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9
傳真:(02)2964-1156,2963-4076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603

發  行 人:林永裕
社務委員:王庭華、黃科銘、涂泰成、吳朝景、巫垂晃、陳錦芳、張長海
     梁詩桐、張景峰、陳清展、蔡得時、鄭明昌、歐良規、高 原
監  察 人:呂震世、施義芳、余 烈、周功台
社務顧問:李咸亨(北區)、顏聰(中區) 、徐德修 (南區)
社  長:陳錦芳
副  社 長:張長海、黃科銘

總 編  輯:拱祥生
總 主  筆:李順敏
營運總監:吳朝景
本期主筆:洪明端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節能減碳的洪流中  何處是營建業的一片天

「節能減碳」已成為當今人類的顯學,亦是目前民生經濟與各項科技產業中最夯的一個代名詞;在這時代的洪流中,各行業莫不卯足全力提出因應對策,期盼為自己爭取一席之地。然而,號稱『火車頭工業』的營建產業,無論產、官、學、研各界,對「節能減碳」的反映十分冷漠。不禁令人疑慮,到底這「節能減碳」洪流中,營建產業為何『不動如山』?

行政院「永續能源政策綱領」頒布後,「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雖仍在立法院審議中,業界早已迫不及待的涉獵「碳排放權」的市場,伺機搶食產值近兩兆台幣之碳交易大餅;為因應「節能減碳」的衝擊,各行業莫不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爭取商機,諸如:化工產業的燃料電池與綠色科技、運輸產業的生質燃料與再生能源、機電產業的太陽能版與綠色能源、建築產業的綠建築與綠建材標章、環保產業的碳排放交易權與室內空氣品質管制、民生產業的綠色消費以及各式各樣省電與省水之環保產品等,不一而足,均可謂是「節能減碳」潮流下的產物。

以建築產業為例,內政部自1999年建立「綠建築標章制度」,以及2001年公部門率先實施「綠建築推動方案」以來,不但為建築與相關產業,創造了每年數百億元的商機,無形中更擴充了建築從業人員的執業市場;如今,立法院又在審議「室內空氣品質法(草案)」,爾後公部門之室內空氣品質,依法將納管,並須交由專責人員檢測,並辦理定期的管理與維護,如此將增加環工從業人員之執業市場。

從營建工程的角度來看「節能減碳」的問題,基本的意義在於:減少過度的開發、緩和大量的建設、降低建材的用量、杜絕無謂的裝修、廢棄物的再利用、舊有工程的延壽、營建施工自動化、避免生態的失衡等內涵。換言之,未來的工程建設,勢必以「環保、資源、生態與永續」為標竿,以「環保優先、生態第一」為主軸;這種特質,顯然與傳統營建產業藉由大興土木以創造內需的特性,背道而馳,勢將對工程規模、推案數量以及市場需求等,的確造成負面衝擊。然而,危機就是轉機,「節能減碳」短期間對營建業雖有衝擊,但長期而言的商機與榮景,則可彌補一時的傷害,創造永續優質的成果。

另外從工程的生命周期看來,規劃、設計、施工、監造、使用、維護等各階段,均可以投入「節能減碳」的行列,只要有周延妥適的規劃、有最佳化的設計、如期如質如式的施工、專業守份的監造、正確恰當的使用、即時經常的維護,營建工程便確立了「節能減碳」的礎石,何患營建業沒有一片天。有安全、當然要達到上述的境界,也非一蹴可及。

因此,本報呼籲,營建產業之產、官、學、研各界,大家必須有志一同,從政策、法令、制度以及技術等層面,加以檢討;並積極推動各項營建產業的「節能減碳」方案,研發新工法、新技術。也只有如此,營建產業才能重拾『火車頭工業』的美譽,何嘗不是工程界之幸!亦是國家社會與生態環境之福!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