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年二月十二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9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740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周子劍、巫垂晃、梁詩桐、洪建興、陳清展、余 烈、涂泰成
     蔡得時、蔡震邦、吳亦閎、吳朝景、洪啟德、陳玫英、曾傳來
監  察 人:黃科銘、陳錦芳、鄭明昌、張錦峰、周功台
社務顧問:李咸亨(北區)、顏 聰(中區) 、徐德修 (南區)
社  長:周子劍

副  社 長:蔡得時、吳朝景

總  編 輯:拱祥生
營運總監:巫垂晃

總  主 筆:莊均緯
本期主筆:李天河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兩岸針對橋頭跳車問題處置對策的比較

   張彧1、張穆奎2

1 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台灣科技大學交換學生2 土木技師

 

前言

橋頭跳車現象就是車輛高速行駛在橋頭時產生跳動和衝擊,這直接影響行車速度,也影響了行車的舒適與安全,甚至造成行車事故,同時對路面和橋梁也產生附加的衝擊荷載,加速橋臺、橋頭路面及橋梁伸縮裝置的破壞,也加快了車輛本身的損壞,直接影響了橋梁和公路的使用壽命及社會效益。

 

橋頭跳車的成因

通過實地測量知道,發生橋頭跳車的部位,在較短一平面距離內,路線縱斷面高程發生了比較明顯甚至是急劇的變化,使該處與前後相鄰的縱斷面線不能平順相接。

橋頭跳車臺階的產生和形成是多方面的,包括地基地面條件、填料、施工材料以及設計、施工等多方面的原因。

總結起來主要原因如下:

(一)路橋的剛度相差很大。

(二)橋頭路堤及護坡範圍內地基處理不徹底。

(三)壓實度達不到標準。

(四)路面滲水。

(五)橋台後方填土含水量大 。

臺後填土措施及規範比較

(一)路基處理

大陸針對不同的地質狀況,如一般路基、軟土路基、濕陷性黃土路基、 季節性凍土路基等採用相應的路基處理措施。

(二)路基處理回填材料之選擇

大陸根據(公路路基施工規範2006)及相關施工經驗,認為填料宜採用透水性材料、輕質材料、無機結合料等,非透水性材料不得直接用於填料。

1.採用超輕質材料作路堤鋪設輕質材料可以減輕路堤自重,有效降低地基應力,減少沉陷並增大穩定安全係數。常用的輕質材料如粉煤灰等。

2.選用透水性良好、摩擦角大、強度高、易壓實、沉陷完成快、後期變形小的砂礫填築路堤或用石灰穩定土處理橋頭路堤,或用物理力學性能比較高的流態粉煤灰水泥混合料作為橋臺回填料。 

3.不准採用高塑性粘土填築橋頭路段。

4.在橋頭路堤任一高度的平面內,不應採用不同填料填築。

5.季節性凍融地區的橋頭路基上部採用水中不易崩解、凍融性好、強度高的粗粒土填築,填築深度應不小於最大凍深(包括路面結構層厚度),以防凍脹時路面產生有害變形凍融,造成路床承載力下降。易受地表水、地下水影響的矮路基地段,除做好路基、路面排水進行路基全防護外,還應將路側邊溝遠離路基,以減少水對路基的影響。

台灣(橋梁工程施工綱要)則規定回填料不得含有木材或其他雜物。透水材料應為潔淨、堅硬耐磨之砂、礫石或碎石,不得含有機物、黏土塊或其它有害物質。再生粒料係指將營建剩餘土石、廢棄混凝土、高爐爐碴或鋼爐碴軋製而成之粒料。再生粒料之品質應符合相關規定。

(三)回填施工規範

兩岸回填施工規範比較如表1所示。

(四)其它相關要求

其它相關要求如表2所示。

另外大陸關於臺後填土施工要求(壓實度,粒徑,CBR)見表3所示。

 1兩岸路基填土施工規範比較

大陸(公路路基施工規範2006)  台灣(橋梁工程施工綱要2001) 
一般路基段填土處理: 填方及路堤區域內構造物回填,使用機械夯實時,每層實方厚度不得大於15cm;若構造物周圍之空間足夠小型壓路機施工時(不得使用高性能之振動壓路機施工),則其每層壓實方厚度經工程司同意後可酌予增至20cm。每層壓實度,須符合以AASHTO T180試驗求得最大乾密度之95%以上。 
a.路基必須分層填築分層碾壓並嚴格控制含水量。每層鬆鋪厚度宜小於10~20cm,當採用小型夯具時,一級以上公路鬆鋪厚度不宜大於15cm。
b.含水量應控制在壓實最佳含水量±2%之內。
c.路基填築寬度每側應寬出填築層設計寬度30cm,壓實寬度不小於設計寬度,最後削坡。
d.路基表面應具有縱向和橫向防排水系統,防止積水。
e.征地邊線外兩側各10m範圍內禁止集中取土。
f.路基填築範圍內嚴禁作為施工便道使用。
g.路基填築應均勻密實,路床頂面橫坡與路拱橫坡一致。
h.路基填土壓實度、填料最小強度及最大粒徑不小於施工要求(如表3所示)。 

 

表2其它相關要求

項目 大陸(公路路基施工規範2006) 台灣(橋梁工程施工綱要2001)
級配與粒徑要求 級配良好的礫類土、砂類土;最大粒徑不小於施工要求(如表3所示)。 用於回填構造物周圍之認可材料,應為10cm以下之粒料,且應級配良好易於壓實者。
回填日期及步驟要求 應注意結構物兩端對稱填築施工,橋臺背後與錐坡的填土與壓實應對稱或同時進行。臺背填土宜與削坡填土同時進行。 混凝土構造物周圍,至少應在澆置混凝土7日後橋台、橋墩、擋土牆、箱涵、翼牆及端牆等周圍之回填,兩邊需同時進行,並使其高度大致相等。
臺背填土範圍 臺背填土順路緣方向長度,頂部為距翼墻尾端不小於臺高加2m,底部距基礎內線不小於2m;拱橋臺背填土長度不應小於臺高的3~4倍 。 無詳細說明 。
檢驗 橋頭段每50m21點,且每點必須合格,每一壓實層的鬆鋪厚度不宜超過20cm 。 粒徑檢驗,每500m21次 。
壓實度檢驗每一層每100m2 1次 。

 

表3臺後填土施工要求(壓實度,粒徑,CBR)

分類 壓實度(%) 填料最大粒徑 填料最小強度
(cm) (CBR)
上路床(0~30cm)  ≥96 10 8
下路床(30~80cm)  96 10 5
上路堤(80~150cm)  ≥94 15 4
下路堤(>150cm)  ≥93 15 3

橋臺後方結構處置對策

台灣主要採用的是進橋板+技術回填的方式進行橋頭跳車問題的處置,如圖1所示。

大陸主要採用的結構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設置橋頭搭板和枕梁

搭板的一端支承在台背上,用錨栓固定,另一端、可直接置於石灰穩定土或路面基層上,不設枕梁。如圖2所示。搭板長度依據設計行車速度、路堤填土高度及預計的橋台與台後填土的施工後沉降差的大小來確定,可選用4m6m8m10m12m幾種長度。搭板和枕梁均為鋼筋混凝土就地澆注,混凝土強度不小於C25(N/mm2)。搭板應設置一個較大的縱坡i2,若路線縱坡為i1,則對搭板縱坡的要求為10%i2-i115%,以保證在臺後長度方向上的沉陷均勻分佈。

 

圖1 進橋板+技術回填   圖2 搭板+枕梁

(二)設置變厚式埋板

對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橋臺連接處增設變厚式水泥混凝土埋板。如圖3所示。在搭板、埋板或變厚式板下,為保證連接部位的剛柔層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漸次變化,宜採用強度及回彈模數均高於路基的路面結構層材料,以提高該部位的整體承受荷重和抗沖刷能力,利於減小橋台錯動幅度,調整不均勻沉陷。

(三)設置過渡段路面法

對於不設置橋頭搭板的路堤,可設置過渡段臨時路面;在搭板尾端與路堤之間一定長度範圍內也有設置過渡段路面的做法;待路堤沉降穩定以後,再改鋪原設計路面。常用的過渡性路面有預製水泥混凝土和條石鋪砌等,如圖4所示。這種方法的處理優點是翻修速度快,但不易鋪砌平整,行車仍有抖動感覺,砌縫易滲入雨水,有損路基。

 

圖3 變厚式埋板   圖4 條石過渡段路面

(四)臺後排水措施

台背填築前,在地基處理後的土拱上設置排水管或盲溝(如圖5所示)。具體設置橫向排水管或盲溝的方法是在基底上,對基底做必要的處理。然後填築橫坡為3%-4%的夯實粘土拱,再在土拱上挖一條成雙向坡的地溝,然後在臺背後全寬範圍內滿鋪一層隔水材料,還在地溝內四周鋪設有小孔的硬塑料管。塑料排水管的出口應伸出路基外或橋頭錐坡外,然後在塑料管的四周填築透水性好、粒徑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層填築臺後透水性材料,直到路基頂面。

(五)橋頭路面處理(伸縮縫佈置)

改善搭板與橋梁之間的伸縮縫佈置取消普通橋臺的部分背牆,只在搭板和梁體間設置一道伸縮縫,這樣一來接縫由原來橋臺處的兩條,即梁體與背牆之間的、搭板與背牆之間的接縫減少為一條梁體與搭板之間的接縫(如圖6所示)。

改進後的搭板有以下優點:(1)接縫減少後,更有利於行車的舒適。(2)原設計中的兩條接縫,在各種因素下常會產生裂縫,雨水滲入裂縫後會造成搭板下水土的流失,導致該處路基發生沉降,使搭板下產生空洞。而改進後的設計,即使該縫出現問題,由該縫所滲入的雨水也不會流到台背後去,比較有效的解決了原設計的問題。(3)改進設計後,橋臺頂部的施工更為方便。

 

圖5 臺後排水

  圖6 橋頭路面處理

結論

 1.臺後填土的處置措施和要求上,大陸由於地域廣,土質種類多爾複雜等原因,所以在應對上相對應的措施和要求較全面,在填料選擇、回填規範及其他要求上可以相互借鑒。

 2.綜觀解決橋頭跳車之有效的方法台灣的進橋板+技術回填的做法與大陸搭板+枕梁的做法較接近,但在雨水較多或含水量對回填土影響較大時也可同時結合臺後排水方式一併建構。通過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證明其能基本消除橋頭跳車,可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公路路基施工規範2006p.15

2)台灣橋梁工程施工綱要200102317~02319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