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1490 | ||
|
社論 | |
論 以AI強化生態檢核 為落實強化生態檢核,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08年5月函頒(112年7月修正)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注意事項規定,涉及生態環境保育議題且達一定規模之公共工程須辦理生態檢核。民間的開發案特定情況也須進行生態檢核。因此,本報建議援用AI,以強化生態檢核。 除了達一定規模之公共工程須辦理生態檢核以外,民間的開發案,若開發範圍面積達1公頃以上,或開發基地位於敏感區域(如水源保護區、山坡地、野生動物棲息地)仍可能須進行生態檢核。 生態檢核項目至少包括:基礎生態調查、開發衝擊評估、減輕與補償措施、其他法定程序。依序說明如下:(一)基礎生態調查包括: 1.植物相調查:特別重視調查受保護物種(如台灣紅檜、烏心石等)及稀有植物分布。2.動物相調查:調查保育類動物(如台灣藍鵲、山羌、食蛇龜、阿里山山椒魚等)及其棲息地利用狀況。3.生態敏感區調查:如野生動物遷徙路徑、繁殖地等。4.地質與水質調查。(二)開發衝擊評估包括:1.砍伐對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廊道的影響。2.評估是否涉及「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須保護的自然紀念物(如老樹)。3.評估開發是否污染水源。(三)減輕與補償措施包括: 1.移植受影響物種、設置生態廊道或人工棲息地。2.植樹補償(比例通常不低於砍伐面積)。3.施工期間的生態監測(如:避開繁殖季等)、水質監測。(四)其他法定程序包括:1.開發基地若涉及原住民土地,則須依「原住民基本法」之規定經諮商同意。2.水土保持計畫中須說明植生復育方案。 以上四大項生態檢核工作,牽涉到工程全生命週期的計畫、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管理等各階段的管控。隨著智慧科技、生成式AI等工具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行業介入或研究發展AI各方面的應用,故建議援用AI以強化生態檢核工作。牽涉各種土木、建築、環工、大地、水土保持等工程的業界,確有需要積極援用或研發AI各方面的應用。 近期最常討論及運用的AI包括:ChatGPT、DeepSeek、Gemini、ClaudeAI等;另外還有許多實用的AI Agent,例如:Google公司所發展的Project Astra、Project Mariner、Jules、Deep Reserch等。這些AI都可能運用於強化生態檢核工作。 實際上,臺灣港務公司已運用AI多年。臺灣港務公司執行交通部111年度「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補助計畫」核定補助計畫之一,由中華電信公司執行,以基隆港為試驗場域。使用無人機、無人船、水下海事機器人等無人載具巡檢,搭配5G企業專網傳輸、AI智能分析平台及建置UTM無人載具智慧監管平台,進行港區非法釣客告警、環境變異分析、碼頭防舷材檢測、水中油污及水深監測,以及水下岸壁檢測等項目,全面掌握港區狀況,協助人員進行監測管理作業、提升巡檢效率。 一般貨櫃裝卸業務的「櫃號」與貨櫃損傷需透過人工方式進行辨識確認,臺灣港務公司與中華電信公司共同合作「高雄港自營櫃場橋式機貨櫃作業辨識系統建置案」。本計畫於高雄港自營櫃場1座橋式機裝設攝影機,應用AI結合OCR辨識技術進行貨櫃車號及貨櫃櫃號封條辨識、船邊車輛定位導引、採用CCTV進行櫃損辨識,期藉由AI影像分析技術提升貨櫃裝卸管理效率,以及完成櫃損辨識提供影像調閱服務,優化港口裝卸作業營運效能。 綜上所述,本報建議應積極設法援用AI,以強化生態檢核工作,並增進檢核效率與成果。設法援用AI於強化生態檢核工作,包括:基礎生態調查作業、開發衝擊評估方案的研擬規劃設計、減輕與補償措施的規劃設計、施工及維護管理等工作援用AI,以增進其效率與成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