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9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 ||
|
土木技師公會 拜會胡市長 談海峽兩岸通隧工程 ﹝本報訊﹞97年8月21日下午4時30分,土木技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余烈、副理事長吳朝景及學術委員林增吉、許資生、葛文斌、柯鎮洋、張渝江及王水寶等技師人會同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林永裕及吳亦閎、許富雄等技師一行人共12人,前往台中市府拜訪胡志強市長,簡報台灣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興建之可能性及同時作雙向溝通,在愉快氣氛中,雙方交談熱絡並獲得多項共識。 縱使英法兩國在爭戰敵對中 工程師仍然不懈世代繼續研究 余理事長強調經貿是台灣立國之本,暢通人流、物流交通建設為經濟之母。有鑑於通過英法海峽隧道之高速鐵路,連結倫敦至巴黎歐陸,使得英國與歐盟得以結合成經濟體,維繫英國經濟成長功不可沒。雖然50公里之英法海峽隧道才開通不到20年,但是一般人不知道,該計畫從倡議調查規劃設計約歷經200年、施工約12年,縱使兩國在爭戰敵對中,工程師仍然不懈世代繼續研究。再看日本輕津海峽之青函海峽隧道38公里,結合北海道與本州九州,調查規劃設計約80年、施工約10年,初期作為一般鐵路通行,後來改善為新幹線通行,活絡北海道之經濟。台灣未來發展,需要有一條海峽兩岸通道(橋隧),經福建通往亞歐及非洲,台灣走向全世界。本會深感作為國內土木、公共工程技術人才中心、有責任替國家社會做先驅工作、投入辦理研討會等先期調查規劃研究工作,推動未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之興建,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為慶祝今年土木日,將於97年11月17,18日舉辦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之興建研討會,鑑於胡志強市長於7月初訪問大陸時提出海峽兩岸通道之呼籲,特來報告本會之研討活動,邀請胡市長蒞臨致詞。余理事長又表示海峽兩岸通道之路線規劃有北線、中線(中北及中南)、南線之三種可能性,而中線之機會很大。 土木技師公會全聯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增吉表示:興建海峽兩岸通道是世界潮流,有美蘇之白令海峽、日韓之朝鮮海峽等皆在倡議調查規劃研究。有關海峽兩岸通道,採用隧道或橋梁工法及路廊選線需就各種自然條件進行評估,其可能性有北線方案福建平潭至台灣新竹、苗栗,全長124公里最短,工程費造價最低。建設條件:海床結構較穩定未發現斷層,水深較淺,平均水深為40~6OM。中線方案(北):全長170公里,平均水深為40~60M居台灣地理中心,大陸端,居福州及厦門間。中線方案(南):全長190公里,平均水深為40~70M居台灣地理中心,大陸端,居福州及厦門間。南線方案:全長220公里,金門~澎湖平均水深為40~60M,澎湖~嘉義平均水深為90M以上、有澎湖海溝。澎湖為中繼站,分段建設,工程費造價較大,地質條件複雜。 高速鐵路運輸是運輸主流,而海峽兩岸通道工程是世紀重大工程,應及早倡議研究。就自然條件調查及施工技術研究交通系統設備、概念研究、財經效益研究環境生態、政治文化研究規劃、設計、施工、營運、維護等各項問題進行論證、以便時機成熟得以及早實施。 胡市長贊同台灣需要有與大陸福建快速大量連絡之通道,興建海峽兩岸通道,台中應處於連絡台灣南北捷徑是最適當位置,並藉經中部地區興建隧道直通東部地區,海峽兩岸通道可直達花東,並解決興建蘇花高速公路對環境之衝擊,貴會遠見對國家社會長遠發展盡心盡力,令人敬佩,本府願意共襄勝舉。 研討後市長另有行程,一行人在市長伴隨留影後結束本次拜會活動,為未來世紀大工程激起第一道漣漪。 胡志強市長(左六)、全聯會余烈理事長(左五)、省公會林永裕理事長(左七)與出席技師合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