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9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社論 | |
再論「公共建設執行成效」 「執行成效」至少應涵蓋「計畫周延性」、「品質合理性」以及「成本經濟性」等3項。本報641期社論中指出:「…拯救經濟的內需支出要爭取時效,政府一定要有更前瞻規畫及膽識,以扭轉劣勢,否則不但不能創造景氣復甦的動能,更製造另類工程爭議與危機。」 眾所周知,「爭取時效」才能發揮最大之效益,它既能即時扭轉劣勢、產生作用,並且讓公共建設獲得最大之投資報酬率。因此,時效性乃「計畫周延性」不可或缺之一環,它也是達成「成本經濟性」重要因素之一。所謂把錢花在刀口上,不僅應把錢適時地用在該用之處,而且不可多花一分不該花的錢。 「計畫周延性」另包括整體性以及務實性:整體性係指具前瞻規畫與全盤考量,譬如一座橋梁之興建,應一併考量兩端連絡道路甚至相關路網之開闢,以免橋做好了卻無路可通之糗事發生。而務實性所應探討者,則為如何就眾多公共建設項目,於有限之預算經費中,妥為籌措財源並擬定合理之優先順序。 其次,「品質合理性」包括安全、舒適與耐久性:任何一項公共建設首要要求就是安全性,不安全什麼都甭提。其次是使用的舒適性,例如:晚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研提之「推動道路平整方案」即為一提昇舒適性之範例。蓋道路的不平整不僅造成用路人的不舒適,衍生行車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它不但不能「節能減碳」,反而是「耗能增碳」。 至於耐久性更是「執行成效」不可或缺的要項,它不僅是品質良窳的指標,更是攸關「成本經濟性」。試想:一項公共建設支出動輒數千萬甚至幾億元,若不能用心做好,不到幾年就經常翻修甚至拆除重做,不但浪費公帑,招致民怨,「更製造另類工程爭議與危機。」 第三,「成本經濟性」是指「以最少的預算支出獲取最大的成果」,這包括建設經費的適切性以及工期的精確掌控:要知道較高的成本支出即為社會資源的浪費,亦造成不合理的分配。而掌控不佳的工期延宕無疑地除增加工程之直、間接成本外,其對社會大眾所造成的不便性,更是無法估計的損失。 因此,如何將成本減至最低而仍維持應有的工程品質與功能,以達到「成本經濟性」,不僅是專業工程師們責無旁貸的使命,更是大有為政府應有的作為。 以上所言,固係針對「執行成效」之內涵加以論述,惟有確實落實「計畫周延性」、「品質合理性」以及「成本經濟性」之精神,相信對政府所推動「永續公共工程-節能減碳」之政策,必然會有相當程度之貢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