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哈薩拉堪風情
洪照男 技師
初聽,瑪哈薩拉堪這名稱,像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名字,或像是遙遠的化外之地,或是人煙罕至未曾聽聞的某處勝地,其實他是泰國鄉下的地名。
原生於該處的阿倫,因緣際會之下來台灣工作,此次邀請我們前往泰國拜訪,因此開啟這趟旅程,來到不曾聽過的瑪哈薩拉堪府。旅程中當地的原始風物人情,讓我們對原始風味有不同的感受,也真的印象深刻,在經歷之餘,略記此次體驗。
一、長程巴士
瑪哈薩拉堪,位在泰國東北部的寧靜小府,從泰國蘇萬那普國際機場到瑪哈薩拉堪,有多種交通可選擇。因行程安排,先前往羅湧府,所以從羅湧府市區搭乘長途巴士前往瑪哈薩拉堪,當日下午坐PM6:10的大巴士到泰國東北農業區"瑪哈薩拉堪”。這段旅程約600KM,我們從傍晚坐到天亮,因路程崎嶇彎折,加上中途司機乘客休息,花將近12小時車程。當然若是租車自駕,可按照自己的節奏前往,探索沿途的風情,但畢竟在異鄉,不清楚當地民情下,我們選擇大眾運輸前往。
沿途大巴穿梭於此,可以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風味,不僅是風景上,更是在心靈上,有種探索未知的新奇感受,雖如此,但要有心理準備應對將近12小時的車程才行。
巴士上的設施還算齊全,確保了旅途的舒適性,至少還有空調,也算是有搭車基本需求,途中,巴士會在各主要站點停靠,讓乘客有機會下車伸展休息。休息站的咖啡其實跟一般咖啡無兩樣,只是在這種情境下的熱咖啡,咖啡香讓人感受到放鬆,或說是救贖一下車上的苦悶吧。平淡無奇的咖啡像是有魔法般,喝一口似乎讓疲憊的旅人瞬間恢復活力,仿佛加了滿點的魔力值。
沿途休息站不僅是旅途中的暫歇點,也是文化交流的小舞台,提供了品嚐當地美食和深入了解當地生活方式的地方。
轉換個心情,對長程巴士提供的獨特體驗,讓我們能夠深入探索這片土地的美麗,從座位上,可以欣賞到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從郁郁蔥蔥的田野到古老的寺廟,猶如電影播放一般。還好長程巴士,座位還算舒適,若有需要可以像躺椅一樣休息,否則沿路部分路段顛晃情形,想休息幾乎是半睡半醒狀態。從上車就開啟心理準備模式,這趟巴士搖擺的時光,相信將有番不同搭車經歷。那感受,回想起來,有時像是坐在會飛的毯子上,每個轉彎都帶來一陣波動,讓人似有在雲霧裡飄搖的感受,但也讓人大感吃不消。
二、水管做的拐杖
巴士從都市開到鄉下,鄉下再到更鄉下,總算到了阿倫家。或許是期盼已久的相遇,阿倫家人充滿熱情,有讓人誤以為是光榮返鄉的場面,溫暖而又充滿活力,阿倫家人及鄰居的熱情笑容,猶如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寶石,令人忘記了旅途的辛苦。
這邊的人很窮,當地老者用水管做成簡易拐杖(照片1),因為有很多膝蓋退化或是坐骨神經痛的情形,當地人雖然生活樸實,但貧苦的日常,似乎並不能掩蓋他們臉上的笑容,他們的熱情和當地食物一樣,都是這片土地上不可多得的珍寶。
阿倫早已通知附近鄰居,一起歡迎我們的到來,當地人生活雖然貧苦,仍為我們準備了當地家常美食,當地食物雖簡單卻美味無比,蘊含著當地的文化和傳統。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自然的香甜和辛勤農人的汗水,直接席地而坐,超有在地味(照片2)。當地人,似乎總是能在夕陽下的聚餐中找到快樂,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任何財富都買不到的。當下雨來臨時,整個村莊就會變成一個閃閃發光的水世界,夕陽下,整個村莊被金色的光輝所包圍(照片3),每滴雨都像是老天的祝福,一天的辛勞在這一刻得到了寧靜的釋放,滋潤了大地,也帶來了新的生機。
真的要轉換心境才能享受這種情景,若心境不轉,可能認為自己身在沼澤之中。想像一下,這是一個充滿魔法、智慧和自然奇跡的地方。
來到阿倫家這個社區,劉醫師以他的醫學技術和知識,無償為當地人提供醫療服務,這種無私的義診行為,贏得了村民們的尊敬和感激。在這裡,老者因行動不便,社區提供用水管做成拐杖,也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和支持,水管做拐杖,真是創意十足,誰說拐杖一定要貴重?只要能撐起苦難,並不一定要華麗的裝飾,劉醫師的義診,像是現代版的行走草藥箱,不過他的藥箱裡裝的是專業知識和滿滿的愛心。
三、原始風物~動物狂歡
泰國有許多地區尚屬開發中,今天到阿倫家算是見識到了,特別是在晚上,以前在台灣鄉下老家,到晚上總是蛙鳴叫聲,像是音樂會一般。而這雨後的傍晚,雨滴敲打在屋頂上,伴隨著遠處雷聲的低鳴,彷彿是大自然在進行一場宏偉的交響曲。大青蛙及大蟾蜍,不約而同大喇喇的來到門前空地,它們似乎一點也不怕人,像是阿倫家人一般,而燈光處更飛來許多白蟻聚集(照片4),白蟻比台灣的大好幾倍,青蛙、蟾蜍、守宮正在大快朵頤,吃起白蟻大餐,真是吃到飽。
聽阿倫講起,以前耆老說,這裡的青蛙和蟾蜍(照片5)不是普通的兩棲動物,它們像是當地的哲學家,每晚的蛙鳴,像是在討論著天地的奧秘一般。而豹紋守宮(照片6),當地則說這是一種神秘的生物,據說能夠預測未來,但它們總是用最模糊的聲音來表達。雨後的青蛙、蟾蜍、守宮和大白蟻的派對,一場自然界的狂歡節,只是沒有通知人類參加,或許是甚怕因為人類又破壞了大自然的運轉吧。
 | |  |
照片4 聚光的大白蟻 | | 照片5 青蛙、蟾蜍 |
| | |
 | | |
照片6 豹紋守宮 | | |
四、大水缸
在泰國的鄉下落後地區,枯水期常導致水資源變得非常欠缺,居民們通常會在屋後設置大水缸(照片7)來儲存雨水或其他可用的水源,以應對乾旱時期。儲水策略對於這些地區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當地基礎建設不足,沒有穩定的水源供應系統。一些地區在雨季遭受洪災,但在乾旱季節,水資源卻可能變得非常有限,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有時會介入,提供儲水容器或改善水資源,以幫助這些社區。而雨水收集系統不僅可以為家庭提供飲用水,還可以用於農業灌溉,這在乾旱季節尤其重要,面對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當地的水資源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鄉下,當枯水期來臨,大水缸不僅是儲水的好幫手,更是居民的生活寶典!想像一下,一個巨大的水缸坐落在你家屋後,就像一個靜靜守護著家園的水巨人,這些水缸不只是儲水工具,它們是鄉村版的水上樂園,每當雨季來臨,孩子們就能在旁邊嬉戲打水仗。
阿倫說,在當地:「水缸越大,鄰居的羨慕眼光就越強烈。」有了大水缸,就是保有水資源的象徵,夏日炎炎就變成了涼爽的水上派對!這些水缸也是社交的中心,人們聚集在水缸旁交換最新的八卦,不過,在使用水缸前最好先檢查一下,也許有青蛙家族在裡面安家。
大水缸不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象徵,更代表著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尊重和珍惜,泰國的鄉下落後地區,面臨著水資源的重大挑戰,特別是在枯水期間,儲水已成為當地居民的重要日常,以確保有足夠的水供日常使用。
 | | |
照片7 大水缸 | | |
五、結語
旅行總能帶來新的視角和深刻的感悟,正如瑪哈薩拉堪這個地方,它不僅是一個地理的標記,更是一段旅程的象徵,此物此景,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在這裡,每一處風景就像是詩人蘇東坡筆下的意境,在欣賞之餘,能深思人生與世事的真諦,蘇東坡的作品,常透露出一種超脫和寧靜,與旅行後的心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的詩句中,對人對事對物的描繪,常帶有一種淡然和包容,這正是此行在瑪哈薩拉堪所能體會到的。
這令人想起,蘇東坡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知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是大自然的寶藏,我與你共同分享享受,真是大氣啊。
無論是沿著公路的蜿蜒前行,還是在佛塔前的凝思,或是在沼澤水域的靜謐中找尋內心的平靜,每次的旅行都像是在與造物者對話,學習那份對世界的理解與包容。旅行不僅是身體上的移動,更是心靈上的洗禮和升華,它讓我們學會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而瑪哈薩拉堪的旅行,在這裡,不僅看到了自然之美,更感受到了原始風物和人們的熱情。這些經歷,正如同蘇東坡在定風波詩中的境界,「誰怕,ㄧ蓑煙雨任平生”。」的自在逍遙,引領我們昂首闊步走向更加豐富的人生旅程,為自己創造更多幸福感。
旅行,雖瘦了錢包,但心靈卻豐富了,這不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文化和視覺的盛宴。
後來我漸明白了,究竟甚麼東西,是越分享越多的呢?那就是,幸福感,就是這種我們在大自然裡,收穫到的這種,只能意會的恬淡與空靈的心境,在你我之間流動,又因為同頻共振,而讓這份感受加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