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期技師報﹞
(第一版)社論
主動積極開拓技師的舞臺(1226)
自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航行海上,從船上看到青翠欲滴的臺灣島,高呼「福爾摩莎」,把臺灣稱為美麗之島以後,三百多年來,風雨侵蝕,加上近數十年間人為的破壞,台灣已是傷痕纍纍;青山不再,綠水不來。最近法務部城部長直昇機之旅,始驚訝於濫墾濫建,國土被竊占;其實只要是天晴之際,由民航機上都很容易發現城鎮週邊的山頭,何處不是光禿一片。由南到北,山野之間,總可發現破壞的痕跡…。經濟的發達,科技的進步,無法提昇國土規劃建設的品質,反而帶給鄉土橫禍連綿,有識之士寧不唏噓!
大地的反撲,警訊不絕,從前年賀伯颱風災變,去年的溫妮颱風林肯大郡、北市德行東路事件,到今年中的瑞里地震,年尾秋颱的瑞伯、芭比絲風災,…土石流已司空見慣,淹水也不稀奇!光是汐止一地,十日間淹水三次,號稱空前。災變一次次發生,政府官員也一次次地保證,專家學者長篇大論積卷成牘,但歷史卻不斷重演。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工程的流程看來,自政策擬訂、規劃、設計、施工、監造、驗收、使用、維修等步驟,可說環環相扣,任何一步驟脫節均埋藏工程瑕疪的敗筆;反之,工程的災損,亦可由步驟流程逆向去檢討,找出病因,加以防止。然而我們有各級政府負責政策編定執行,有各級民代監督質詢、甚至有檢警單位,監察委員等調查糾舉,卻無法防止災害於平時,只能一旦災變在面對媒體面對災民時,再聲嘶力竭義正辭嚴的秀一場,如此難道無虧職守,誰能坦然面對祖先及對後世子孫交待?
面對一連串的災變,身為專業技師,總是默默的一群;選擇沈默,或許是不願加入口水戰爭,參加「推手」比賽,以致模糊事件的焦點。其實專業的素養,讓他們深知災變的成因,錯綜複雜:不合時宜的法令、政策早埋下災變的種子;各級政府的本位主義,觀點的落差,更是災變的因子;缺乏專業人員的參與設計、監造,工程品質瑕疪無法及時改善,而維修觀念薄弱,使用者不當超用和缺乏專業人員定期檢修,都會將工程的壽命縮減,而造成意外的災害頻頻發生。這些存在的事實誰人不知,專業技師也曾不斷的呼籲,甚至兩年來技師報作過多少建言,而到底在位者接納了多少,改變了多少,實現了多少諾言﹖面對災變和哀哀無告的黎民百姓,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專業技師豈能例外﹗他們選擇沈默,無疑是內心無奈的表現和深沈的抗議!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專業技師面對臺灣的現況,豈能任令金劍沈埋,冷眼旁觀?雖然過去我們建言,一直未獲在位者採行和立法者的接納。但是我們深信,技師法的修正,技師制度的改進,專業簽證的實施,防災體系後續工作的推展如種子教師的訓練,營造業法以及技術顧問機構管理辦法的早日通過實施,對於今後災變的防止有絕對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需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運用各種資源,積極推動我們的理念,爭取我們專業的空間。
技師先進們,守株待兔為時已晚,且讓我們尋找契機,主動出擊,走入社會,開拓技師舞臺。讓專業技術能服務鄉梓,讓青山綠水再回福爾摩莎,庶幾不負土木人之天職,如此慶祝土木日也才有其意義。
技師報兩週年慶暨發刊百期
交通部長林豐正賀詞(816)
欣逢「技師報」創刊兩週年暨發行百集,謹在此致上誠摯賀忱。「技師報」係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為提供專業技師溝通及意見表達的媒介,於八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創刊發行;在各位熱心工程界先進努力經營下,「技師報」已日益顯現其揭櫫目標及預期功能,並在技師界建立起相當的專業地位,而且在各技師朋友及相關單位間搭起意見交流的管道,其效益功能深值讚許。
土木工程是國家最基礎、最重要的建設之一;舉凡道路、鐵路、橋樑、隧道、港灣、機場、建築、土石方、防洪等皆屬土木工程範疇,其工程技術及施工品質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土木工程其積極面應是以專業技術為民眾創造福祉,並帶來更大的便利;消極面則應該做到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近年來地球受到聖嬰現象影響,全球各地氣候異常,各國時有嚴重的天然災害發生。台灣自前年賀伯颱風發生後,亦歷經溫妮颱風、瑞里地震及今年的瑞伯颱風等,這些天然災害除對台灣造成相當大的民眾傷亡及財產損失外,也可說是對目前國內各項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的技術品質作一次嚴格的考驗;而從災後受損情形及檢討,可發現國內部份相關工程仍有必要儘速檢討改進並提升工程技術之處,俾能確實保障民眾的安全及福祉。
目前亞洲金融風暴仍在持續發展,歐美各國亦連帶受到影響,全球經濟景氣低迷。在這一波風暴中,台灣同樣面臨十分艱鉅的挑戰與考驗;政府為因應此一情勢,在八十八、八十九年度提出「擴大國內需求方案」,藉由增加公共工程建設支出及獎勵民間投資等方式以加強台灣內部市場需求,及刺激市場景氣、促進經濟成長,以期順利渡過此一艱困時機。此一方案當中,無論是增加公共建設或獎勵民間投資,皆以交通基礎建設為首要,在此希望各位技師朋友能與政府共同努力,攜手合作推動國家建設,如期、如質順利完成,使台灣邁向更美好的境界;而「技師報」亦能持續肩負專業報導及意見溝通的重任,以凝聚工程界的意見及提升工程專業技術,並朝向第二個百集目標邁進。
百集走來(661)
創辦人兼發行人 張長海
自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兩年以來,技師報發行一百集。今天又逢土木日,回憶這些日子,有風有雨,但總算在全體工作人員的苦心經營,全力投入下,順利持續出刊。在此恭喜技師報兩周週年生日快樂,也感謝大家無怨無悔的奉獻,謝謝你們。
當年創辦技師報,希望技師報成為專業、公正、具有信賴性的高品質報紙,以作為專業技師,分享工作心得,相互切磋技術經驗,表達心聲的園地;作為產官學界理念溝通,建言傳承的橋樑;作為專業工程界與社會各界互動的管道。更盼望各種專業技師透過溝通整合,共同致力於工程品質的提昇,促進鄉土建設及生活品質的改善…。時空移轉,但我們的理念仍然不變;而我們的努力,達成多少成果,值得再檢討改進。同時也更需要更多更多的熱心人員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努力!
然而兩年來,理念雖未改變,遭遇的困境也並未有突破性的解決,這是技師報的隱憂和成長的瓶頸。各界的掌聲不斷,但卻是旁觀者多,不僅惜字如金,吝於賜稿;而口惠實不至。經費的援助,始終望斷秋水;至於工程界人士,或囿於制度,或懼於「文字獄」…,始終相當冷漠。因而使技師報成為溝通園地的構想大打折扣,所以技師報無法踏入實務層面,這是亟須打通的癥結。否則工程事件的始末,就只有讓一般的報紙以社會新聞處理,真相永遠沉埋不解!
時代潮流不斷改變,技師報要成長,必然也需要調適,呼應時代的需求;我們希望技師報從本身的編輯營運方面做全面的檢討改善,尋找永續成長的經營方針,「花好自然香」,反求諸己,創造生機,相信是技師報二周年生日的祈願。
讓我們共同祝福她:長命百歲,成長茁壯。
第二版
賀技師報兩周年慶暨創刊百集(1001)
歐晉德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欣聞屬於技師專業園地的「技師報」創刊已滿兩年並逢百集付梓,晉德身為工程界一份子深感與有榮焉;「技師報」創刊以來,提供了技師朋友一個討論專業技術的管道,實已達到經驗交換及意見交流的功效,而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以服務技師朋友為出發點,對推動技師報的發行不遺餘力,其貢獻有目共睹。技師公會團體之成長實與國家建設發展聲息相應,欣逢兩周年誌慶徵稿,爰綴數語為辭,以表賀忱。
「健全公共工程制度,提升國家競爭力」素為工程會所揭櫫之施政方針,並據以釐訂推動策略與行政計畫,致力達成「作業透明化、程序制度化、經費翔實化、管理專業化、技術國際化」等五項施政目標。晉德深深以為,工程推展從規劃、設計、施工以迄驗收營運等階段,每一階段執行之良窳均直接影響工程之整體成效,而每一階段之執行都需要工程相關專業人員以負責任的態度發揮其專業知能,方能畢盡其功。工程會成立以來,即從加強工程計畫審議及建立工程經費編列系統、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公共工程爭議處理,以迄最近經立法院審議通過之「政府採購法」及研議之公共工程設計圖說公開閱覽制度與公共工程委託專案管理制度等,在建立公平公開透明的工程管理制度,使工程專業人員能在各階段協助政府推動其工程;此外,晉德亦認為,一個公共工程的完成,通常是需要很多不同類科的專業工程人員的通力合作,因此,如何加強技師專業技能之經驗交流,是政府與專業技師共同努力的目標。
就我國專業技師管理制度而言,自民國三十六年通過技師法以後,技師即成為具有法定地位的工程專業人員,但是,歷經數十年,相關之制度仍不夠完整,造成技師之專業能力在公共工程的執行上無法有效發揮,其責任亦不明確。面對此問題,行政院於八十六年十月九日第二五四八次院會指示,技師的管理移由工程會主管,未來工程會仍將在制度面、法規面及執行面針對專業技師所面臨之問題,深入研究,研提具體方案,以解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現象。不過晉德亦借此呼籲,少數技師以借牌或蓋章方式獲得酬勞,辜負國家所賦予的權利及責任,嚴重影響技師的專業形象,祈望技師界能發揮自律的功能,共同提升專業技師的社會地位。
最後,感謝「技師報」提供此一機會讓晉德說明工程會推動工作的方向,也衷心祈望與所有技師朋友共同為台灣創造一個安居樂業的良質環境,並祝「技師報」能百尺竿頭更上一步,為技師朋友提供一個交換專業技術經驗的園地。
享受忙碌(965)
社長 曾一平
「犧牲享受,享受犧牲」是故 蔣經國總統的名言。乍聽之下,覺得又是高調罷了!但細細思量,熱心奉獻公會事務與技師報的技師朋友們,真正是身體力行「青春不留白」,不禁笑曰:技師報這些好朋友正在「享受忙碌」哩。
忝為社長,我是太無為而治了,未能為技師報規劃出較完善的組織架構,幸好技師報的伙伴們不分彼此,編輯、主筆、營運、廣告、發行的各位同仁,有什麼作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才使得技師報從早期的慘淡經營乃至今日稍具雛型,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技師報將更茁壯強大!
參與公會活動的技師們皆以身為公會一員為榮,也盡心盡力來提昇技師形象、維護公會權益。其作法有許多種,舉辦研討會是一種;作好鑑定是一種;協助政府勘災是一種…;技師報當然也是一種。事實上,我曾困惑「技師報辦下去值不值得?」,衝破迷思,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遠遠物超所值!
專業形象、回饋社會、協助政府建設…,這些是我們技師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外界評價我們的基準。但提昇形象不是用講得,大家是要看成績得!相信技師報廣為對外發行,我們的文章是專業的!我們的建言是有助於國計民生的!我們的立論是協助工程界的。依我個人而言,技師報的精神在於「以專業報紙來建立技師地位榮耀,來發揚工程界的光榮」!
技師報一年近九百萬,大伙兒省吃儉用,至十月底只花費近半,以此經費辦份報紙,真是個奇蹟!這其實是眾多技師報同仁不計酬勞、絞盡腦汁的付出。技師報是公會匯集最多人力、耗時最長的活動。因屬公益性質,大伙反而更主動,方能在種種困難中維繫向心力。
走筆至此,心中只有感恩。感謝所有參與技師,感謝所有投稿者,也感謝所有讀者;最終的感謝是李惠華與陳彩月二位小姐的努力,沒有她們的臂助,技師報的路子將更崎嶇。哦!還有需要特別特別感謝的是,參與運作技師報朋友的眷屬們,相信妳們曾氣惱另一半陪伴的時間怎麼縮水了?在此,代大伙向妳們致歉-我們正在追求理想;我們正在創造將來美好的回憶,而我們豐碩的成果皆源自妳們的寬容與支持!
多次碰到朋友驚問「哇!一周出刊一次,怎麼有那麼多材料?」,也多次有朋友反映「那一篇文章有深度!」…,這就是一群技師報朋友們在百忙之餘「享受忙碌」的成果,感謝大伙的無私付出,也很期盼各位技師先進及各位讀者朋友,您在公式、專業、業務的間隙,也來享受一下忙碌,也來實踐與體會一下理想。
技師報百集感言(460)
總經理 劉炳界
兩年前的十一月十八日,技師報在多位技師先進催生下,終於誕生了,技師們努力的結果不只讓此報誕生,還延續了百集。就如同小孩一樣,除了喜迎降臨人世之外,照顧養育更須耗費相當人力、物力,對於參與技師報之多位同仁,深感敬佩。
此份報紙提供技師們交換專業知識之園地,尤其技師屬自由業,不能由政府官員兼任,許多具技師資格之公務人員一旦離開政府單位,便必須專任技師職務,而過去公家機關也很少與技師公會進行交流活動,甚至不知技師專業領域在哪?自從有了技師報以後,彼此訊息傳達通暢、交流頻繁,不失為技師報重大收獲之一,而提升土木技師社會地位、提高土木技師形象,讓公會各項活動及技師界重要訊息以最快速度傳遞到技師報讀者眼裡,更是重要功能,今後還有許多功能值得開發,以達到技師報最大效果。
由於參與的工作有限,不敢提感想,只能默默耕耘,期待將來成長、茁壯、開花結果;當然默默的祝福、默默的擔憂在所難免,尤以廣告開發,辛苦自在不言中,可用一句話解讀「寒天飲冰水,冷暖自知」。對於技師報其他默默努力的伙伴們,特此一併提出致謝。
預告
不一樣的瑞里地震研討會
暨震後緊急評估人員講習會
﹝本報訊﹞地震發生後,不例外地總要勘災、寫報告、辦研討會、學者寫論文…。在電視、新聞、媒體熱鬧喧嘩一陣子後,雲淡風清,無助的災民眼看視察官員、專家學者熙來攘往,最終仍瞪視可能已嚴重破壞的「家」,一籌莫展。
本次嘉義瑞里大地震差不多已到五分鐘熱度的邊緣,數個單位已完成勘災報告,也舉辦了數場研討會,也出現數篇論文了,似乎事情告一段落了,似乎一切都跟以往天災人禍一樣,似乎該塵封起來了。
但這次是不一樣得!有鑑於以往種種作為常流於形式,嘉義縣政府與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決定要讓一切不一樣,要讓縣政府與技師在下一次震災中能真正協助災民,要讓防災體系真正發揮功能。
請大家記住這個日子-11月28日!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與嘉義縣政府預計於嘉義技術學院舉辦一個上午的地震實務研討會,下午則與營建署合辦震災後緊急評估人員講習會,會後隨即舉行考試,頒發證書。
研討會內容皆切中要點,例如:探討地方政府如何在平常時、震災時、震災後運作,建築物與橋梁如何執行耐震評估,結構物如何補強以應付嘉義地區可能發生的「近域地震」,以及山坡地、道路等之耐震診斷。皆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具實務經驗技師主講。
著眼於地方政府與專業技師的實際作業,反而不以報章雜誌已耳熟能詳的震災照片為主體,這是一個不一樣的研討會!請拭目以待!
工地觀摩活動
長生電力海湖電廠(林口)及力鋼公司(平鎮廠)
主辦單位: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學術委員會
時 間:87年11月28日(星期六)8:00∼17:00
(7:50於大安公園東側建國南路及信義路交叉口集合上車)
費 用:每人1,000元(劃撥帳號:12295196•戶名: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名 額:預計38名,依報名次序額滿為止。請將姓名、會員證號、電話於87年11月21日前傳真至省公會
洽詢電話:(02)2954-2266轉121蔡佳惠小姐
傳 真:(02)2964-1159•2963-4076
第三版
賀技師報發行二周年 談土木技師的期許
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魏嘉甫
「技師報」發行一百期的二周年慶,適逢土木日及本人接任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屆滿半年(五月十六日交接)之際,特撰文祝賀技師報發行成功,報運昌隆,並期許土木技師在社會上「生活有尊嚴,工作有空間」。
時代在改變,環境也在變。昔日土木技師不畏艱難默默耕耘,創造輝煌的成果,在國家建設中曾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然幾年來土木技師執業範圍屢被削減、剝奪,而執業尊嚴備受挑戰,造成技師專業被踐踏,幾乎無業可做。尤其八十五年工業局逕行發佈「八一四」公報,土木技師的「建築物結構」執業範圍完全被剝奪,雖然激起土木技師們「八二一」街頭抗議與請願,當時工程會也信誓旦旦地保證,但二年來政府仍無計可施,土木技師依然被排除在「建築物結構」之外,我們依舊籠罩著鬱卒-土木技師執業的陰霾。另一方面,營建署於八十四年塑造了「工地主任」代替專業技師,侵犯技師權益,此項違法的行政命令造成工程界的滔天巨浪,至今仍未平息。政策的錯誤比貪污更可惡,土木技師在無法令界定的執業範圍裡,又遇到如此殘缺不全的行政命令,執業的空間何在?專業的尊嚴又何在?
國家生命的延續依賴著國家體制的規劃與設計,善良的制度必須要有完善的理論與民意,不能憑空假想推測,尤其在今日多元時代潮流中,更要掌握正確的方向。昔日政府許多官員畏懼強權,制定違逆常理之制度與法令,禍害人民腐蝕國本,如「八一四」公報及「工地主任」制度,不但逆情違理又違法,政府主管單位明知故犯,又遲遲不予撥正,甚感莫名。
我們誠懇呼籲政府主管機構,為推動國家建設,應盡速廢除違法之行政命令,並以前瞻性的作為,尊重專業的精神,與我們共同來制定工程建設法案,如技師簽證辦法、顧問機構管理辦法、營造業法等,並促其早日公佈實施,以確保公共工程品質,提供社會最大福祉。保障土木技師執業的空間,方可充份發揮專業能力,重建土木技師固有的榮譽與價值觀,並重振土木技師的崇高形象與社會地位。
土木技師之社會責任(1145)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 余 烈
承蒙省公會張理事長暨技師報編輯諸位先進厚愛,來函希望為技師報創刊100期撰文祝賀,深感榮幸!
近日有位德國工程界友人來訪,閒談間提及目前技師承辦甚多之工程鑑定案件中「鑑定」一詞,相對應英文應以何種詞句詮釋較為貼切,幾經思索德國朋友建議「INDEPENDENT SURVEY」以突顯公正、獨立、專業之精神,技師承辦事涉糾紛、爭議工程案件之鑑定,有如此次美國獨立檢察官調查總統緋聞案,必需公正、客觀、不受干擾,相當專業深入事實真象,再下定論。
最近一、兩年來,每遇豪雨必傳山坡地社區災變事件,以大台北地區近郊及基隆為例,這些山坡坍滑的現場多達十餘處,有些社區甚至由於經費短絀,無力進行進一步之安全鑑定、整治規劃、設計以及補強、復舊、邊坡穩定施工。
以山坡地為例旨在說明社會公共安全,因工程而引致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危害現象之一,其實老舊橋梁、隧道乃至水庫等公共工程,以目前政府與社會大眾只著重建設、完工通車啟用,缺乏完整有計劃長期監測、檢驗之共識下,難保有朝一日,我們的社會又要面臨另一種形式之災變,鋼筋混凝土材料有其一定壽命,就像人類上了年紀就需要定期體檢是同樣的道理。
人體有醫師替人類醫療治病,專業技師尤其是身為土木技師的我們,責無旁貸必需擔負起大地醫師的責任,行醫的目標為了濟世救人,今天土木技師的社會責任很清楚的擺在眼前,除了針對上述山坡地社區配合政府的全面性體檢,即所謂的把脈、診斷,進而整治(治病)以及建議,並喚起政府與全民重視,進行橋梁、隧道…等公共工程之長期監測與檢測,再者如老舊建築物之耐震評估與檢測均十分重要。
經過數次重大山坡地社區災變,社會付出很大代價,大家不得不承認,我們所共同生長的這塊大地是真的生病了,過去二、三十年來由於太過於重視社會經濟發展與成長,山坡地過度與不當開發,當然是主要的病因之一,原因或許不只一個,其他諸如:現行大地、地工技術及設計之理論依據是否仍然不足?政府法令與執行監督、核發使照之作業程序是否需要改善?建商與營造廠之施工品質乃至工地工程師之素質、資格問題是否有必要檢討改進?…這些病因更應該逐一檢討,土木技師有此社會責任喚起政府、民意代表乃至全民之重視,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當然土木技師的社會責任不止於此,除站在第一線施工的工程師以及從事規劃設計的開業技師均應重視品質、善盡專業技師之職責外,很多的施工損害鄰房、工程爭議案件之仲裁、鑑定…由於均直接攸關人民權益,乃至生命財產之安全。土木技師均需秉持公正、客觀、獨立、執行專業─仲裁者(或裁判者)之立場,善盡社會責任。
值此技師報發行100期之際,提出上述呼籲,願與全體技師朋友、先進共勉,期望土木技師對社會國家的責任,全體土木技師均有共識:要做到100分─我們共同在第100期技師報向全國各界宣誓,您同意嗎?
敬佩外的祝福與期許
高雄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 郭耀章
荏苒兩年,彷如昨日。「技師報」的由無到有,由有而如何生養?由生養而如何茁壯?創報之前的遠見,宗旨的擬定,架構的思考,以致於行政事務的奔走。成報之後,報稿的邀約與來源,編輯內務的繁雜,資訊的掌控、時效的運用、焦點的集結等平時的報務,以致於報向:遠方的思量、型態的轉變、時局的衝擊與適應、任務的調整等等,此一龐大的事業若非全程參與或融入其中,其日思夜夢的焦煩,精疲力盡的辛勞,外人絕難體其三昧。欣逢生日的「技師報」,此一刻,對其主事者以及於任何一位參與者,無疑的,我們都應給予一份誠摯的感謝,一陣起立極致而響亮的掌聲―為了他們默默的、義務的長期的奉獻。這些,應是我技師同仁龐大的群體共同的肯定。
祗是,在我們為「她」的生日歡慶的同時,是否應於回顧昨日的同時,瞻望明日去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兩年來,她究竟於型態上是何種刊物?是期刊?是通訊?是雜誌?是真正的「報紙」?其原始期許的功能與標的是什麼?
二、兩年來,「她」對內究竟發揮了哪些具體的效應與效益?對外究竟發揮了哪些具體的效果,或者影響了哪些層面?是否應於此時做完整的檢討?然後修正哪些事情與策略?
三、每年我們為「她」投入的精神與金錢,於有形或無形的方向上其效益是否值得?是否為了某一標的,有轉換型態予以取代或者加以輔助以達到特定目標的可能?
四、因應工程生態的轉變,時局的衝擊,廿一紀元的未來,「她」的宿點與方向何在?是否該再準備一些什麼,改變一些什麼來適應明天,甚至於更創造明天。「她」的遠見又何在?進入廿一世紀時,「她」又會是個什麼樣的型態?我們希望的又是什麼?
五、目前的「技師報」整個操作與管理功能,究竟是處於「Peace time」的安逸型態或是「War time」的動亂型態?如果今日的「技師報」是被完全肯定為是成功的,那麼,為了「她」的成長與進步,我們是否應該學習著如何把我們「認為的:成功的安逸」,化為「永無止境的危險」的意識,讓「她」處於「War time」的型態中,以具備足夠的能量去應付新的廿一紀元。
六、「她」是一份代表我龐大族群的刊物,登載其上任何的文字,往往被「絕對的」確定代表我們的立場,這些代表「我們」立場與見解的文字,是否「真確」的代表「眾意」?那是一件非常嚴肅與重要的事。登載以後,對我們的族群將造成的正負面影響,是否都審慎的於刊出之前予以評估?「好挖苦人的人,愈來愈得志」( The
cynices are winning)是一個最失敗、最易引起負面效果的理論。「技師報」是否採取了最大的迴避原則?
咆哮著「試圖打敗其他的人」與「努力的把事情做好」兩個策略中,「技師報」是否曾堅絕的評估後做了決定;又是否很執著、很勇敢的去執行?
「技師報」是我們共同的希望、共同的喜悅,當然須要我們共同的關心與支持,但關心絕不能〝溺愛〞,支持更需要有健康的附帶條件,否則「被寵的孩子易闖禍」。不論如何,希望「她」更活潑、更健康、更快速的成長,這是我們共同的期待與最深誠的祝福。
第四版
賀技師報二周年慶暨創刊百集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
成立兩週年誌慶
積 厚 揚 聲
王 金 平 敬賀
敬祝
貴會及 貴報 會運昌隆
水到渠成 技師之光
台灣省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 陳賜賢敬賀
敬祝
技師報兩周年慶
筆粲專精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第十三屆理監事會 曾元一敬賀
理
事 長
技術本位 奉獻鄉里
師出有名 捍衛國土
報國先鋒 土木營造
賀技師報百集更上一層樓
台灣省營造公會理事長 潘俊榮敬賀
祝技師報二周年慶生日快樂
沛芃工程
台灣愛惠浦
麗明營造
新觀念保險
華南銀行
祝技師報發行百集(12.1*5.5cm)
技師先進的特約旅遊諮詢
87年5月承辦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登山社
-黃山千島湖之旅
87年6月承辦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長江三峽訪問團
86年8月承辦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
-金門訪問團
千代旅行社 顏秀鳳賀
商務、公差、旅遊、機票 請電(02)2531-1573
傳真(02)257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