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土木技師本身是一種專業的身份,也是一種職業。本期有機會來與各位技師來分享「專業精神」。 (以下資料主要參考來自網路一篇文章,出處不可考,編者加以改寫) 專業精神表現在很多層次。最基本的不外乎是服裝、禮儀、準時、守信等。進一步是我們技師的嫻熟專業知識和正確地把工作做好,不浪費其他和你有交集的同事和客戶的時間。 我們除了必須不斷溫習以往所會的專業知識外、也必須不停的吸收新的知識與法規。另有些工作的基本習性也需要加以檢討改進。如講電話,不能拿起電話,天南地北扯個不停。所有純粹談判都應該在5分鐘之內講完。因為大家上班時都忙,專心的極限是5分鐘。5分鐘之內講不清楚的事,就用E-mail。E-mail不可以超過電腦螢幕的篇幅,超過的話,請去親自拜訪客戶當面溝通。 5分鐘,的確可以把大多數的事講清楚,只要你事先「準備」!由於撥電話實在太方便了,所以大多數人拿起電話就講,想到哪裡講到哪裡。有了手機之後,更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講,大家講電話前就不動腦筋。打電話之前,永遠先想清楚要傳達的3個重點,然後寫在便利貼上,一點一點講。並把對方的反應,一點一點記下來。沒有這樣做,你就是在浪費客戶的時間!浪費客戶的時間,是職場上最大的罪! 專業精神最重要的一點,是「Do Something」和「Do More」。「Do Something」是主動出擊,上天下地去解決問題。遇到問題,不要只坐在那邊怨天尤人!想辦法趁為時未晚前做一些什麼事,不管是任何事,來改變現況。報告沒來,催了沒用,開車到他們公司,給他們壓力。去做,去改善,不要等,不要埋怨。世界不公平,人生不公平,又怎樣?別人不專業,但我們不要被他們拖下水! 贏家總是在關鍵時刻渾身解數,輸家則是在事過境遷後檢討責任歸屬。 台灣目前進口的油價目前已來到每桶一百元美金左加了,太陽能與風力是潔淨的替代能源,也是台灣很適合發展的展業,尤其是太陽能更是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能源產業。作者有幸參與一些工程案的設計工作,有機會再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太陽光電設備中最重要的組成是太陽電池,太陽電池的原理在於所謂的「光生伏特效應」(photovoltaic effect,又稱「光電效應」)。意即「緊密接觸的兩種不同物質受到光或其他輻射能照射時起電池作用的過程」,目前90%以上的太陽電池生產是以矽晶為主要的材料,這些矽晶分為單晶矽與多晶矽,非晶矽技術目前以a-Si系統發展漸成熟。 太陽光電設備是將成行或成列的太陽電池,裝置在模組中而成,而連結許多太陽電池模組,則形成一可發電的太陽能設備。太陽光電的基本原理是將太陽光能轉換為直流電能,在使用上儘量增加日照的面積與時間可得較多的電能,如果設備附近有構造物、樹木對太陽光構成遮蔽,會對設備的發電效率產生影響,在規劃設計上要注意。 在電路系統上,一般可分為獨立島型系統與市電併聯的系統。獨立島型系統,如高山小屋(如玉山氣象站)、獨立路燈、指標牌、停車計費器等,並沒有與市電的電力系統相聯結,可直接應用或存於電瓶中再利用。與市電系統連接的太陽光電設備,所產生的直流電必需經過直流/交流轉換器轉換為交流電,才能與市電相併聯,本系統在日照充足時可由太陽電池供電,有所不足時再由市電供應,甚至可與市電發展為互補系統,白天由太陽電池供應給市電使用,晚上再由市電回補供應。 | |||||
![]() | |||||
報名截止日期:96年12月5日(星期三),依報名順序,額滿為止,歡迎會員報名參加 時間:96年12月14日(星期五)13:20~17:10
報名截止日期:96年11月30日(五) 截止網路及傳真報名:96年11月21日(三) 時間:96年11月26日星期一 時間:96年11月23日(星期五) 開課日期:96/11/30(五) 演講時間:96.09.21-96.12.21 週五 18:45-21:15 共八場 時間:9604期-12月3-13日 研討會舉辦日期:96年12月07日(星期五) 發表日期:96年11月24日(星期六)
報名截止日期:96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活動日期:96年12月30日(星期日) 報名截止日期:96年11月30日 報名截止日期:96年11月28日星期三 活動時間: 第1次: 96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下午6:00 第2次: 96年11月30日 (星期五) 下午6:00 報名截止:96年11月30日 活動日期:96.08.24-96.12.21 (五)下午6:30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96年12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 | ![]()
請至內政部建築研究資訊服務網(www.abri.gov.tw)訊息公告中,連結下載試用版軟體
| ||||
回頁首▲ |
發 行 人:林永裕 執行單位:資訊委員會 輔導理事:梁詩桐、高 原 督導監事:余 烈 資訊委員會:廖祐新 (主委)、鄭得志 (副主委)、朱泰明(副主委)、林忠行、黃武雄、 吳季鋼、宋明生、王啟河、林文隆、黃仁達、姚嘉偉、黃國艦、陳國星、 潘其芬、周榮隆、張文隆、施滄洲、林摩西、唐雨耕、張志彰、謝百鉤、 徐適康、陳柏伸、陳建權、劉長齡、朱弘家、林育信 |
版權所有,未經確認授權,請勿轉貼節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