共設施,頗受肯定,惟私利衝擊,利益糾葛,執行窒礙難行;首當其衝,山區限制區的公共工程及公有電廠、工廠之存廢,若仍安之若素,必影響積弊已久的私佔公有保育地收歸公設,私佔山區公有地或私地被編訂為保安或復育區,其反彈阻力不可小覷,民意高漲,遷就民粹,殷切期待的法案,必竟徒法不行,政府的誠意和決心,徒勞無功,終究要回歸原點。台灣的治山工作確實不能等待國土法立法再來拯救了,否則台灣人民每年皆要在防洪抗旱周而復始的輪迴中過日子。 南部水庫上游嚴重濫伐,山坡被毀,豪雨沖刷地表,土石流滾滾而下,聚流水庫淤積;莫拉克颱風過後,曾文及南化水庫巨積淤積土石,分別為9100及3600萬立方公尺,總量等同一座南化水庫的蓄水量,大幅降低兩座水庫有效容量,目前的蓄水量分別僅佔總量的32.9%與22.3%,有效容量未達總量的三分之一,可用水未超過五億六千噸,嚴重衝擊南部供水,政府昔日雖亦未雨綢繆,進行施設越域引水道,引荖濃溪水,欲圖充沛曾文水庫水源,與天爭水,違逆自然,捨本逐末,結果前功盡棄。如今災區復育,遙不可期,若以斯時之魄力與經費,投在水庫上游治山防洪,劃設保安區嚴加復育,同時趲趕水庫清淤,恢復水庫蓄水量,可能今非昔比,「前車不忘,後車之師」,寅畏自然,體察思量,勿重蹈覆轍,再錯莫及,劍及履及,黎民有福。 地球暖化導致氣溫上升,天候異常,破壞水文及水資源,造成全球性缺水,台灣難能倖免,雖然每到夏季颱風皆帶來雨水,然嚴重的氣候變異,乾旱不雨時間頗長,若水庫的蓄存與管控未能發揮應有功能,則百姓生活及工商用水就捉襟見肘,甚至停水,維護水庫已刻不容緩。目前除速清理水庫淤泥外,根本之策,積極推動治山防洪,保育山林,杜絕土石流,恢復山區蓄水功能,何愁久旱不雨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