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 ||||
|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 NO. 1279 | ||
|
加強基礎建設 促進經濟復甦 | |
近期的台灣充斥著各種挑戰,2021年還沒過完一半,許多天災人禍接踵而至。首先,從2019年底開始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在五月間噴發,造成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短短十天,死亡人數已超過二十年前的SARS;而長時間未降雨所引致的嚴重缺水、以及一週內連續二次全台大區域停電,所引出的缺水、缺電問題,多重災情複加下,讓台灣人民這陣子過得異常艱辛。 |
湛淵源 技師/華夏科大建築系 在筆者手機Line專業領域的群組裡,曾有這樣一段對話:「各位學長前輩,大家好!有一個疑問請教,近年工程的查核委員,要求混凝土要提高水泥用量,最好100%純水泥…,請問先進前輩們,到底這是什麼原因嗎?」。土建構造物混凝土,加入爐灰(爐石粉與飛灰)好?抑或採用純水泥的配方好?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業主、監造和現場工程師。現在探討這個問題,或許有些專家與筆者也都認為是多餘的!但是從材料領域來看,很多積非成是的觀念必須要被釐清。 |
鍾立來1,2,3、簡文郁1、邱聰智1,4、王佳憲1、賴昱志1、 涂耀賢5、楊元森6 1國震中心、2臺大土木系、3成大土木系、4臺科大營建系、 5宏國德霖科大土木系、6北科大土木系
2009年起,教育部全面展開高中職以下『校舍耐震能力之提升』,教育與工程專業結合,經多年的努力,大致解決此一問題,並通過2016年美濃地震及2018年花蓮地震的考驗[1]。公有建築物,產權單一,補強工程期間之安置相對容易,相關程序已成熟,只要方向堅定,必能全數解決耐震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是,私有建築物,結構耐震補強之挑戰有三:經費、安置及共識,推動困難,可能無法完整補強。退而求其次,先作階段性補強,改善不良的破壞模式(弱層崩塌),提升耐震能力,降低地震時崩塌之風險。 |
張渝江 技師 從2020年初以來,在全球肆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隨2021年變種病毒突破國門傳入台灣,台灣也從防疫模範生變成疫情相當嚴峻,到2021年5月底,台灣進入三級警戒防疫,與四級只差臨門一步;但,2021年第一季,台灣建照核准面積比去年同期增加14%,這之間有諸多經濟學的議題值得討論,同時我等營造業先鋒的技師同儕,怎麼準備在疫後大展鴻圖、貢獻經濟社會,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
Top | 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