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一年三月五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317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洪啟德、陳玫英、鄭明昌、蔡震邦、陳清展、賴建宏、周子劍
     黃騰輝、巫垂晃、謝詳樹、陳菁雲、楊高雄、陳存永、梁詩桐
監  察 人:張長梅、陳錦芳、呂震世、陳永成、伍勝民
社  長:賴建宏

副  社 長:陳玫英、黃騰輝、陳存永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陳玫英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楊耀昇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大有為政府首要居安思危

2022年開始,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網頁登錄今年編號1的有感地震發生在131746分,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東方56.1公里、震源深度22.4公里、地震規模達6.0的有感地震,這個地震在新年的一開始就讓全台有感,台北震度甚至達到四級。有學者指出,這個地震屬於隱沒帶界面型地震,或稱為海溝型地震,振動的低頻含量較高,容易與大樓產生共振,因此搖晃感受,比較大也比較久。此外,中央氣象局也指出,這一、兩年在板塊隱沒帶發生地震的現象,確實比過去活躍。又,學者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大型板塊隱沒型地震的周期,大約是一百年一次,上一次是在1920年,距今已有101年,未來要留意「是否發生規模8.0以上的海溝型地震」

每年接近26日時,都會讓很多救災及工程人員,回想起20160206高雄美濃地震、以及20180206花蓮地震,二次地震都是發生在春節前,整個過年都在災區中度過。今年的農曆春節期間,同樣不平靜。新竹縣峨眉鄉在24日一天內,連續出現八次有感地震,從早上1044分、1101分發生二次地震之後,到了下午250分、3點、306分、328(一分鐘二次)342分,接連在一個小時內密集發生6起地震,地震的震源深度介於3.4公里到9.6公里之間,地震規模介於2.43.7之間。截至25日,兩天內在新竹縣峨眉鄉鄰近,共發生了12起地震,雖然地震規模沒有特別大,但,如此密集在同一區域發生地震,非常罕見。

不只是新竹,25日在花蓮、26日在台東、27日在宜蘭、212日及216日在花蓮,都有發生規模超過4.0的有感地震。由中央氣象局的統計資料發現,今年一月份合計20個有感地震,其中,規模大於4.0的顯著有感地震7個,小區域地震13個。而今年二月份尚未過完,合計已有36個有感地震,顯著有感地震6個,小區域地震30個。

新冠疫情已持續長達二年,全世界各國每天仍有數十萬、數百萬人確診,但透過科學家在短時間內研發各種疫苗,各國政府與人們不斷地和持續變種的病毒,頑強對抗。當接種疫苗的覆蓋率提昇到某個程度後,許多國家都已經在討論「將長期與疫情共存」。台灣在長期高強度的防疫管控、以及疫苗施打覆蓋率持續提高的狀況下,行政院今年221日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決議國內疫情趨於穩定且在可控範圍內,未來在兼顧經濟、生計及防疫的考量下,相關防疫規範,也會逐漸朝向正常生活的方向,進行適當調整。面對逐步開放的過程中,可能會增加的染疫風險,也請指揮中心在相關藥品及醫療量能上做好準備,讓民眾更有信心迎接正常生活。

而,地震是台灣的宿命,從造山運動形成台灣之後,地震的威脅從未遠離,台灣人民長期下來,早已被動與地震共存。除了規模較大的幾次地震,人們對於隨時可能搖個幾下,並沒有太大反應,也可能是人們根本不知道要有什麼反應。但不同的是,「與肺炎共存」,是在全民有防疫觀念、以及疫苗持續施打的狀況下,逐步調整;而當全台有數百萬棟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尚未經過評估或補強,這樣的「與地震共存」,就顯得危機重重。

人們為了一個家拚搏一輩子,當房價不斷突破歷史新高時,也許只能被迫選擇『或交通較不便、或屋齡較大、或居住環境較不完善的家』。其實,由照顧全體國民安居樂業的觀點來說,「與地震共存」及「與肺炎共存」之對策,應有一致性之思維與決心。本報建議,政府應大刀闊斧,除了推動都更及危老重建等更新方式之外,透過法令及政府補助,對還來不及參與重建或是無法重建的建物,同步進行耐震評估,先將危險性較高的老舊建物,篩選出來進行補強。今日不做,明日『老房子只會更老、危險房子只會更危險』,只有公權力介入,逐年、逐棟,加以改善,這些老舊或危險的房子,才有改頭換面的一天!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