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五年五月七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013

發  行 人:施義芳
社務委員:陳錦芳、蔡震邦、黃科銘、伍勝民、莊均緯、周子劍、黃清和
     張錦峰、朱弘家、陳玫英、吳亦閎、呂震世、陳永成、張長海
監  察 人:巫垂晃、洪啟德、蔡得時、陳清展、梁詩桐
社務顧問:顏 聰、徐德修
社  長:莊均緯

副  社 長:伍勝民、朱弘家

總  編 輯:賴建宏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巫垂晃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葉榮晟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日本311地震與海嘯 5周年慎思

陳純森  技師

前言

日本東北地區於2011311日下午246分,發生規模M9的毀滅性地震,震央離開日本海岸邊約150公里,震源深度地下24公里,為極淺層之地震,見圖1。本次地震所造成之最大地表加速度最高達3,000gal,為極罕見之大地震。陸地上所測得地動之加速度,仙台K-net之自由場加速度峰值為1,808 gal,約為921地震之兩倍。附近幾個主要之建物內部所紀錄之加速度峰值如表1所示。資料顯示,靠近震央之建築物,其垂直向振動頗大,而高層區之加速度峰值則放大許多。

1  日本311地震震央位置

 

   

1 鄰近震央之建物監測之加速度

測站 位   置 震央距離 (km) 日本震度IJMA 樓層 加速度峰值 (cm/s2)
H1 H2 V
SND 仙台第2市政大樓 175 5.2 B2F 163 259 147
Sendai Gov.Office Bldg. #2 15F 361 346 543
THU 東北大學 177 5.6 01F 333 330 257
Tohoku University 09F 908 728 640
IWK いわき市政廳 209 5.3 B1F 175 176 147
Iwaki City Hall 09F 578 449 260

2  各方向之模擬反應譜1

地震之災損

本次地震雖然震度頗大,惟鄰近震央之建築物損害不算嚴重,地震所造成之主要震害,為部分地質液化,與室內櫥櫃倒塌,雖有少部分之建築物遭到破壞,但並未有嚴重之建築物倒塌事件。震區附近某學術機構之A棟綜合研究大樓,為地上13層之鋼骨結構,從1樓至10樓裝設油壓阻尼(oil damper),其中有4組阻尼之能量為150噸,地震後情況良好,並無受損。B棟長方形配置之9層樓SRC建築,以前曾經補強過,本次地震在短向(橫向)之外牆,呈現剪力牆橫向斷裂與梁柱接頭裂損,見照片1

照片1  B棟之剪力牆與梁柱接頭裂損

 

   

C棟建築物為8層樓之建築物,於短向(橫向)之中央短跨穿梁處,各層均有混凝土破碎損壞,屬於短梁受剪破壞,見照片2D棟為2樓之RC造建築物,於長向(縱向)之中間柱,呈現混凝土爆裂與主筋屈折,屬於45o之剪力斷裂,詳照片3。均為建築物震害之典型模式。

 

照片2   C棟短梁破壞   照片3  D棟柱子剪斷

海嘯的形成

地震係由於地殼長期擠壓,累積能量,在一定期間後會發生地殼反彈或錯動而釋放能量,乃至發生地殼震動。如果在海域內之海溝產生地殼錯動,地震之同時會將海水面擠高而引發海嘯,如圖3所示。

3 板塊擠壓與錯動衍生地震與海嘯

311地震發生於下午246,而海嘯於316抵達陸地。短短30分鐘,海浪傳遞了150公里,其時速約為300公里,與台灣高鐵之行車速度一樣快速。海嘯發生時,雖然日本全國發布海嘯警報,惟本次海嘯共造成約15,000人死亡,8,000人失蹤,海嘯沖毀之房屋不計其數。海嘯災害之地區以宮城縣之仙台、石卷,女川町與福島縣之福島等地最為嚴重。許多民眾剎那間房屋全毀,親人永隔,個人財產瞬間化為烏有,心靈重建之任務,十分艱鉅,令人心酸。福島核災所引起之後遺症,更是令人膽戰心驚。當年615日,筆者搭乘新幹線前往災區調查,途中經過福島車站時,只見高鐵車站旅客稀落,寥寥無幾,災情之悽慘可見一斑。台灣人民感同身受,寄以無限同情,發揮最高愛心,捐款遠超過世界各國。

 

宮城縣災損

宮城縣為日本沿海最靠近震央之縣,行經宮城縣遭受海嘯侵襲的沿海地區時,沿途所見怵目驚心,所有飽受海嘯肆虐地區,幾乎全部夷為平地,寸草不留,見照片4。日本的民宅普遍以木結構建築,雖然在外海亦高築防嘯堤,仍然難擋毀滅性之大海嘯,幾無倖免。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四面鄰海,地震也頻繁,如有鄰近之海溝,有關海嘯的探討與研究,值得重視。

照片4  宮城縣廢墟

照片5,筆者所站之背景,為某學校校舍與活動中心,建築物本身並未受到地震與海嘯的損害。日本全國各地普遍設有廣播器,地震發生時,到處都可聽到海嘯警報的廣播。本次地震發生在下午23刻,警報廣播時,學生都躲在校舍樓上避難,靜待家長前來接應。地震發生時,家長陸續趕到學校接應子女,約隔20餘分,不見海嘯到來,學生紛紛從高樓的校舍,轉往一樓的活動中心等候,不料巨浪轟然出現,沖走了80幾名學生與10幾位家長,有的家長與老師,眼見學生一個個被海浪捲走,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慟哉。這個事件,讓我們深切體會,海嘯警報發佈後必須等到警報解除才算真正安全。

 

照片5  災害警報解除之體驗

仙台市災損

通往往仙台機場之高速道路左側,因臨近海岸,建物與設施,受海嘯沖毀嚴重,幾乎夷為平地,機場附近漂流損壞之廢鐵堆積如山;高速道路右側,則因受高速道路屏障,民宅顯然安然無恙,沿途兩側之受災形成強烈對比。遭海水淹沒之農田,因受鹽分浸泡,歷經3個多月,仍然未長出一草一木,十分貧瘠。

 

石卷災損

石卷原為高級住宅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海嘯過後,田園房屋幾乎全毀,少數倖免於難之建築,亦殘缺不堪,狀極淒慘。海嘯肆虐後,現場空無一物,受難災民流連忘返,情何以堪!部分別墅雖未倒壞,但牆體破碎不堪。日本之建築物設計規範,並無明確規定如何抵抗海嘯之侵襲,經過本次大海嘯之後,產官學已著手探討,海嘯對建築物的影響。

石卷港口於遭受地震與海嘯同時侵襲後,已全部夷為平地,見照片6。退潮之海嘯,刮走陸地上之瓦斯氣槽與油箱等易燃物,由於漂流碰撞,且管線斷裂,到處瓦斯漏氣、油桶漏油,加上電纜線漏電短路,造成多處火海,宛如世界末日,慘不忍睹。照片7為火害過後之冷凍倉庫。對於建築物與公共維生設施,顯然應該考慮地震與海嘯同時發生之影響與設計,甚至於應考慮防火之安全措施。

 
照片6  石卷港口夷為平地   照片7  火害過後之庫房

女川町災損

女川町離震央僅約160公里,為日本重要之漁港,其出海隘口之兩側,有優異之山麓屏障。港區之建築物大部分為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構造,多數作為冷凍倉庫、批發市場與辦公用建築物。許多漁獲之加工廠,雖然骨架仍然存在,但牆體與屋面都已遭受嚴重破壞,見照片8。推測海嘯對構造物之影響,除了靜水頭之壓力外,尚有高速衝浪之動能、不同地況之漩渦、與退潮之巨大虹吸壓力等,均值得研究探討。

 

照片建物遭海嘯清空

海嘯對女川港,不僅造成許多水災,也造成不少的庫房爆炸事件,照片9為女川港區之庫房爆炸破裂之現況,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庫房,支離破碎。對於危險物品的儲放或特殊之庫房,其構造物之設計,除應考慮耐震與耐風外,鄰近海邊有海嘯侵襲之虞的建築物,另需考慮海嘯的作用,如果庫房內有特殊之水、電、油、氣等,錯綜複雜之設施,則還需要顧及爆炸之影響。

 

 照片9庫房爆炸

結語

311地震之規模與震度,固然空前厲害,但由於日本工程界的施工技術嚴謹,幸未釀成巨大之地震災害,值得國人學習效法。在地震頻繁的海島國家,嚴謹地調查海底的地理與水文是必要的,如果缺乏海嘯的防範機制,其毀滅與損壞是全面的,而且會造成不可估計的維生系統大災難。雖然日本的海嘯頻率,十分頻繁,防災的措施也十分嫻熟,仍然無法避免空前的災難,值得我們警惕與未雨綢繆。

【參考文獻】

1.日本東北大學(2011311日)。311地震資料。

2.陳純森(201511月)。工程事件之鑑識預防與法務,科技圖書公司。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