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亡靈節的由來
陳政昇 技師
墨西哥亡靈節(Día de Muertos)是墨西哥的文化代表,其起源可追溯至古老的阿茲特克文明。對於阿茲特克人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由死亡女神引領靈魂進入新階段的開始。他們透過盛大的儀式和祭典紀念亡者,表達對生命的敬意與對逝者的懷念,類似於中華文化的清明節或鬼月,亡靈節的重點在於迎接亡靈回家,與生者短暫團聚。家人會設置祭壇,擺上亡者喜愛的物品、食物與飲品,並裝飾鮮豔的萬壽菊,因為其香氣被認為能引導亡靈歸來,而蠟燭則象徵為靈魂照亮歸途。
16世紀西班牙人帶來天主教信仰,當地文化逐漸與天主教的「萬聖節」和「萬靈節」結合,形成現代的亡靈節。到了19世紀,諷刺畫家迪亞哥·李維拉創作的骷髏畫作進一步強化亡靈節的象徵。他的註解「Todos somos calaveras」(眾人皆骷顱)表達了無論貧富階級,生命結束後人人平等的理念,而後這種黑暗哥德造型的骷顱頭形象也成為亡靈節的死亡女神(Catrina)代表。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亡靈節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肯定了其文化價值與歷史意義,這個節日不僅體現了墨西哥人對死亡的理解,還傳遞了一種積極的生命態度:死亡並不可怕,愛與記憶可以讓逝者永存於心。
近年來,亡靈節因大眾媒體的推廣更受關注。2015年電影《007:惡魔四伏》中的虛構亡靈節大遊行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激發了墨西哥城後來舉辦實際的遊行活動,變成我們理解的亡靈節萬聖節遊行。2017年皮克斯動畫《可可夜總會(Coco)》則以溫暖動人的方式向全球觀眾展現了亡靈節的深厚文化意涵,也讓人們對於亡靈節有更多認識。
試想,每個人總有一天要面對死亡,而華人文化對於死亡的理解認為自己的死亡應該會讓自己的親友傷心,如果親友能有說有笑地講自己的故事,自己或許也可以走得比較輕鬆吧。
 | |  |
007電影中亡靈節遊行出現的主教堂 | | 眾人皆骷顱的造型 |
| | |
 | |  |
黑暗哥德造型的骷顱頭造型的 死亡女神(Catrina) | | 諷刺畫家迪亞哥·李維拉與 其妻芙烈達·卡蘿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