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八月三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443

發  行  人:洪啓德
社務委員:黃騰輝、陳玫英、伍勝民、黃武龍、陳錦芳、周子劍、蔡震邦
     林景棋、拱祥生、呂震世、謝祥樹、楊高雄、高 原、杜明星
監  察  人:施義芳、陳清展、鄭明昌、陳菁雲、巫垂晃
社  長:陳玫英

副  社  長:黃騰輝、拱祥生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伍勝民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林祐全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BIM在營建業應用與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種革命性的數位技術,且已經成為營建業界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透過建立、管理和分享建築和基礎設施的數位模型,徹底改變了營建業的工作模式BIM透過數位化的方式,將建築設計、施工及管理過程整合起來,大幅提升了效率、準確性和可持續性。本文將探討BIM在營建業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有關BIM的幾個主要功能介紹如下:1.3D(三維)建模BIM最基本的功能,是通過建立精確的3D模型來呈現建築物的各個面相。這些模型不僅包括建築的外觀,還包括內部結構、設備、機電系統等細節,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實現高度的可視化和交互性2.碰撞檢測BIM模型中,不同專業設計的元素(例如結構、建築、機電等),可以同時進行設計,系統能夠自動檢測這些元素之間的碰撞或衝突。這樣的功能可以大大減少設計錯誤和施工期間的問題,提升整體效率;3.數據管理BIM不僅僅是一個圖形表示工具,它還是一個強大的數據管理平台。用戶可以將各種數據與BIM模型集成,包括成本數據、進度安排、物料管理等,從而實現全面的專案管理;4.可視化和模擬BIM模型可以通過不同的視圖和模擬功能,來幫助更好的理解設計和施工過程。這包括動態視圖、時間線模擬、能源效率分析等,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決策;5.協同工作和合作BIM促進了跨專業團隊之間的協作和訊息共享。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可以在同一個模型上同時工作實現即時協調和通信,從而減少訊息傳遞的失誤和時間延遲。

有關BIM在建築各階段的具體應用上,在設計階段的應用,BIM可以幫助建築師和工程師建立精確的3D模型,不僅有助於更好地可視化設計概念,還能進行碰撞檢測,提前發現設計上的問題,節省了後續修改成本和時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BIM模型可以被用來生成施工計畫、協調各工種的施工活動、優化物料採購,甚至是進行模擬測試,預測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降低施工風險;在管理階段的應用,一旦建築物完成,BIM模型仍然具有價值,它可以幫助業主和管理團隊即時追踪建築物的運行狀態,進行維護管理、能源效率分析,甚至是建築物的再開發規劃。

本報認為,BIM未來在營建業上尚有發展趨勢如下:1.智慧建築和物聯網整合未來,BIM將可與物聯網(IoT)技術相結合,實現建築物內各類感測設備的數據整合和分析,從而實現智慧建築的理念,提升建築物的運營效率和舒適度;2.AI和機器學習的應用利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技術,BIM可以更精確地預測建築設計的性能,從而在設計階段就能進行更好的優化和決策;3.協同工作和全球化的趨勢BIM的普及和進步,使得國際間建築設計和施工更加無縫化。不同地區的團隊可以共同工作於同一個數據化模型,從而實現更高效的國際專案管理和合作。

總結來說,BIM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技術,不僅在現有的營建業中大幅提升了效率和準確性,同時也為未來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可能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擴展,BIM將繼續在全球各國家內推動營建業的進步,並促進持續性和智慧化的建築發展。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