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 NO. 1386 | ||
|
省公會攝影比賽 - 由實體照片邁入網路上傳 【歡迎會員(會務暨眷屬)踴躍參加 比賽辦法112年八月初公告於網站】 省攝影社長 梁詩桐 技師 緣起 民國92年省公會於於福利委員會,下設《土木技師盃攝影比賽》迄今已歷21年,對會員美學的薰陶及鑑定攝影技術的提升,有潛移默化之功。 原攝影比賽採實體沖洗相片(6*8吋)參賽,參賽會員對作品無論採亮麗或超亮麗相紙沖洗,成本甚貴(每張沖洗費150元)。參賽作品沖印,如以每張150元估列,每位會員平均投件約6張(最高10張)費用150*6=900元,參酌本會《土木技師盃》攝影比賽最近五年參賽收件紀錄(本會會務提供),每屆會員平均總支出約為 111張@150元=16,650元,對參賽會員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平均參賽人數為16.6人,人數偏低。且本會前施義芳理事長在110年度攝影比賽評審中,也向筆者表示參賽人數偏少之見解,囑咐思考。有鑑於此,本人再回任攝影社長,亟思參酌知名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參賽規則,草擬本會[2023第二十二屆台灣省木技師盃攝影比賽通告(稿)],並請本社資深社員暨金牌得主,如鄭光熙前社長、李登輝前社長、馬俊強技師、楊坤燦前社長、黃國鑑前社長等諸先進,表示意見並修正。最後並會知本社攝影老師暨評審應文進的綜整,依據通告擬定下列程序,以利遵循。 有鑑於現今電腦資料庫儲存量發展迅速,數位儲存容量價格相對低廉,故國內外各大攝影比賽,均採多主題上傳影像檔參賽。思考因應時代潮流,不增加會員負擔,不必先期成本,就可參賽,希望會員多多拍攝作品參賽! 比賽程序 1.會員上傳:採專設112年度攝影比賽email帳號(暫定photos2023@twce.org.tw,以公告為準)上傳(不會減損畫素,但上傳張數,以會員email每次上傳容量為限),以利主辦會務重新編碼,存入112年度攝影比賽評審資料庫。 2.評審:分初審與決賽進行。 (1)初審:由公會選任評審委員4名,以連結進入攝影作品相片資料庫,就參賽作品,由自用電腦初選出最佳50名,於期限內回傳公會主辦會務,收集彙整,統計不重複之每組10位入選,通知洗出實體相片(6*8吋)。 (2)決選:於指定時間,於公會會議室,由評選委員就入選實體相片(6*8吋),選出金、銀、銅牌暨佳作等作品。 比賽電腦設備 (1)專屬email:請本會資訊會務協助建立。 (2)專屬攝影比賽參賽作品資料庫容量及連結建置,請本會資訊委員會協助建立,請本社副社長林忠行會同建置。 攝影比賽通告 本攝影比賽通告,為鼓勵會員踴躍參賽之用,先行告知,惟以正式公告(預定七月下旬公告於公會網站)為準。 省公會暨本會攝影社,為提倡會員(眷屬)對參與公會事務或、旅遊活動,及對真善美人生的感動體驗,舉辦攝影比賽。 為節省會員參賽的費用,本次攝影比賽,採網路上傳與評審方式。依據每個主題之全體有效參賽作品中,選出得獎作品:以(1)創意、(2)攝影品質、(3)攝影內容的真實性為評審標準。各評審之評審結果為最終決定,且具絕對約束力。 收件期間 2023年9月1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中午12:00止。 如何參賽 Step1以公會登記email帳號上傳 以公會登記email 帳號(暫定 photos2023@twce.org.tw,由會員個別email,上傳提交作品,請於email中填註: 會編、姓名、作品標題、拍攝時間、拍攝地點、參賽照片檔名及參加組別註明(一)人文風情、(二)自然風光、(三)工程之美與生態永續,[以(一)、(二)、(三)]標註即可。 ●不分組別(包括會員、眷屬及會務) ●逾期未提交者視同棄權。 Step2上傳作品 依參賽組別中所述選擇您想參賽的主題,並確認所有送出的作品須符合以下基本規範: ●會員每人可同時參加下列三個主題 每一主題最多僅能上傳二幅作品,同一作品只能參加一個主題,如有重複上傳,以上傳前二張有效。 ●主題 1.人文風情:主體為人像、文化、街拍、建築、運動等人文風景(包括公會事務與旅遊等活動以人物為主體) (圖例1)。 2.自然風光:主題為自然景觀、旅遊風景(圖例2)。 3.工程之美與生態永續:工程之美主題彰顯工程專業與宏偉(圖例3、4)。生態攝影參賽作品嚴禁擺拍、誘拍及籠養/被困主題。每組取 金、銀、銅牌。[各組金、銀、銅牌得主,不可重複,如有重複入選,以入選較高級別為原則。] ●請注意 1.「作品提交」後不接受更改作品圖像、作品資訊與敘述,以維護所有參賽者權益。 2.已提交作品者視為參賽成功,恕不接受任何理由提交退件申請,敬請留意。 作品規格 1.參賽者不限定攝影設備,可使用相機、手機、平板之設備拍攝。但作品須為數位檔案,不限定使用數位相機所攝之相片,亦接受負片、幻燈片、沖印相片之數位掃描檔。每位參賽者以一張數位照片(建議大小至少 1600*1365),表達相關主題或故事。上傳之檔案大小必須在20MB以下,參賽作品之數位檔案應具備「調整前原始檔以及「調整後作品檔(JPG)」兩種檔案,如有需要,以備查驗。 2.參賽作品須於參賽日往回算起三年內拍攝。 3.參賽作品以未曾在刊物公開發表者為限。參賽作品須符合該次活動攝影主題、作品規格;違反者視同棄權,主辦單位不另行通知。 4.參賽者僅能對其作品進行少量色彩加深(burning)、色彩加亮(dodging)、或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等修改,適度裁切亦在可接受範圍。若查核原始作品時經查覺作品過度使用上述手法修正作品,則該作品將喪失得獎資格。 5.參賽作品須附完整標題,拍攝時間、地點。 6.其涉著作權或其他侵權、違法之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作品為合法之攝影作品。不可抄襲、重製、冒名、拷貝,未侵犯其他任何個人或實體法律上權利及利益。其涉著作權或其他侵權、違法之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 7.得獎作品著作權屬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及作者共同所有。 關於數位修圖 1.我們希望看到透過您雙眼所見的世界,而非透過Photoshop的工具或預先設置的攝影場景。 2.請不要透過數位修圖手段增加或消去圖上任何物件。 3.色彩加亮(dodging)與色彩加深(burning):加亮色(使陰影變亮)或色彩加深(使強光部份變暗)是可接受的,但請不要過度使用。 4.色彩飽和度調校(color saturation):如同加亮與加深,您的目標應是讓你的照片顯得真實。 5.曝光效果(solarization)、銅版雕刻濾鏡(mezzotint)、雙色調(duotone)模式等不接受。 6.黑白影像:可接受。 7.裁切:適度可接受。 8.環景:不接受。 9.高動態範圍影像(high dynamic range image):可接受。 10.本辦法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保留解釋、修改之權利。 關於獎項 1. 金牌:一名,每名獎牌一只、獎金5,000元。 2. 銀牌:一名,每名獎狀一只、獎金2,500元。 3. 銅牌:一名,每名獎狀一只、獎金1,500元。 4. 佳作:三名,每名獎狀一只、獎金1,000元。 得獎者發布 1.經通知各組入選者,須於通知期限內繳交入選作品之6*8(英吋)或6*9 (英吋) 高亮麗規格輸出照相片高畫質數位檔案,供主辦單位決選審視與存查。 2.頒獎:於次年會員大會中頒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