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二年九月七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874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陳錦芳、蔡震邦、黃科銘、伍勝民、拱祥生、莊均緯、周子劍
     黃清和、張錦峰、朱弘家、陳玫英、吳亦閎、呂震世、陳永成
監  察 人:巫垂晃、洪啟德、蔡得時、陳清展、梁詩桐
社務顧問:顏 聰、徐德修
社  長:拱祥生

副  社 長:陳錦芳、陳玫英

總  編 輯:莊均緯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巫垂晃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朱煌林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山坡地狹小道路拓寬工法之選用及概述

朱煌林技師

前言

以往台灣山區道路多採用上邊坡開挖方式新建或拓寬,造成許多山坡地滑動崩落,甚至造成嚴重土石流災害,山坡地不當或過度開挖,除造成人命危害,亦對整體山區環境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傷。大多數山區災害之發生,多為複合型災害甚少單一原因,坡地在開挖後,改變原來的穩定狀態,而形成邊坡之不穩定,需要另外用工程手段克服並使之穩定,由於台灣人口密度高,山坡地的開發利用一直是無法避免之課題,許多山坡地住宅因應而生,帶動周邊交通實際需求,因此,許多山林小徑皆因需求而加以拓寬或新建,以應付不斷增加的人口或觀光的需求,但由於路幅限制,許多道路拓寬皆面臨上邊坡過陡,地勢高差過大之情形,若貿然採取全段開挖拓寬方式,除造成坡趾破壞及大量土石方外,對於週邊生態環境亦是浩劫,本文爰就此問題加以探討,並提出幾種可行的工法以為經驗交流,藉由3D圖片及註釋,簡而易懂的傳遞狹小道路拓寬工法選用的概念,提供參考,尚期指教。

 

常用的幾種邊坡穩定工法

台灣早期興建道路常採用漿砌卵()石擋土牆作為邊坡穩定工法,但隨著工程技術進步,邊坡穩定工法有了較多的選擇,包括地錨工法、岩釘工法、加勁工法、懸臂式擋土牆工法、蛇籠擋土工法、明隧道工法、排樁工法…等,以及各種可行之複合式工法組合,各種工法之選用應順應各種不同條件及地質狀況,選用最佳的型式,因此沒有任一工法能適用於所有情形,所以身為工程師必須詳細了解各種工法的特質,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坡面穩定問題,讓大家都能住的安心、行的安心,否則不適用的工法,將造成嚴重的後果(1~2)

筆者已於本報864期,對於地錨格梁工法、明隧道工法、懸臂式擋土牆工法有初步介紹,本篇將著重在狹小道路拓寬時,受地形環境限制,如何以最小破壞方式,完成道路拓寬之可行性工法介紹。

 

邊坡損害整治(1)

     
 

邊坡損害整治(2)

狹小道路拓寬工法之選用

狹小道路拓寬常因交通需求而無法封閉道路,因此,在工法選用上有所限制,上邊坡若過於陡峭,則不可能往上邊坡拓寬且風險過高,對環境影響大,因此,僅有往下邊坡拓寬的可能,台灣山區道路常為陡坡,往下邊坡拓寬雖然不易,但仍較可行,尚可利用現有工法加以組合克服,以下將提出幾種常見之組合工法(3~8)及評估比較表(1),若據以設計施工應可克服山區道路狹小拓寬不易的問題。

1.工法一:棧道式工法

(組合型式:基樁+H鋼梁+微型樁邊梁+橋面版)

 

2.工法二:邊橋工法

(組合型式:基樁+橋墩+帽梁+橋面版)

 
棧道式工法剖面示意圖   邊橋工法剖面示意圖
     

3.工法三:懸臂版工法

(組合型式:基樁+懸臂梁+微型樁邊梁+面版)

 

4.工法四:懸臂式擋土牆工法

(組合型式:基樁+擋土牆+回填路面)

 

懸臂版工法剖面示意圖

 

懸臂式擋土牆工法剖面示意圖

     

5.工法五:加勁工法

(組合型式:加勁版+加勁網+回填土)

 

6.工法六:擋土排樁工法

(組合型式:排樁+回填土)

 
加勁工法剖面示意圖   擋土排樁工法剖面示意圖
     

1工法評估比較表

結語

近年來環境保護意識抬頭,身為工程師必須多為生態環境盡一份心意,雖然開發建設總免不了破壞式的創新,但如何運用創新的工法將影響減少到最低,使山坡地道路開發能兼具安全及環保,不但能提供便捷的交通路網,更能贏得民眾認同,屏除大挖大填的舊思維,多利用道路下邊坡減少開挖,盡力維持山林的原本風貌,留給子孫未來更大的空間,更多的綠意,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台灣一定會更好。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