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峴港六天五夜遊記盛
林志傑 技師
峴港市,是越南南中部的中央直轄市。峴港是越南第四大城市,僅次於胡志明市、河內市和海防市,是越南中部重要的大城市。由於越南仍屬發展中的國家,可以想像大概與台灣20年前(或更早)的樣貌類似。
2024年臘冬,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從高雄國際機場出發,搭乘越竹航空經2.5小時的飛行於深夜時分抵達峴港,開始了六天五夜的峴港之旅。十二月中的台灣正值多波強烈冷氣團來襲,心想可以到東南亞國家避寒,峴港雖屬於熱帶氣候,峴港的雨季很長,從每年5月持 續到次年1月,所以我們正好就碰上了雨季,大部分時間就在時大時小的雨中撐傘走行程,也別有一番滋味。
上午9:00離開了樓高36層峴港河濱美利亞珍珠島酒店,驅車以2.5小時經越南所謂的「高"樹〞公路」前往順化。位於中越的順化,是越南阮朝最後王朝首都的所在。除了有「小紫禁城」之稱的順化皇城:多任皇帝的皇陵,還有美麗的庭園與寺廟。「靈姥寺」為中越順化最為古老的寺廟,原名為天佬寺,據說此地為龍脈之首,前有如龍盤居的江水,後有如龍躺臥的山峰,十分壯觀。來到了越南當然要體驗一下當地的人力三輪車,在順化體驗觀光三輪車,走在街上與腳踏車、摩托車、汽車等摩肩擦踵而過,老實說沒有愜意的感覺,除了緊張之外也嘆服當地的駕駛技術,因為越南幾乎沒有紅綠燈,路上的車子全都是憑感覺過馬路!滿街的喇叭聲恐大家早已習以為常,卻也不見「棒球隊」。筆者從住處25樓高往下拍此一井然有序的車陣,還真像成群成列的螞蟻行軍。
翌日再驅車回到峴港主要景點為五行山,此為越南獨特全球獨有的地貌景觀,依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而成,土其中以水山最高、山勢最美,海拔108公尺,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遊五行山搭乘電梯上下山,單趟也是15,000越南盾(折合新台幣約20元),十分便宜!在水山上面設有兩個瞭望台,一個是望向東邊的望海台,可眺望遠處綿延的海灘。山裡有多座寺廟和壯觀的洞穴,形成觀光重點。從入口走入後豁然開朗,有光線從頂部投射而入,明亮開朗就像一個小山谷。洞穴正面有一佛陀石刻坐像,兩旁各有一尊守護天王,一座臥佛竟藏身於坐佛之後,沒有特別注意是不會發現的。
下午參觀粉紅教堂,此教堂有著粉紅色外牆且為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而成為遊客們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短暫停留拍照後即往隔鄰的韓市場,因鄰近韓江(漢江),因為翻譯名稱的不同,也被稱為漢市場或韓江市場。韓市場是峴港大型室內市場之一,販賣各式商品也有路邊小吃等,市場內可謂人潮洶湧、摩肩擦踵很是擁擠,倒是此市場也成為眾多遊客在此選購伴手禮的好地方。
為了避免進園區搭纜車需排隊久等,我們選擇了早起離開飯店前往距離峴港市中心30公里著名的景點巴拿山。巴拿山海拔高達1,500公尺(與杉林溪1,600公尺差不多),因此可以在一天內就體驗到四季氣候。來到巴拿山必做的事之一就是搭乘纜車,它是全世界最長的單線纜車(長達5,771公尺),還有全球最長高低差,也是全世界最高的,有1,369公尺高,坐上去感覺就像飛到天上了!最有趣的是,坐在纜車裡你可以360度欣賞巴拿山的美景,森林、溪流,甚至山頂那夢幻的法式城堡都在你眼前慢慢出現,彷彿走進了童話故事看看周遭原始森林的美景,讓你享受大自然,沈醉在美景之中。
來訪之日,山上氣溫10度左右又飄著細雨,體驗在煙雨迷濛之間,有時伸手不見五指,有時又是雲霧初開的獨特感受。巨大的“黃金佛手橋”吸引各國非常多海內外觀光客前來朝聖,甚至越南當地也很多人前往觀光,然而巴拿山園區很大,且佛手橋常擠滿非常多人潮,尤其是觀光團!
毫無例外地在國外人潮多的觀光景點,就必須別注意周遭的第三隻手,筆者的錢包在巴拿山黃金佛手橋上很離奇地離開身上揹包(由內裝在揹包內的airtag知)約三小時,最後是透過導遊及經由服務中心得知,是被清潔人員在垃圾桶內拾得的,所幸證件及信用卡都還在,損失的是一些現金,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會安古鎮距離峴港約40分鐘車程,曾為亞洲重要貿易中心,建築融合了中國及日本色彩,充滿著懷舊韻味及異國風情,它在17世紀時便與麻六甲成為東南亞重要商埠,同時也是越南最早的華埠。當時因為有貿易的需求,中國、日本、南洋,甚至歐洲商人經常出入會安,有的甚至後來移居到了這裡。特別是華人社區,有很多華人會館、關帝廟、佛寺以及宗祠等,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傳統中華文明。歷經歲月滄桑,戰火與天災,會安古城依然沒有遭到破壞,人文文化傳統仍然保存良好,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也到了迦南島體驗了竹桶船,竹桶船形狀像咖啡杯,原本是當地漁民在近海捕魚用的小船,以竹條編制,堅固又不失美感。我們兩人一艘,每艘船裡都有一位船伕熟練地幫忙划船,穿梭在椰林水道中間,團員們只需要在船上享受自然風光,也見識到船夫們搖船的高超技藝 (可惜筆者怕暈船不敢體會其旋轉的樂趣)。
到了越南,一定也不免俗地體會一下當地的「越式按摩」及「越式洗頭」。越式按摩是藉由拍擊、指壓,對肌肉與組織施加壓力,加速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環,以達成緩解疼痛、排毒、放鬆的目的。而越式洗頭是一種綜合性美容與放鬆的服務,消費者在一張按摩床上可以一次性體驗到包括溫水泡腳、洗髮(不包括吹髮型)、按摩、敷臉保養(小黃瓜)、刮鬍子、掏耳等多樣服務。兩者的費用同是90分鐘1,000元新台幣(包含小費、來回接送等)。筆者在臺灣沒嘗試過,無法做兩地同名稱按摩的差異比較。倒是很好奇地請教導遊這兩種按摩的由來。據說,位於東南亞的越南天氣非常炎熱,農民多是利用太陽未升起前的凌晨趁著月光下田耕種,長期下來就得到了筋骨痠痛的毛病,於是就發明了先以草藥放入溫水腳盆內泡腳舒緩,然後再做全身的按摩紓緩。是否真如此?尚待考究,倒是台灣各地的「越式洗頭」服務店正如雨後春筍般地展開則是不爭的事實。
快樂的時光總是特別地容易溜逝,短短幾日的旅遊也對這飽經戰火的國度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記載了如下經由導遊口中的順口溜及趣聞與大家分享。
一、越南共有八個怪
1.東邊下雨西邊曬(天氣陰晴不定)。
2.三隻蚊子一盤菜(當地早期食物欠缺)。
3.十隻老鼠一麻袋(形容龐大身軀的老鼠)。
4.火車沒有機車快(火車時速只有50公里)。
5.廁所頂上沒有蓋(鄉下地方建設仍不足)。
6.背著孩子談戀愛。
7.男人頭上綠帽袋(綠帽是早期戰爭時與森林的偽裝色)。
8.女人臉上毛巾蓋。
二、高樹公路、高鐵與地鐵
1.兩旁有高高的樹中間的馬路為「高樹公路」。
2.比馬路高的鐵路則稱「高鐵」。
3.比馬路低的鐵路則為「地鐵」。
備註:事實上越南的高速公路正分段興建中,按規劃,高速公路全長為1805公里,目前已近完工約500公里。
三、越南三國寶
綠帽、吊床、消炎藥+軍隊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