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您!! …社團法人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技師報於85年11月18日土木日創刊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省報字第48號


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八月十七日

廣告專線 :(02)8961-3968轉142
傳真:(02)2964-1159,2963-40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A3
網址:http://www.twce.org.tw
E-mail:mail@twce.org.tw

NO.

1445

發  行  人:洪啓德
社務委員:黃騰輝、陳玫英、伍勝民、黃武龍、陳錦芳、周子劍、蔡震邦
     林景棋、拱祥生、呂震世、謝祥樹、楊高雄、高 原、杜明星
監  察  人:施義芳、陳清展、鄭明昌、陳菁雲、巫垂晃
社  長:陳玫英

副  社  長:黃騰輝、拱祥生

總  編  輯:楊耀昇

副  總  編:朱煌林
營運總監:伍勝民

總  主  筆:周子劍
本期主筆:王春煌
執行編撰:李惠華
文字記者:許素梅

社論

 

氣候變遷引致豪雨災害防範探討

七月下旬凱米颱風帶來的豪大雨導致中南部許多地區積淹水、排水路溢流、土石流等災害,高雄市部分區域大樓地下停車場內的車輛全遭淹沒;考量面臨極端氣候可能增大颱風及強降雨豪雨導致的各種災害防範課題值得探討

此次風災豪大雨導致積淹水地區以高雄市較嚴重,其積淹水的主要原因包括:()地形因素:部分地區地勢低窪,基本排水功能較差,大雨時容易積淹水;()氣候變遷:超過原有防災設計標準的強降雨或颱風發生頻率和強度劇增,加大積淹水風險;()快速都市化:建築物、道路鋪面等硬化面積增加,自然滲透能力降低,加大了地表逕流量,導致排水系統負荷增加;()排水系統老舊或維護不佳:以致其排水功能下降,難以應付強降雨;()滯洪設施不足:現有的滯洪池及其他類型的雨水儲存設施數量、容積可能不足,另外,若滯洪池之維護清淤不確實、抽排水設備不能於強降雨侵襲前迅速啟動排空池內蓄水,則滯洪池無法有效緩解暴雨導致的洪水壓力。

在前述地形及氣候兩大因素無法避免情況下,建議政府宜就前述第三至第五項因素綜合評估以增強都市防洪功能。

快速都市化導致硬化面積增加的不利排洪因素,可以透過加強各種透水排水設施(:推廣綠地建設和透水鋪面)予以改善,更應加強檢查現有建築物原已設置之透水排水設施(包括建築物之滯洪池及其抽排水設施)的維護及運作功能

公共排水系統之排水容量建議宜檢討更新及加強。以高雄市為例:其下水道排水設計標準原採用「時雨量」7075毫米以設計排水容量,而今因氣候變遷以致強降雨「時雨量」超標,故應檢討適度增大「時雨量」設計標準,作系統性的更新及加強公共排水系統。此外,排水道的清淤以及部分排水道內部其他管線充斥其中影響通水斷面等缺失也應一併處理改善。

滯洪設施不足或缺陷問題: 高雄市此次水災引起各界討論其排水系統與滯洪設施不足問題;雖然高雄市政府聲明高雄市已經擁有450萬噸滯洪池容量,但有水利專家提及: 高雄市以前擁有許多天然湖泊和人工埤塘,然而,隨著都市化的開發結果,許多水域被填平或縮小,例如:小貝湖(40公頃)和內惟埤(30公頃)等大型湖泊被填平,典寶溪、後勁溪等河川被束縮為「河道」,導致全區域的蓄洪能力下降、原有河川排洪能力縮小。因此,建議政府應做全方位的滯洪池容量檢討改善,參照經濟部水利署的「出流管制政策」,控制各種開發基地令其開發後的逕流量不超過開發前,設置必要的滯洪池以及開發基地內適量的透水鋪面。按照目前中央法規,兩公頃以上的開發案需擬定出流管制計畫並實施,建議各地方政府考慮就兩公頃以下的開發案也做適度規範出流管制設施。此外,建議政府應全面檢查公共滯洪池及各種開發基地滯洪池的淤積情形及抽排水控制功能,期能於強降雨侵襲前迅速啟動排空池內蓄水,讓滯洪池能有效緩解暴雨導致的洪水壓力。

土石流災害防範:除了上述高雄市水災,凱米颱風帶來的豪大雨也導致中南部許多地區發生土石流。建議各地方政府宜委託專業人員及專業技師公會(包括土木技師公會)檢討土石流災區的山坡穩定性、坡面保護狀況及水土保持設施完整性,並依檢討結果研擬必要的強化設計,例如:防護壩、坡面保護設施、增設山坡排水及截水溝與集水井等水土保持設施,潛在的土石流風險區亦請考量設置安全監測系統。也建議加強防災教育,推廣自主防災社區。

綜上所述,建議政府宜重視極端氣候等不利因素,綜整風險評估分析,對於都市化導致硬化面積增加的不利排洪因素之災害防範、公共排水系統之排水容量之檢討更新及加強、滯洪設施不足或缺陷問題進行檢討改善,並請委託專業技師公會檢討防範土石流災害。

返回上一畫面

    Top   Back